一、新几内亚凤仙凋萎病病原鉴定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郭成[1](2019)在《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文中提出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型作物,也是重要的能源植物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气候变化、品种更替以及耕作制度改变,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呈明显加重趋势;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籽粒直收,茎腐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不同生态区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并采集样本,从病原种类、优势病原的遗传多样性、产毒类型和抗性基因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于2015年和2017年分别对甘肃玉米茎腐病的分布范围和为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害在华亭县、庄浪县、灵台县、崆峒区、泾川县、华池县、镇原县、合水县、庆城县、宁县、清水县、秦州区、秦安县、甘谷县、麦积区、张家川县、成县、迭部县、康县、舟曲县、临夏县、广河县、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通渭县、安定区、临洮县、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肃州区和凉州区均有分布,且2年的平均病田率和分别为28.6%和100%,病株率分别为3.6%和31.5%。(2)为了明确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的病原种类和致病类群,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陇南地区、陇东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特征为依据,结合培养性状,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53株镰孢菌菌株,其中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150株、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29株、木贼镰孢(F.equiseti)26株、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15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12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10株、三线镰孢(F.tricinctum)5株、温带镰孢(F.temper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2株、尖孢镰孢(F.oxysporum)1株,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9.3%、11.5%、10.3%、5.9%、4.7%、4.0%、1.9%、1.2%、0.8%和0.4%。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玉米品种甘宇2号通过平皿法测定、盆栽法测定和田间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平皿法测定和盆栽法测定证实了10种镰孢菌均为致病菌,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枝镰孢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而木贼镰孢、胶孢镰孢、层出镰孢、变红镰孢、三线镰孢、温带镰孢、锐顶镰孢和尖孢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首次在甘肃报道。(3)选取代表性菌株HCSZ4-9、HHXHZ15-7、ZY2-2、PC14-1、YJ8-1、ZY7-1、ZY11-1、KTQ3-1、ZQDC13-3、HA26、TW30、ZY13-2、KTQ16、KTQ19、ZJCZC14-5、ZJCZC14-2、TW26、TW40和HCSZ4-19进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发现菌株HHXHZ15-7与布斯镰孢(F.boothii);菌株HCSZ4-9与禾谷镰孢;菌株ZY2-2和PC-14-1与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菌株YJ8-1和ZY 7-1与木贼镰孢;菌株ZY 11-1和KTQ3-1与胶孢镰孢;菌株ZQDC13-3和HA-26与层出镰孢;菌株TW 30和ZY 13-2与变红镰孢;菌株KTQ16和KTQ19与三线镰孢;菌株ZJCZC14-5和ZJCZC14-2与温带镰孢;菌株TW26和TW40与锐顶镰孢;菌株HCSZ4-19与尖孢镰孢分别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说明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吻合。(4)利用镰孢菌特异性引物对禾谷镰孢复合种150个菌株进行种间鉴定,共检测出110株布斯镰孢和40株禾谷镰孢,本研究掌握了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结构由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2个类群组成,分别占73.33%和24.67%,其比例约为3:1。(5)为明确甘肃省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8对VNTR和10对SSR引物对甘肃省4大生态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禾谷镰孢复合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26个,多态性位点数2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4个地理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51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14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939,Shannon信息指数为0.5691,多态性位点数为24.7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19%。4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8800.9674,遗传距离为0.03310.1188。禾谷镰孢复合种地理种群聚为3个大类群,陇南地区为第Ⅰ类群,河西地区为第II类群,陇东地区和陇中地区为第Ⅲ类群。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0.71%。(6)经对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产毒化学型检测,发现42株产生15-AcDON,34株产生3-AcDON,20株产生NIV,18株不产毒,分别占36.84%、29.82%、17.54和15.79%。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均能产生15-AcDON、3-AcDON和NIV,3种毒素在4个生态区均有分布。(7)为了解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对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木霉菌株GAS1-1,经形态观察、r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用生物学方法研究明确该菌的营养生长和产孢条件要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该菌株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AS1-1为短密木霉(T.brevicompactum),为甘肃省木霉新记录种。该菌株对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尖孢镰孢、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尤其对肿囊腐霉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100%。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其在1535℃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30℃,最佳产孢温度为25℃;在pH 5.012.0的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均为5.0;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9℃,10 min。说明短密木霉菌株GAS1-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8)采用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自交系X178和高感自交系B73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并对该群体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明确其表型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抗感比例约为2.38:1。根据表型结果对50个抗病和50个感病材料,及2个亲本分别建库,进行WGS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BSA性状定位分析,基于SNP-index和InDel-index鉴定出的候选基因分别为6个和33个,通过整合SNP和InDel信息,发现6号染色体上Zm00001d035153发生了非同义突变,3号染色体Zm00001d040332发生了移码突变,即这2个基因在编码区蛋白质的序列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推断Zm00001d035153和Zm00001d040332为2个主要抗病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育种提供可利用的抗病基因和有效的基因资源,以及用于快速辅助选择的功能标记,提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的育种速度和效率,构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初美静[2](2019)在《兜兰种质评价及肉饼兜兰无菌播种与组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兜兰属植物因其独特的花型和色彩成为花卉市场上流行的高档花卉,绿色和红色的肉饼类兜兰是国际上兜兰的主流商业品种。目前所记录在册的兜兰种类繁多,但对这些兜兰种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且因兜兰种子无胚乳,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与萌发率极低,因此有不少关于兜兰无菌萌发的研究,但有关肉饼兜兰的研究甚少。此外,生长调节剂对兜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研究虽有很多,但都因所研究的兜兰种不同,研究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对于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研究,在兜兰研究领域还未成熟。因此,本研究以12种野生兜兰种为试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其次以肉饼兜兰为试材,筛选出适合其无菌播种的最佳授粉时间、最佳培养基、适合肉饼兜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激素配比以及诱导可以产生不定芽的外植体,所得结果下:⑴12个兜兰种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材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菲律宾兜兰’、‘虎斑兜兰’、‘带叶兜兰’、‘紫纹兜兰’、‘长瓣兜兰’、‘亨利兜兰’、‘麻栗坡兜兰’共七个种,观赏价值最高。第二个等级包括‘杏黄兜兰’、‘同色兜兰’共二个种,观赏价值一般。第三个等级有‘白花兜兰’和‘硬叶兜兰’二个种,观赏价值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将第一等级的兜兰种作为首选。⑵肉饼兜兰授粉时间对其种子无菌萌发率的影响很大,肉饼兜兰的种子从授粉到成熟一般需要300 d左右,采集150 d315 d的肉饼兜兰杂交后的种子,在1/4MS+香蕉泥25 g/L+活性炭0.5 g/L+琼脂5.5 g/L+蔗糖10 g/L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发现肉饼兜兰的种子萌发率从150 d起逐渐升高,在150 d时的种子萌发率为7.63%,255d时达到最高,此时,种子萌发率为90.29%,255 d之后,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315d萌发率仅为21.21%。⑶基础培养基的类型对肉饼兜兰种子的萌发率也有很大影响,将授粉后255 d的肉饼兜兰种子分别在MS、1/2MS、1/4MS及1/8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播种,发现1/4MS培养基中,肉饼兜兰的萌发率最高,为82.67%,1/8MS培养基次之,萌发率为67.78%,高浓度的MS培养基中最差,萌发率仅为7%⑷不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肉饼兜兰原球茎的增殖有很大的影响,选取肉饼兜兰无菌萌发的的绿色原球茎在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1/4MS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肉饼兜兰原球茎在6-BA5.0 mg/L+NAA0.5 mg/L的激素配比下增殖效果最佳,且长势最好,增殖倍数达3.83,而在6-BA3.0 mg/L时,原球茎增殖效果最差,褐化严重。⑸对肉饼兜兰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研究中,本研究将肉饼兜兰的花蕾、茎尖、叶片、根尖及无菌萌发的幼苗作为外植体,接种于1/4MS+6-BA5.0 mg/L+NAA0.5 mg/L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兜兰无菌萌发出的幼苗根部易被诱导萌发芽体,而以兜兰叶片、茎尖、花蕾等为外植体尚未诱导成功,且均出现褐化,并未成功诱导出不定芽。本试验通过对12种野生兜兰进行评价以及对肉饼兜兰无菌播种与组织培养方面进行研究,系统的建立了兜兰的评价体系和肉饼兜兰的无菌萌发与组培快繁体系,为兜兰选育及组培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薛彩云[3](2018)在《花生纹枯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我国绝大部分省份都有分布。辽宁是我国花生主产区之一,随着农业种植产业结构调整,花生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大面积种植和集约化生产给花生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病虫危害呈上升趋势。花生纹枯病是近年来辽宁新发现的一种真菌叶部病害,造成花生整株枯死,给花生产业带来严重损失。该病害国内外尚无系统研究报道,本论文对花生纹枯病菌鉴定及其病原学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病原菌种类及其侵染过程,探讨了病菌的主要致病机制,获得了病菌PG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了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系统研究了新病害花生纹枯病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本实验室2013年7月首次在辽宁省辽阳市下王家镇发现花生新病害花生纹枯病。该病主要危害花生叶片,引致叶片腐烂甚至全株枯死,发病部位形成大量黑灰色菌核。田间调查发现,病害多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该病害在辽宁和山东花生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时病株率高达100%。通过病原菌分离纯化、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柯赫氏法则证病,明确了花生纹枯病病原菌为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病原菌致病性测定表明,花生纹枯病菌、玉米纹枯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分别对三种寄主具有交叉致病性,但致病力有差异。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2530℃,最适pH范围78,最适培养基为查氏和燕麦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菌核产生的最适温度2530℃,最适pH7,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培养基和PDA,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淀粉,最适氮源为亚硝酸钠,光照对菌核的形成无显着影响。2.首次观察了花生纹枯病菌的侵染过程。通过显微观察、细胞化学染色以及超显微技术明确了花生纹枯病菌的侵染特点。研究发现,花生纹枯病菌侵染寄主叶片能够形成附着胞、侵染垫等侵染结构。病菌主要从侵染垫下方侵入,也可见菌丝从气孔侵入,侵染速度快,接种48 h即可见病斑。花生纹枯病菌侵染寄主叶片组织的主要过程包括:菌丝从接种体(菌饼)上长出伸向叶片表面(6 h);菌丝接触到叶片后,在叶片表面扩展蔓延,产生大量附着胞(12 h);Ⅲ.产生大量白色至浅黄褐色侵染垫(24 h),侵染垫下方出现浅黄色粘液物质,并且下部叶表面出现少量细胞膜系统损伤或死亡;侵染垫颜色加深变为浅褐色,下部菌丝出现融合、皱缩,且下方的叶片组织细胞大量死亡,菌丝侵入叶片内部,在细胞内和细胞间生长扩展,细胞开始发生变形,质壁分离,叶绿体解体,淀粉粒消失,脂肪滴增多,线粒体消失等一系列变化(36 h);侵染垫皱缩加重,颜色加深,下部的组织出现明显病斑,组织开始腐烂浸解,病斑部位细胞大量死亡(48 h);侵染垫颜色不断加深,并发生严重皱缩,侵染垫下病斑扩展合并,病斑扩大,病斑部位细胞大量死亡[60h或(和)60 h之后)]。3.首次探讨了花生纹枯病菌的致病机制。花生纹枯病菌在罹病组织和离体培养下均可产生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病原菌在白沙和四粒红的茎秆和叶片上均可产生PG、PMG、Cx和β-葡萄糖甘酶,其中果胶酶PG和PMG较Cx和β-葡萄糖甘酶活性较高。健康植株上未检测到或只检测到微量的酶活。离体培养条件下,在果胶和果胶+CMC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检测到较高的PG、PMG活性。在CMC和果胶+CMC为底物的培养基中,Cx活性高。初步明确底物是诱导这三种酶的主导因素。β-葡萄糖甘酶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上活性均很低,难以诱导。病原菌引起了寄主组织和培养基碱化,罹病的组织和培养基中pH均出现上升。三种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与pH显着正相关。PG,PMG和Cx在果胶+CMC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活性分别与pH和菌丝生长呈极显着正相关。果胶培养基中的PG、PMG和β-葡萄糖甘酶活性,CMC培养基中的PG、PMG和Cx的活性分别与pH和菌丝生长呈正相关。初步明确除底物的诱导作用外,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和(或)pH是这几种酶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因子。花生纹枯病菌粗酶液能够引起寄主叶片病斑产生,明确了细胞壁降解酶是重要的致病因子。通过IEF发现,该病菌在与寄主互作和离体培养中均只产生同一种PG同工酶,等电点约为9.2。4.明确了花生纹枯病菌PG基因序列及在侵染中的转录表达水平。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该病菌PG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和CDS序列,序列长度分别为1255 bp和1095bp,包含一个由364个氨基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预测PG分子量37511.96,理论等电点8.93;正电荷残基数28,负电荷残基数18;分子式为C1634H2590N460O530S11,不稳定系数20.93,脂溶系数74.51,平均亲水系数-0.132。信号肽分析结果表明,PG具有一个信号肽位点,剪切位点位于第29-30氨基酸。亚细胞定位预测为胞外。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表明O-端有1个糖基化位点,N-端无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预测表明,Ser磷酸化位点25个,Thr磷酸化位点21个,Tyr磷酸化位点4个。花生纹枯病菌接种寄主叶片,PG基因在接种12 h出现表达量上调,60 h表达量最高,之后表达量降低。
宋利沙[4](2016)在《拟盘多毛孢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和分子条形码研究》文中提出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普遍存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数为弱致病真菌,可引致各类叶斑病,兼有对果实和采后农产品为害,部分种类腐生,部分种类是植物内生真菌的重要类群,尤其是很多木本植物重要内生真菌。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本文利用从广西和浙江不同植物的茎叶中分离到的菌株、浙江农科院和贵州大学惠赠的拟盘多毛孢菌株开展了拟盘多毛孢属的分类学、分子系统学和DNA条形码研究,并以四个DNA片段为材料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分析杨梅的病原拟盘多毛孢与内生拟盘多毛孢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根据形态特征与ITS和β-tub序列分析,将分离和收集的995株拟盘多毛孢菌鉴定为13个分类单元,分别为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广布拟盘多毛孢(P.dissmeninta)、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ospora)、欧克安拟盘多毛孢(P.oxyanthi)、韦司梅拟盘多毛孢(P.vismiae)、长毛拟盘多毛孢(P.longisetula)、棒形拟盘多毛孢(P.clavispora)、甘薯拟盘多毛孢(P.batatae)、马可罗拟盘多毛孢(P.macrochaeta)、疏毛拟盘多毛孢(P.pauciseta)、茶拟盘多毛孢(P.theae)、卡斯特尼拟盘多毛孢(P.karstenii)、杭州拟盘多毛孢(P.hangzhougensis)。2、对广西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苏木科、木兰科和桃金娘科共16种植物的内生拟盘多毛孢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从苏木科Caesalpini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和桃金娘科Myrtaceae共16种植物中分离得到89株拟盘多毛孢,经形态学鉴定为11个种。在调查的植物中,桃金娘科中的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假多瓣蒲桃(Syzygiμm polypetaloideμm),苏木科的银珠(Peltophorμm tonkinense)、中国无忧花(Saraca chinensis)分离得到的拟盘多毛孢种数分别为8、6和8、6种,是拟盘多毛孢定殖种类最多的植物种类;银珠内生拟盘多毛孢定殖率最高,为2.86%。内生拟盘多毛孢在植物枝条的定殖率高于叶片,秋季高于其他的季节。经比较,三科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的多样性指数以苏木科最高(2.2353);桃金娘科次之(2.1635);木兰科最低(1.8637)。3、开展单基因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单基因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EF1-α、β-tub+EF1-α 组合、ITS+β-tub+EF1-α 联合和ITS+β-tub+EF1-α+GPDH联合都能反映拟盘多毛孢属的系统演化关系。经过对比发现,β-tub和EF1-α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上主要进化分枝与形态特征的对应关系最好,该系统树根据进化分枝的演化关系,将拟盘多毛孢分成两个分支,反映拟盘多毛孢分生孢子有色胞的两种颜色类型即淡色(褐色至橄榄色)和暗色(暗褐色或煤烟色至褐色),亚分支反映分生孢子顶端附属丝末端匙状膨大与否、顶端附属丝数量以及分生孢子长度和宽度,基部附属丝的有无、是否分叉在系统发育树没有对应关系。4、在ITS、β-tub(Beta-微管蛋白基因)、EF1-α和GPDH等4个DNA片段中筛选拟盘多毛孢的条形码。综合两项指标即PCR和测序成功率,获得DNA片段的容易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ITS(100%)= EF1-α(100%)>β-tub(97.3%)>GPDH(81.1%)。用BioEdit软件对分子系统发育树的平均种内相似率和平均种间相似率进行计算,当平均种内相似率越大,而平均种间相似率越小,反映该序列建立的系统树更能体现对物种的识别。从平均种内相似率(简称AS)来看,β-tub(AS =0.994)>EF1-α(AS = 0.990)>GPDH(AS = 0.932)>ITS(AS = 0.877),而从平均种间相似率(简称ASi)来看,从高到低的排序为GPDH(ASi=0.957)>ITS(ASi=0.884)>EF1-α(ASi=0.860)>B-tub(ASi=0.781)。以 ITS+ββ-tub 序列组合的平均种内相似率(AS = 0.994)与ITS+EF1-α序列组合的平均种内相似率(AS=0.992)接近,且ITS+β-tub序列组合的平均种间相似率(ASi = 0.863)大于ITS+EF1-αα序列组合的平均种间相似率(ASi = 0.848)。以ITS+β-tub+EF1-α序列组合的平均种内相似率(AS = 0.994)与ITS+β-tub+EF1-α+GPDH序列组合的平均种内相似率(AS=0.993)接近,而ITS+β-tub+EF1-α序列组合的平均种间相似率(ASi = 0.768)小于以ITS+β-tub+EF1-α+GPDH 序列组合的平均种间相似率(ASi = 0.783)。β-tub、ITS+β-tub组合、ITS+EF1-α组合和ITS+β-tub+EF1-α组合的平均种内相似率(AS)和平均种间相似率(ASi)之间有一条相对比较清晰的分界线,适合作为分子条形码,而ITS、EF1-α和GPDH以及ITS+β-tub+EF1-α+GPDH序列组合的平均种内相似率和平均种间相似率之间重叠严重,不太适合作为分子条形码。根据以上计算结果,ITS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物种有6个物种,不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共计7种;β-tub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物种有10个物种,不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共计3种,EF1-α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物种有9个物种,不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有共计4种;GPDH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物种有5个物种;不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有7种,P.batatae尚缺数据;ITS、β-tub、EF1-α和GPDH等4个DNA片段对拟盘多毛孢物种识别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β-tub(76.9%)>EF1-α(69.2%)>ITS(46.2%)>GPDH(38.5%)。从ITS+β-tub和ITS+EF1-α序列组合可以看出,ITS+β-tub序列组合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物种有11个物种;不能区分开的物种是P.longisetula和P.versicolor。ITS+EF1-α序列组合能区分开的拟盘多毛孢物种有9个物种;不能区分开的物种是P.longisetula、P.versicolor、P.oxyanthi和P.batatae。ITS+β-tub 和 ITS+EF1-α 序列组合能识别的拟盘多毛孢物种分别是11种和9种;ITS+β-tub+EF1-α序列组合和ITS+B-tub+EF1-α+GPDH序列组合对拟盘多毛孢物种识别率分别是100%和92.3%。根据PCR成功率、测序成功率、平均种内相似率、平均种间相似率以及各DNA片段及其组合对拟盘多毛孢的物种识别率综合分析,结合公用分子数据库(GenBank)中ITS序列数据丰富,而其他序列所涉及到的物种还很有限的现状,建议把ITS作为拟盘多毛孢属的主要条形码,β-tub作为拟盘多毛孢属的辅助条形码,对于个别比较难以鉴别的种类,可采取ITS+β-tub+EF1-α序列组合建立分子系统树对拟盘多毛孢属物种进行识别。5、用ITS、β-tub、EF1-α和GPDH等4个DNA片段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杨梅病原拟盘多毛孢与杨梅内生拟盘多毛孢菌株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病原拟盘多毛孢和内生拟盘多毛孢,只要是同一个种,都会聚集在同一个分支上。结果还揭示同种拟盘多毛孢对寄主的器官一般没有专一性,如异色拟盘多毛孢和小孢拟盘多毛孢可在杨梅的主干、枝条和叶片内生或致病,茶拟盘多毛孢仅在野生杨梅的枝条和叶片上内生。
李美蓉[5](2012)在《新几内亚凤仙水肥需求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几内亚凤仙‘橙色火焰’(Impatiens linearifolia‘Harmony Orange Excitement’)和‘红色河谷’(L’Red Glow’)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探讨了水氮耦合效应以及磷、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开花的影响,通过调查新几内亚凤仙株高、冠幅、叶片数、分枝数、开花数等形态特征以及扫描分析根系生长发育状况、测定分析水分利用特征和养分吸收情况,了解新几内亚凤仙对水氮耦合效应的反应机制以及磷、钾吸收特性,初步确定新几内亚凤仙最佳水氮耦合模式和磷、钾肥适宜浓度。主要研究结果有:1.通过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得出,(1)轻度水分亏缺(W2)与中水平氮浓度(180mg·L-1)耦合时两品种形态特征发育最好,单花期长、累计花数最多,干物质重最大。轻度水分亏缺(W2)与低水平氮浓度(90mg·L-1)祸合时根长最长、根表面积最大,根系生长发育情况最优。(2)水氮耦合效应对两品种蒸腾量动态变化有影响。典型晴天蒸腾日变化规律均为单峰曲线,2011年2~7月生长季累积蒸腾量及日蒸腾速率在常规灌水量(W1)与低水平氮浓度(90mg·L-1)耦合时最大,同时该处理根冠比最大。中度水分亏缺(W3)条件下,气孔密度显着高于其它处理。水氮耦合效应对比叶重的影响不显着。(3)轻度水分亏缺(W2)与中水平氮浓度(180mg·L-1)耦合明显促进了对氮素的吸收,轻度水分亏缺(W2)与低水平氮浓度(90mg·L-1)耦合有利于植株对钾、钙、镁的吸收,水氮耦合效应对两品种磷吸收的影响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适宜新几内亚凤仙生长的最佳水氮耦合模式为轻度水分亏缺与中水平氮浓度耦合,即灌水量为60~75ml·株-1,氮浓度为180mg·L-1搭配。2.对新几内业凤仙‘红色河谷’设置不同水平磷肥处理。120mg·L-1磷浓度有利于‘红色河谷’根系生长发育,开花品质好,促进了对氮、磷营养的吸收,对钾、钙、镁吸收的影响差异不显着。3.对新几内亚凤仙‘红色河谷’设置不同水平钾肥处理。钾浓度为100mg·L-1对‘红色河谷’根系发育、植株干物质重和钾营养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供钾浓度≤100mg·L-1时,提高钾浓度促进了对氮营养的吸收,>100mg·L-1时,则抑制氮营养吸收。
魏秀清[6](2007)在《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染色体微分离与单染色体DNA文库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紫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多年生常绿攀缘性藤本果树,是热带、亚热带重要果树之一。目前西番莲研究多集中于栽培引种、果实加工、进化关系等方面,对西番莲的遗传背景研究很少,基因连锁遗传图谱的研究更是缺乏,育种工作只能通过传统方式开展,效率不高。利用日益成熟的染色体显微分离技术,分离西番莲单染色体,进行PCR扩增,建立单染色体DNA文库,进而运用RAPD和AFLP技术,可以较快地从文库中筛选特异性分子标记,寻找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探针,进行精细的分子作图,为西番莲的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紫果西番莲的实生种子为材料,探索了西番莲的细胞学制片技术并进行了核型分析,分离了随体染色体(第4染色体)建立了单染色体DNA文库,并利用AFLP寻找染色体特异性标记。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浸种时间及光照对西番莲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对西番莲种子的浸种研究发现,适当的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使发芽集中。浸种3d内,发芽率与发芽势都比未浸种的高,其中以浸种1d效果最好,3d以后,发芽率和发芽势都低于未浸种处理,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下降。黑暗环境有利于西番莲种子的萌发。2.不同预处理对西番莲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形态的影响不同化学药剂对西番莲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的结果表明,采用8-羟基喹啉(0.002mol·L-1)处理2.5h效果最好,压片后染色体分散好,着丝点比较清晰,随体明显,便于染色体的辨认。3.西番莲核型研究西番莲核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18,第1和第8对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7对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带有随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18=14m(2sat)+4sm。4.西番莲随体染色体DNA文库的构建用玻璃针显微分离出西番莲带随体染色体,经LA—PCR扩增得到210~1100 bp的DNA片段。经Southern杂交表明,扩增片段与西番莲基因组DNA之间有同源性,从而证明西番莲带随体染色体DNA已经被成功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UCM—T载体中,约获得1.17×105个克隆,酶切鉴定插入片段大小为300~2000bp。5.利用AFLP技术筛选染色体特异性标记将LA—PCR与AFLP技术结合,对分离出的单染色体PCR产物进行AFLP分析,发现各染色体间存在明显的多态性,同时发现一对引物组合(H+L)能稳定的扩增出两条随体染色体的3条相近条带。
郭小敏[7](2004)在《西瓜枯萎病菌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瓜是世界上的重要水果之一,尤其在夏季水果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其栽培面积与总产量均在世界十大水果之列。而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是西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培育西瓜抗病品种是解决西瓜枯萎病病害最经济有效途径。而抗病品种的培育涉及到病菌分化、抗源的鉴定和收集、品种的抗性遗传和抗病机制等的研究。因此,开展西瓜枯萎病菌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能够为西瓜抗病育种和品种的科学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本研究旨在研究西瓜枯萎病菌和西瓜品种的遗传分化,并寻找病菌遗传分化和致病性分化、西瓜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抗病性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是在枯萎病菌专化型、致病型鉴定和西瓜品种抗病性鉴定的基础上,一方面以河北省西瓜主产区的47个枯萎病菌和来自北京的1号生理小种、新疆的0号、2号生理小种为试材,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西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另一方面以48个来源和抗性不同的西瓜品种为试材,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西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1.采用完全随机试验,以病菌FON6为试材,建立了适合西瓜枯萎病菌的RAPD反应体系:随机引物浓度为10μmol/L,模板DNA浓度为40ng,Taq DNA聚合酶1.25U,10×buffer 2.5μL,2mmol/L dNTPs 1μL;同时对RAPD扩增反应中适宜的退火温度进行了探索,最终确定为37℃。 2.对50个西瓜枯萎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0个供试菌系两两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在0.45~0.93之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1,可见西瓜枯萎病菌群体内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RAPD聚类分析表明,50个菌系可划分为6个RAPD群(RAPD groups,简称ROs),即RGⅠ、RGⅡ、RGⅢ、RGⅣ、RGⅤ和RGⅥ。其中RGⅥ又可划分为7个亚群(RAPD subgroups,简称RSGs),分别为RSG1、RSG2、RSG3、RSG4、RSG5、RSG6和RSG7。不同的RGs或RSGs含有的菌系数目不同,RGⅠ和RGⅡ仅含有一个菌系,RGⅢ和RGⅣ分别包括两个菌系,RGⅣ包括5个菌系,其余的菌系属于RGⅥ;RSG1至RSG5各包括一个菌系,RSG4、RSG5各包括两个菌系;RSG5包括19个菌系,且这19个菌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变异较大;RSG6共包括13个菌系,各菌系间的遗传变异程度亦有所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1)RAPD类群(或亚群)与病菌致病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2)RAPD类群(或亚群)的划分与菌系地理来源亦无明显的相关性。 3.11对引物对河北省48个西瓜品种进行的AFLP分析表明,48个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在0.32~0.95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82,相似系数变化幅度大是品种特大京欣作用的结果,该品种的遗传背景与其他47个品种明显不同,若剔除特大京欣,则其余47个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9~0.95,表明西瓜品种之间遗传基础狭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8个品种被划分为6个类群 (AGs),即类群AGI、AG 11、AGm、AGW、AGV和AGVI。其中AGI、AGn和AGnl各包括1个品种,AGIV包括3个品种,AGV包括20个品种,AGVI包括22个品种。类群AGV又可划分为3个亚群(A SGs),即ASGI、ASGll和ASGm。基于AFLP多态性带划分的品种类群与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结果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 本研究的结果建立了西瓜枯萎病菌RAPD体系;明确了西瓜枯萎病菌和西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探讨了西瓜枯萎病菌RAPD类群与不同生理小种之间的关系,以及西瓜品种AFLP类群与品种抗病性之间的关系。
何苏琴,金秀琳[8](2002)在《新几内亚凤仙凋萎病病原鉴定初报》文中研究说明报道了新几内亚凤仙上的一种新病害———新几内亚凤仙凋萎病 ,是由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K櫣hn)为害所致。病菌适宜生长温度 2 5~ 30℃ .人工接种尚可侵染凤仙花、甜菜和辣椒。
余贤美[9](2002)在《大果西番莲(P.quadrangularis L.)的再生体系及转基因的研究》文中指出将种子的角质化外壳去掉,用4-8%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8-10分钟,接到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无菌萌发,获得无菌苗,根据种子的发芽情况,确定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分钟为最适消毒浓度和时间。以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BA和IAA的MS系列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根据不定芽生长情况,确定MS+BA2.0mg/L+IAA0.1mg/L为最适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1。将诱导出的不定芽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IBA和NAA的MS系列培养基上,进行不定根的诱导,根据不定根的生长情况,确定MS+NAA0.5mg/L+IBA0.2mg/L为最适的不定根诱导培养基MS2。 将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接种到含有Kan0、25、37.5、50、75、100mg/L的MS1培养基上培养,根据不定芽的生长情况,确定了不定芽诱导的选择压力。将在MS1培养基上诱导出的不定芽接种到含有Kan0、25、37.5、50、75、100mg/L的MS1培养基上培养,根据不定根的生长情况,确定了植株生根的选择压力。大果西番莲的再生体系的建立,为大果西番莲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设计一对不含酶切位点的引物,以pBIC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将PCR产物克隆到pUCm-T克隆载体上,通过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筛选反向连接的克隆。把CMV外壳蛋白反向连接的基因插入pBI121,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Cr。用三亲交配法和DNA直接导入法将pBICr导入土壤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果西番莲,经过一系列的筛选,获得了40多株转基因苗。对其中较大的9株进行斑点杂交检测,其中一株呈阳性,证明本论文所建立的大果西番莲遗传转化体系是可行的。这将有助于完善西番莲的转基因体系,推进西番莲的抗病育种进程,促进西番莲产业的发展。
二、新几内亚凤仙凋萎病病原鉴定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几内亚凤仙凋萎病病原鉴定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
1.1.1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 |
1.1.2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 |
1.1.3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特点 |
1.1.4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种类 |
1.1.5 玉米抗茎腐病鉴定方法与种质资源筛选 |
1.1.6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 |
1.1.7 玉米对茎腐病抗病基因QTL定位 |
1.1.8 玉米抗茎腐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 |
1.1.9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机制 |
1.1.10 玉米抗茎腐病育种 |
1.1.11 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 |
1.2 本试验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2.1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
1.2.2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3 试验目标 |
第二章 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玉米茎基腐病分布范围调查和样品收集 |
2.1.2 样品分离 |
2.1.3 镰孢菌纯化和单孢分离 |
2.1.4 菌落直径测定 |
2.1.5 镰孢菌的种类鉴定 |
2.1.6 菌株致病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玉米茎腐病分布范围和严重度 |
2.2.2 玉米茎腐病样品中镰孢菌鉴定 |
2.2.3 镰孢菌的形态学特征描述 |
2.2.4 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鉴定结果 |
2.2.5 基于EF1-α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2.6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禾谷镰孢复合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产毒化学型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引物 |
3.1.3 PCR扩增体系 |
3.1.4 凝胶电泳 |
3.1.5 电泳谱带的统计及数据分析 |
3.1.6 产毒化学型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3.2.2 产毒化学型检测结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短密木霉菌株GAS1-1的鉴定、拮抗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株鉴定结果 |
4.2.2 菌株GAS1-1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
4.2.3 短密木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玉米自交系X178抗镰孢茎腐病基因挖掘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F_2群体表型鉴定 |
5.1.2 DNA提取 |
5.1.3 文库构建及测序 |
5.1.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5.1.5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表型鉴定结果 |
5.2.2 亲本及抗感池F_2群体重测序分析 |
5.2.3 SNP和InDel的分析与鉴定 |
5.2.4 子代SNP频率分布 |
5.2.5 子代InDel频率差异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兜兰种质评价及肉饼兜兰无菌播种与组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兜兰属植物的概述 |
1.2 兜兰种质评价 |
1.2.1 兜兰种质资源 |
1.2.2 兜兰盆花质量标准 |
1.2.3 层次分析法在兜兰种筛选研究中的应用 |
1.3 肉饼兜兰无菌播种技术研究 |
1.3.1 种子成熟度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
1.3.1.1 未成熟种子的消毒 |
1.3.1.2 成熟种子的预处理 |
1.3.2 培养基类型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
1.3.4 有机添加物的种类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
1.3.5 光照条件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
1.4 肉饼兜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4.1 原球茎的诱导增殖 |
1.4.2 外植体的诱导增殖 |
1.5 本研究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兜兰种质资源调查 |
3 层次分析法在兜兰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3.1 评价材料 |
3.2 评价方法 |
3.2.1 层次结构的分析与建立 |
3.2.1.1 目标层 |
3.2.1.2 约束层 |
3.2.1.3 标准层 |
3.2.1.4 最低层 |
3.2.2 计算方法与过程 |
3.2.2.1 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其一致性检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指标赋分标准 |
3.3.2 兜兰种综合评价体系层次总排序 |
3.3.3 兜兰种的综合得分及排序 |
3.4 小结与讨论 |
4 肉饼兜兰无菌播种技术研究 |
4.1 种子成熟度对无菌萌发的影响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种子采集 |
4.1.2.2 种子预处理 |
4.1.2.3 种子无菌播种 |
4.1.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4 小结与讨论 |
4.2 培养基类型对肉饼兜兰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2.1 种子采集 |
4.2.2.2 种子预处理 |
4.2.2.3 种子无菌播种 |
4.2.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与讨论 |
5 肉饼兜兰组织培养研究 |
5.1 激素配比对肉饼兜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6-BA和NAA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5.1.2.2 数据统计与处理 |
5.1.3 结果与分析 |
5.1.4 小结与讨论 |
5.2 不同外植体类型的组织培养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2.1 外植体预处理 |
5.2.2.2 组织培养 |
5.2.3 结果与分析 |
5.2.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7 兜兰属植物的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花生纹枯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及其病害研究进展 |
1.1 茄丝核菌特征及分类 |
1.1.1 茄丝核菌主要特征 |
1.1.2 茄丝核菌菌丝融合群 |
1.2 茄丝核菌病害主要种类及其病原学 |
1.2.1 茄丝核菌病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 |
1.2.2 茄丝核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3 茄丝核菌有性孢子诱导 |
1.3 茄丝核菌的致病机制 |
1.3.1 茄丝核菌侵染过程 |
1.3.2 茄丝核菌细胞壁降解酶 |
1.3.3 茄丝核菌毒素 |
1.4 茄丝核菌病害主要防治措施 |
1.4.1 生物防治 |
1.4.2 品种抗性研究及抗病品种选育 |
1.4.3 农业防治 |
1.4.4 化学防治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花生纹枯病病原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
2.1.2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2.1.3 不同寄主纹枯病菌致病力对比测定 |
2.1.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及症状特征 |
2.2.2 病害流行因素分析 |
2.2.3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2.2.4 不同寄主纹枯病菌致病力对比测定 |
2.2.5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花生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病原菌接种和组织化学染色 |
3.1.2 显微观察样品制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片病斑产生和组织化学染色 |
3.2.2 病原菌侵染叶片体视解剖镜观察 |
3.2.3 病原菌侵染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 |
3.2.4 病原菌侵染叶片扫描电镜观察 |
3.2.5 病原菌侵染叶片透射电镜观察 |
3.3 小结 |
第四章 花生纹枯病菌致病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罹病组织细胞壁降解酶液制备 |
4.1.3 离体条件细胞壁降解酶酶液制备 |
4.1.4 酶活测定 |
4.1.5 花生纹枯病菌粗酶液致病性测定 |
4.1.6 薄层等电聚焦电泳(IEF) |
4.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罹病组织细胞壁降解酶活性 |
4.2.2 离体条件细胞壁降解酶活性 |
4.2.3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菌丝生长和pH相关性分析 |
4.2.4 花生纹枯病菌粗酶液致病性测定 |
4.2.5 薄层等电聚焦电泳(IEF) |
4.3 小结 |
第五章 花生纹枯病菌PG基因克隆及表达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及试剂 |
5.1.2 引物设计 |
5.1.3 病原菌总RNA提取及检测 |
5.1.4 反转录cDNA第一链合成 |
5.1.5 中间序列扩增 |
5.1.6 PG基因3’RACE |
5.1.7 PG基因5’RACE |
5.1.8 扩增产物回收及测序 |
5.1.9 PG基因及编码产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10 PG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引物设计 |
5.2.2 病原菌总RNA提取 |
5.2.3 中间序列扩增 |
5.2.4 PG基因3’RACE和5’RACE |
5.2.5 序列拼接 |
5.2.6 P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5.2.7 花生纹枯病菌PG基因蛋白的同源性分析 |
5.2.8 花生纹枯病菌PG系统进化树分析 |
5.2.9 PG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鉴定了花生纹枯病病原种类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 |
2 阐明了花生纹枯病菌主要侵染过程 |
3 初步揭示了花生纹枯病菌的主要致病机制 |
4 明确了花生纹枯病菌PG基因序列及转录表达水平 |
5 本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拟盘多毛孢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和分子条形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拟盘多毛孢属的形态分类 |
1.2.1 分类发展及形态分类依据 |
1.2.2 形态分类学的局限性 |
1.3 植物病原拟盘多毛孢与内生拟盘多毛孢 |
1.3.1 植物病原拟盘多毛孢病害及其发生情况 |
1.3.2 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及其多样性 |
1.3.3 植物病原与内生拟盘多毛孢之间的关系 |
1.4 拟盘多毛孢属分子系统学 |
1.5 拟盘多毛孢属分子条形码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标 |
2 拟盘多毛孢种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本的采集及菌株的来源 |
2.2.2 拟盘多毛孢的分离、纯化和形态鉴定 |
2.2.3 DNA提取、扩增、测序及数据处理 |
2.2.4 多样性分析方法 |
2.3 结果 |
2.3.1 拟盘多毛孢种类鉴定结果 |
2.3.2 内生拟盘多毛孢的多样性分析 |
2.4 讨论 |
3 拟盘多毛孢属的分子系统学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DNA提取、扩增、测序 |
3.2.3 拟盘多毛孢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3.2.4 系统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拟盘多毛孢属的ITS系统树发育关系 |
3.3.2 拟盘多毛孢属的β-tubulin系统树发育关系 |
3.3.3 拟盘多毛孢属的EF1-α系统树发育关系 |
3.3.4 拟盘多毛孢属的GPDH系统树发育关系 |
3.3.5 用β-tub和EF1-α双基因片段联合建树分析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
3.3.6 用以ITS、β-tub和EF1-α片段联合建树分析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系统树发育关系 |
3.3.7 用以上四个基因片段联合建树分析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系统树发育关系 |
3.3.8 从形态学角度评估分子系统学 |
3.4 讨论 |
3.4.1 单个基因片段分析拟盘多毛孢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 |
3.4.2 多基因片段分析拟盘多毛孢属系统进化关系 |
4 拟盘多毛孢属的分子条形码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拟盘多毛孢菌株 |
4.2.2 DNA提取、扩增、测序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供试菌株4个备选DNA片段的PCR和测序成功率 |
4.3.2 供试菌株备选DNA片段的种间和种内相似率 |
4.3.3 备选DNA片段的聚类分析 |
4.4 讨论 |
4.4.1 备选DNA片段的分化阈值 |
4.4.2 备选DNA片段的聚类分析 |
5 用分子系统学探讨杨梅的病原拟盘多毛孢与内生拟盘多毛孢之间关系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资源 |
5.2.2 DNA提取、扩增、测序 |
5.2.3 拟盘多毛孢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杨梅内生和病原拟盘多毛孢资源 |
5.3.2 不同系统发育树内生和病原拟盘多毛孢之间的关系 |
5.3.3 不同系统发育树杨梅拟盘多毛孢定殖与植物器官之间的关系 |
5.4 讨论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新几内亚凤仙水肥需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新几内亚凤仙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1.1. 新几内亚凤仙施肥及营养研究 |
1.1.2. 新几内亚凤仙水分规律研究 |
1.1.3. 新几内亚凤仙繁殖技术研究 |
1.1.4. 新几内亚凤仙栽培基质研究 |
1.1.5. 新几内亚凤仙病虫害研究 |
1.1.6. 新几内亚凤仙其他研究 |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2.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水氮耦合效应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开花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1.2.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
2.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氮耦合效应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量的影响 |
2.2.2. 水氮耦合效应对新几内亚凤仙开花品质的影响 |
2.2.3. 水氮耦合效应对新几内亚凤仙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4. 水氮耦合效应对新几内亚凤仙干物质重的影响 |
2.2.5. 水氮耦合效应对新几内亚凤仙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6. 水氮耦合效应对新几内亚凤仙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 |
2.2.7. 水氮耦合效应对新几内亚凤仙养分吸收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3. 磷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开花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磷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量的影响 |
3.2.2. 磷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开花的影响 |
3.2.3. 磷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4. 磷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植株干物质重的影响 |
3.2.5. 磷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3.2.6. 磷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7. 磷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植株磷吸收的影响 |
3.2.8. 磷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植株氮、钾、钙、镁吸收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开花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4.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生长量的影响 |
4.2.2. 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开花的影响 |
4.2.3. 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4. 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植株干物质重的影响 |
4.2.5. 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4.2.6. 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植株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7. 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植株钾吸收的影响 |
4.2.8. 钾营养水平对新几内亚凤仙植株氮、磷、钙、镁吸收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染色体微分离与单染色体DNA文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西番莲研究概况 |
1.1 西番莲种质资源现状 |
1.2 我国西番莲品种选育简况 |
1.3 西番莲的利用价值及其前景 |
1.4 我国西番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4.1 品种单一化 |
1.4.2 病虫害发生严重 |
1.4.3 果实加工问题 |
2 染色体微分离、微切割与微克隆技术及其在植物科学研究上的应用 |
2.1 染色体微分离、微切割与微克隆技术原理 |
2.2 植物染色体微分离、微切割与微克隆技术发展历史 |
2.3 染色体微分离、微切割与微克隆技术程序 |
2.3.1 材料的选择和细胞同步化 |
2.3.2 染色体标本制备 |
2.3.3 目标染色体的识别 |
2.3.4 染色体微切割、微分离 |
2.3.5 染色体DNA微克隆 |
2.3.6 微克隆的鉴定 |
2.4 植物染色体微分离、微切割与微克隆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
2.4.1 染色体结构及进化的研究 |
2.4.2 构建高密度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
2.4.3 目的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第二章 西番莲核型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染色体标本制作 |
1.2.1 浸种 |
1.2.2 光照处理 |
1.2.3 预处理 |
1.2.4 固定 |
1.2.5 解离 |
1.2.6 染色制片观察 |
1.3 分析方法 |
1.3.1 种子萌发 |
1.3.2 处理效果 |
1.3.3 染色体核型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浸种时间对西番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光照对西番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 不同预处理对根尖细胞分裂相的影响 |
2.3.1 8-羟基喹琳处理 |
2.3.2 对二氯苯处理 |
2.3.3 饱和α-溴萘处理 |
2.3.4 秋水仙素处理 |
2.3.5 4℃低温处理 |
2.4 不同酶解时间对染色体微分离的影响 |
2.5 核型分析 |
2.5.1 染色体的数目和倍数 |
2.5.2 核型 |
3 讨论 |
3.1 种子萌发 |
3.2 制片 |
3.3 核型分析 |
第三章 西番莲染色体的微分离与微扩增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染色体标本制备 |
1.2.2 染色体的显微分离 |
1.2.3 单染色体的体外扩增 |
1.2.3.1 蛋白酶K消化 |
1.2.3.2 LA—PCR |
1.2.3.3 DOP—PCR |
1.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西番莲单染色体的显微分离 |
2.2 单染色体体外扩增 |
2.2.1 LA—PCR扩增 |
2.2.2 DOP—PCR扩增 |
3 讨论 |
3.1 单染色体的显微分离 |
3.2 不同扩增方式对片段大小的影响 |
3.3 不同扩增方式对文库覆盖率的影响 |
3.4 不同扩增方法对文库插入片段组成的影响 |
第四章 西番莲单染色体扩增产物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西番莲基因组DNA提取 |
1.3 DNA浓度与质量分析 |
1.4 西番莲基因组DNA的酶切及纯化 |
1.5 Southern转膜 |
1.6 探针标记 |
1.7 探针效率的估计 |
1.8 预杂交 |
1.9 杂交 |
1.10 杂交后洗膜 |
1.11 显色反应 |
1.12 保存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西番莲基因组DNA提取 |
2.2 Southern杂交分析 |
3 讨论 |
3.1 西番莲基因组DNA的除糖 |
3.2 Southern杂交 |
第五章 西番莲单染色体DNA文库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西番莲单染色体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
1.2.2 与载体连接 |
1.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2.4 连接产物的转化 |
1.2.5 PCR检测 |
1.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2.7 质粒提取 |
1.2.8 质粒酶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检测结果 |
2.2 染色体DNA文库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西番莲染色体的AFLP标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2.2 AFLP研究方法 |
1.2.2.1 染色体微扩增 |
1.2.2.2 基因组DNA的酶切、连接和扩增 |
1.2.3 选择性扩增 |
1.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酶切 |
2.2 基因组DNA的AFLP |
2.3 染色体的AFLP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西瓜枯萎病菌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西瓜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株DNA的提取和纯化 |
1.2.2 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
1.2.3 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和最适退火温度的确定 |
1.2.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1.2.5 体系稳定性检测 |
1.2.6 50个供试菌系的RAPD检测 |
1.2.7 结果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APD-PCR体系的建立 |
2.2 引物筛选及PCR扩增结果 |
2.3 应用RAPD技术分析西瓜枯萎病菌 |
2.4 供试菌株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5 RAPD多态性与菌系致病性的关系 |
2.6 RAPD多态性与菌系地理来源的关系 |
3 讨论 |
3.1 RAPD-PCR反应体系与扩增程序 |
3.2 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与菌系致病性 |
3.3 枯萎病菌遗传分化与菌系地理来源 |
3.4 病菌遗传分析在品种布局和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西瓜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西瓜苗培养 |
1.2.2 西瓜苗DNA的提取、纯化 |
1.2.3 D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1.2.4 AFLP反应程序 |
1.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2.6 电泳结果的银染显色 |
1.2.7 电泳中用到的药品的配置 |
1.2.8 电泳带型的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的质量 |
2.2 引物筛选 |
2.3 不同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与多态性比较 |
2.4 具特异性带的西瓜品种 |
2.5 不同引物组合鉴定品种的效率 |
2.6 应用AFLP技术分析供试西瓜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
2.6.1 供试西瓜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 |
2.6.2 西瓜供试品种的聚类分析 |
2.7 西瓜品种遗传多样性与品种的抗病性 |
3 讨论 |
3.1 AFLP技术用于遗传多样性检测的优越性 |
3.2 西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AFLP遗传多样性与品种的抗病性 |
3.4 AFLP技术应用于西瓜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大果西番莲(P.quadrangularis L.)的再生体系及转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西番莲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 |
1.1 生物学特性 |
1.2 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
1.3 西番莲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
2. 基因工程育种研究现状 |
2.1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 |
2.1.1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 |
2.1.2 植物抗真菌和抗细菌基因工程 |
2.2 其它抗性育种 |
2.2.1 抗逆境胁迫基因工程 |
2.2.2 改良作物品质基因工程 |
2.3 分子农业与药用蛋白的表达 |
3. 植物的组织培养、植株的再生及转基因方法 |
3.1 植物的组织培养及植株的再生 |
3.2 植物转基因方法 |
3.2.1 载体转化系统 |
3.2.2 DNA直接导入法 |
3.3 西番莲的组织培养 |
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试剂 |
1.1 植物材料 |
1.2 菌种和质粒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大果西番莲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2.1.1 种子的发芽及无菌苗的获得 |
2.1.2 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
2.1.3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2.2 抗生素浓度梯度筛选 |
2.3 植物表达载体pBICr的构建 |
2.3.1 引物的设计 |
2.3.2 PCR扩增反应 |
2.3.3 PCR产物的回收 |
2.3.4 克隆载体的构建及测序 |
2.3.5 表达载体pBICr的构建 |
2.4 pBICr导入农杆菌LBA4404 |
2.4.1 三亲交配法转化 |
2.4.2 DNA直接导入农杆菌 |
2.4.3 转化结果的检测 |
2.5 大果西番莲的转化 |
2.5.1 外植体的预培养 |
2.5.2 工程菌的制备 |
2.5.3 转化大果西番莲 |
2.5.4 转基因植株的初步检测 |
结果与分析 |
1. 大果西番莲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1.1 种子消毒的浓度与时间 |
1.2 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
1.3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2. 抗生素浓度梯度筛选 |
3. 植物表达载体pBICr的构建 |
4. pBICr导入农杆菌LBA4404 |
5. 大果西番莲的转化及初步检测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录 |
致谢 |
四、新几内亚凤仙凋萎病病原鉴定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D]. 郭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2]兜兰种质评价及肉饼兜兰无菌播种与组培技术研究[D]. 初美静. 烟台大学, 2019(09)
- [3]花生纹枯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制研究[D]. 薛彩云.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4]拟盘多毛孢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和分子条形码研究[D]. 宋利沙. 广西大学, 2016(12)
- [5]新几内亚凤仙水肥需求规律研究[D]. 李美蓉.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6]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染色体微分离与单染色体DNA文库的构建[D]. 魏秀清.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6)
- [7]西瓜枯萎病菌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郭小敏. 河北农业大学, 2004(04)
- [8]新几内亚凤仙凋萎病病原鉴定初报[J]. 何苏琴,金秀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4)
- [9]大果西番莲(P.quadrangularis L.)的再生体系及转基因的研究[D]. 余贤美.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