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实现“三个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高青[1](2021)在《陕北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化工产业在陕北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形势下则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任务。通过对陕北地区能源化工产业的深入研究,结合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分析陕北能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陕北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路径和建议。
孟宪梅[2](2019)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基于脑卒中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的健康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内现有脑卒中护理实施尚不规范的现状,通过本研究制定基于最佳证据、涵盖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及健康问题的护理方案,为规范我国脑卒中整个疾病过程的护理实践,保障脑卒中康复护理服务的科学性、连续性提供理论指导及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一—现况研究:通过在三家医疗机构进行田野研究及对服务于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的多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对国内脑卒中临床护理实践现况进行研究,并依据i-PARIHS框架,分析影响实施的促进及障碍因素。2.研究二—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基于国内脑卒中护理实践现况,对脑卒中护理相关循证指南及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进而运用AGREEⅡ及OQAQ对指南及系统评价文献进行再评价,依据JBI标准,统一证据分级及推荐分级。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本研究护理方案主题及相关证据推荐等级,形成方案的理论主干,并在5W1H指导下,具体形成护理方案初稿。3.研究三--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为保障护理方案在多学科合作的流畅性,采用立意取样法对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及组织四家转化基地的护理专家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分别从不同学科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修订及讨论方案转化实施可行性。4.研究四--护理方案临床转化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及转化基地现况,选择代表全程性护理方案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代表专科性护理方案的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在三个转化基地(包含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依据i-PARIHS框架,进行方案实施现况审查,发现障碍因素,并通过PDCA循环,予以解决障碍因素,对实施规范化,并从结构、过程、及结果三个层面对临床转化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研究一:在三个田野地进行田野观察及对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现有脑卒中护理实践涉及超急性期、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以基础护理为主,涉及康复护理实践内容有限,并存在护理实践不规范、与康复治疗师职责界定不清等问题。与最佳证据相比,从护理实践范畴及实践系统性上都存在很大差距。护士专业知识不足、临床护理工作庞杂、护理时间零散、学科成员间沟通缺乏等对方案实施带来困难。可考虑利用领导层的支持鼓励、护士改进康复护理的意愿、康复团队成员互动机会、及机动护理人员配备等有利因素推进护理方案实施。2.研究二:以“脑卒中”“护理”及相关检索词,从循证数据库及指南网站进行检索,最终纳入44篇指南文献及64篇系统评价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终确定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四个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主题(深静脉血栓预防、压力性损伤、跌倒预防、抑郁)、及五个康复护理主题(两便护理、吞咽障碍及营养、痉挛/挛缩、语言障碍康复、二级预防)的384条证据,形成方案理论主干,在此基础上,形成方案初稿。3.研究三: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及来自4个转化基地9名护理专家(专家权威系数为0.925)的焦点小组访谈,对护理方案进行以下修订:(1)不同疾病时期护理方案以不同医疗地点为导向;(2)根据国情,剔除院前护理实践内容;(3)精炼超急性期转诊内容;(4)在急性期护理方案中补充抑郁筛查及护理内容;(5)将两便护理及饮食护理重新命名为两便管理及吞咽障碍管理,纳入到“康复护理”条目中;(6)根据临床现况,对部分护理措施进行删除、补充、及更换等修订。4.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一(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运行结果:三个转化基地两轮PDCA循环研究,形成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记录规范:入院深静脉血栓筛查表,护理记录单,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方案实施管理规范:专人负责方案管理,入组患者管理方式,及明确方案实施各时间节点。5.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二(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运行结果:在遵循转化方案一所制定的实施规范基础上,扩展吞咽康复管理规范:入院患者吞咽障碍筛查表,言语治疗师及护士吞咽康复管理职责,首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师/护士记录单,及现场示范---配合指导---独立完成的技能培训模式。6.研究四:临床转化效果评价:方案一临床转化效果显示,57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在健康教育后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Z=-6.457,P<0.01);26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情况有显着性差异(Z=-4.244,P<0.01);且方案实施后的护理行为,在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观察出血倾向、熟悉IPC使用注意事项及对皮肤评估等方面的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性提高(P<0.05)。方案二临床转化效果显示,15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后对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7.046,P<0.01);23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后知识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15.842,P<0.01);且方案实施后护理行为,在接受培训、入院及时筛查、跟进筛查、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吞咽筛查异常转介言语治疗师、跟进吞咽康复训练及效果等方面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提高(P<0.05)。另外,对9名实施方案护士的半结构访谈结果分析:实施方案后,护理工作变得系统化、规范化、且主动及时;对自身的影响包括:扩充专科知识、增加专业自信心、增加护理实践意识、改善护患关系、及增加科研意识;可承受增加的工作量,并可通过常规化、碎片化服务、及优先筛查等策略解决。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理念,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的护理方案及九个健康问题护理方案,为脑卒中专科护士提供统一护理实践规范框架,使脑卒中科学性连续性护理服务成为可能。本研究所构建的护理方案遵循美国护士协会5W1H的护理实践要求,明确与其他学科团队成员间的协调,体现脑卒中护理专科性及专业价值。通过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的试点运行,从全程性及专科性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临床转化验证,制定了护理方案的实施规范,尤其是康复问题的护理规范模式,使多学科团队合作成为可能,为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及临床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构建的脑卒中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葛宣冲[3](2019)在《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随之进入快车道。国有企业作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天然场域,应当且必须成为我国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标杆和榜样,进一步彰显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如何实现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三大问题进行谋篇布局。其基本研究思路是: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理论与经验入手,理清企业民主制度与经济民主制度的逻辑关联,对改革开放前后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进行爬犁,剖析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试图整体把握当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目标与基本方式,以期澄清学术界和理论界对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认识的歧义和误区,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寻求智慧资源和思想启迪。全文共分为导论和五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了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一章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论概述。在对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相关概念界定的前提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企业民主制度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理论与西方企业民主制度的理论,并简要概括了两种社会制度下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经验,为论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第二章为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在界定民主制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对经济民主与经济民主制度、经济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两对范畴的逻辑关系。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经济民主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企业民主制度作为经济民主制度的实现形式,在理论维度上与经济民主制度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实践维度上并非完全受制于经济民主制度。本章的研究完成了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第三章为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在廓清国有企业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全景式地深入研究。这一研究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逻辑起点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第四章为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本章从认识误区、政策偏差、经验匮乏三个维度,剖析了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历史局限,初步找到了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病根”,为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第五章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思路。本章依据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目标、基本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颇具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思考。
张亮[4](2019)在《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中,不仅重视和倡导文艺创作“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2),而且“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3)通过文艺作品传达党的思想方针,实现教育人、引领人的作用。中国主题性绘画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曾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发挥了传达国家意识形态,启迪人、教育人的作用。早在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筹备和开展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强调要运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把党的思想用“革命画”的方式传送到广大人民头脑中去,强调我们的美术要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要在美术工作中贯彻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4)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号召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5)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中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美育工作,扎根时代生活,尊重文艺规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6)由此可见,中国主题性绘画作为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新时代借助中国主题性绘画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近些年来,党和国家荣典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给中国主题性绘画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如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确立、国家艺术基金政策的支持,大批弘扬主旋律的绘画作品不断涌现。在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下,研究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既是顺应时代要求,也是新历史战略机遇期,发挥我们党的思想引领力的重要需要。关于这一问题,本文尝试进行一种整体构建和理论探索。以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为核心,分五个层次分别展开论证。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学理性分析。本文首先从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中国主题性绘画”的相关概念入手,阐述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涵,进而明确中国主题性绘画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四种关联,即目标的一致性、对象的同一性、内容的互映性、功能的互济性,进一步分析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主题性绘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四种特征,即反映对象的人民性、内容形式的表现性、功能发挥的政治性、历史发展的时代性。第二章:结构性分析。以学理性分析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是什么”,即以美育人功能、以情育人功能、以德育人功能。第三章:历时性分析。本章重点是在纵向动态的层面上进行历时性结构分析。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主题性绘画作品及其表现出的意识形态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三个转化。第四章,共识性分析。在对历史脉络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当前实际的整体发展样态,采用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横向的共识性分析。首先,从整体上明晰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其次,分析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发挥的机遇,最后分析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第五章,策略性分析。结合前文所述的现实困境与挑战,本章重点探讨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发挥的可行性路径,力图进行创新性解析,尝试构建理想模型。首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系列讲话中,提炼总结出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理念,并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四项优化原则以及搭建载体平台;其次,在主体关系方面理顺监管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者三者间的关系,并构建“三维循环”机制;最后,通过“文化+”和“互联网+”的业态融合机制,使中国主题性绘画具有更高的文化精神含量,促进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裴立东[5](2018)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疗建筑作为医学行为和医疗活动的载体,其发展和演进最为直接的驱动因素是医学模式的转变。转化医学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建筑分支类型,萌芽于2000年代末,其出现也是受到了近年兴起的转化医学模式的影响。建筑作为行为载体,其发展会滞后于所承载的职能活动,因此从转化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入手,揭示转化医学活动所适应的载体功能空间体系,成为了建筑学领域所应承担的课题。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中关于转化医学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转化医学中心承载内容的现行模式研究,以及与转化医学中心相关建筑设计研究的内容,明确了转化医学中心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并据此确定了本研究的基本方向和着眼点,即转化医学中心的功能要素组成、功能关系判定和功能体系构建。上述三项内容既是独立的研究点,又存在由点及面的层层递进关系。同时,根据转化医学中心建筑本体的解析,挖掘出功能研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并以此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出核心研究内容的理论模型,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转化医学专家与转化医疗建筑设计专家的访谈与问卷,是本研究论据支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相关专家的行为体验、实践经验和设计感悟,寻求对转化医学中心建筑功能要素的有效把控,以及对要素之间衔接关系的总体判断。这在转化医学中心建筑兴建初期,设计理论尚无明确标准的情况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这些信息和数据,一方面能够对转化医学中心功能要素的采集和推导进行必要的修正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生成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所需的原始数据序列,参与功能要素关联度的计算,为最终的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构建提供量化参考。转化医学中心功能要素采集、功能关系判定和功能体系构建,是依次递进、环环相扣的研究过程,功能要素采集为功能关系判定提供基本因子,功能关系又成为功能体系构建的基础。首先,通过对转化医学中心建筑案例、转化医学模式的分析,采集、推导功能要素项,并以相关专家的评判对其进行修正和优化;同时根据后续功能关系研究的需求,确定影响功能要素关系的各项因素,形成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所需的因子序列。其次,将调研数据对应带入因子序列,生成原始数据序列集合,并选取适当的无量纲处理方法将数据序列无量纲化;进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模型公式计算出功能要素间的影响因素关联度,并带入初始的评分数值,得出功能要素在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关联数值。最后,参考功能关系判定的综合关联值及其优先级划分,构建各类职能组团(相同职能组团、相近职能组团、不同职能组团以及特殊功能要素)的分项功能结构关系,并根据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理念,以及转化医学流程所包含的环节,具体划分出必需型功能要素、联合型功能要素和外延拓展型功能要素,构建出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的简单模式、复合模式与全面模式,完善转化医学中心建筑设计理论,指导实际项目建设。
陶伟[6](2016)在《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革时代的中国高校英语教育面临着多重新旧观念冲突,这给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发展困境。转变信念以适应时代和个人的发展需求也就成为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应对困境的关键。但国内尚鲜有深入到英语教师信念体系转变的教师学习研究。国外已有研究显示,批判视角下的转化性学习理论能够有效指导教师通过转变信念解放自我、并适应社会变革的研究。本研究以转化性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质性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基本信息问卷、访谈、案例素材和研究笔记等数据,探究九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转化性学习经历,特别是他们的转化性学习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全部参与教师都体验了指向全人发展的转化性学习经历。这些经历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教师的信念体系和具体观点转变,具体内容涵盖教师教学观、科研观、人际关系观、职业发展观和人生观五个维度。这些经历在时间上遍及教师职初期、职中期和读博期各个阶段,主要发生在各种非正式个体活动中,且多数以渐变的形式出现。(2)参与教师经历的转化性学习是一个在多类别事件的触发下,受教师批判性反思推进,在对话交流中得到强化,再部分经过行动检验,最后给教师带来认识转变、行为改进和情感提升等积极结果,但也可能遭遇实践困境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西方文献中的总体发现相似,但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本土化特征,表现为触发事件的多样性、批判性反思的反身性、对话交流的“涉他性”和建构性、行动阶段的模糊性和转变结果的多元化。具体到每位教师的转化性学习经历,它们涌现出“五阶段”、“四阶段”和“三阶段”三种过程类别,且阶段越完整的转化性学习在性质上越深刻、在形式上渐变更多、在时间上多发生于职业中期,这反映了教师转化性学习过程的情境性和个体差异性。一个重要的相关发现是,教师职业主动性越强,其转化性学习过程越完整、越深刻。(3)教师转化性学习深受个人、人际和情境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教师情感、人格特质和职业阶段三类个人因素均发挥着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而职业圈、学业圈和生活圈三类人际因素主要表现出积极的推动作用。情境因素中,消极的组织氛围是最大的阻碍因素,而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却推动了青年教师短期内的科研发展。进一步探究发现,职业主动性越强的教师情感体验更丰富、对话交流更积极、受组织氛围影响也更多。教师转化性学习各类因素的影响映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批判视角展开对教师转化性学习的探索,不但让教师学习研究回归“教师作为成人”的本质,而且突破了已有研究未充分关注教师深度学习的局限,更将教师学习的价值指向教师自我解放,是一项将教师学习研究引向纵深发展的有益尝试。其次,对Mezirow的转化性学习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性应用,提出了一个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框架。该框架克服了Mezirow线性模型的局限,呈现了影响中国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的复杂因素,并揭示了教师个人与各类因素互动作用推动转化性学习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国内有关教师信念转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分析和阐释框架。最后,本研究得出的教师转化性学习特征和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一是提炼出的教师转化性学习特征(经验性、反思性、对话性和情感性)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为教师应对职业困境、实现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用策略。二是揭示了教师转化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规律,即教师职业主动性是贯穿始终的最大推动力,这个统领性规律有助于引导教师积极追求深度学习和转变。
南亲江,丁莉东,许曙青,殷忠,张益飞,钦惠平,许永林,沈学标,卜浏[7](2015)在《专业办企业: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报告》文中认为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工程测量专业教学团队针对当前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学校和企业主体分离以及学校热企业冷现象,创建了股份制公司——南京大地测绘院,秉持"生产育人"理念,在江苏率先设计"双主体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模式的实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优秀教学团队,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提升了专业知名度。
兰健,任锦群[8](2013)在《构筑层次多样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报告提出开放型经济要"多元平衡",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浙江省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层次多样"。"层次多样"是"多元平衡"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求索、勇于实践,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也为"层次多样"的开放型经济奠定了实践基础。未来几年,"层次多样"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应该是"层次不断推进,形式更加多样"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需要将开放型经济发展推进到更高、更深、更精的层次,同时要创新形式,形成领域、主体、布局、平台、人才的多样化发展,全力实现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多元平衡发展。
陕西省人民政府[9](2012)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十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文中认为陕政发[2012]31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第十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请省发展改革委加强协调,督促延安、榆林两市认真落实好座谈会精神,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将有关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报省政府。
陕西省人民政府[10](2012)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十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文中指出陕政发[2012]31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第十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请省发展改革委加强协调,督促延安、榆林两市认真落实好座谈会精神,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将有关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报省政府。二○一二年六月十四日第十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纪要2012年4月15日至19日,省政府召开了第十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会议在延安、榆林两市分别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副省长李金柱分别主持延安、榆林座谈会,省委常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实现“三个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实现“三个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
1.1 能源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
1.2 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效提高 |
1.3 高端化步伐不断加快 |
1.4 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
2 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
2.1 行业发展下行压力大 |
2.2 环境因素制约发展 |
2.3 发展环境总体趋紧 |
2.4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高端能化产业少 |
2.5 非公经济占比较低,经济发展活力不够 |
3 陕西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
3.1 提质增效 |
(1)优化煤炭生产。 |
(2)采取稳油扩气的措施。 |
3.2 调整结构 |
(1)着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 |
(2)构建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 |
(3)打造盐化工产业集群。 |
(4)加大电源建设和电力外送力度。 |
3.3 引进合作 |
3.4 深化改革 |
(1)加强重组整合。 |
(2)加大产权招商和混改力度。 |
(3)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
3.5 创新驱动发展 |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2)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 |
(3)实施新能源发展战略。 |
(4)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3.6 开放合作 |
(1)加快培育能化资源大市场。 |
(2)深化与民营资本合作。 |
4 结 语 |
(2)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文献回顾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案 |
二、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现况研究--田野研究及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
一、田野研究 |
二、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
三、小结 |
第四部分 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
一、明确方案主题 |
二、成立研究小组 |
三、指南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
四、系统评价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
五、证据推荐等级评价 |
六、脑卒中护理方案拟定 |
第五部分 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护理方案修订 |
一、基于专业判断的方案修订--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转化基地护理专家焦点小组访谈 |
第六部分 临床转化一全程性护理方案试点转化应用及评价研究:以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为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小结 |
第七部分 临床转化二专科性护理方案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以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为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小结 |
第八部分 临床转化应用效果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质量控制 |
五、伦理考虑 |
六、研究结果 |
七、小结 |
第九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纳入指南文献 |
附录3 纳入系统评价文献 |
附录4 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 |
附录5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 |
附录6 专家咨询知情同意书 |
附录7 脑卒中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行为调查表 |
附录8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护士版) |
附录9 深静脉血栓预防患者健康教育手册(修订版) |
附录10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出院前/一周) |
附录11 脑卒中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行为调查表 |
附录12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问卷(护士版) |
附录13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 |
附录14 访谈知情同意书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论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民主 |
1.1.2 企业民主 |
1.1.3 企业民主制度 |
1.1.4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 |
1.2 企业民主制度相关理论 |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企业民主制度理论 |
1.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理论 |
1.2.3 西方企业民主制度理论 |
1.3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经验 |
1.3.1 资本主义国家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1.3.2 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第二章 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
2.1 民主制度 |
2.1.1 民主制度的内涵 |
2.1.2 民主制度的外延 |
2.2 经济民主与经济民主制度 |
2.2.1 经济民主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
2.2.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制度的基础 |
2.2.3 国有企业具备经济民主制度的基本条件 |
2.3 经济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关系 |
2.3.1 企业民主制度是经济民主制度的实现形式 |
2.3.2 企业民主制度与经济民主制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
2.3.3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并非完全受制于经济民主制度 |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3.1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关系 |
3.1.1 国有企业的基本制度是经济民主制度 |
3.1.2 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制度是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前提 |
3.1.3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是对国有企业民主制度的体现 |
3.2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3.2.1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总体状况 |
3.2.2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
3.2.3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 |
3.3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3.3.1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总体状况 |
3.3.2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
3.3.3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认识误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了,企业民主制度就建立了 |
4.1.1 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了,企业民主制度就建立了 |
4.1.2 按劳分配原则确立了,企业民主制度就实现了 |
4.2 政策偏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化快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
4.2.1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调整快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
4.2.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快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
4.3 经验匮乏: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在摸索中进行 |
4.3.1 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具有相容与相悖现象 |
4.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具有双重效应 |
4.3.3 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作用机理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思路 |
5.1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 |
5.1.1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制度 |
5.1.2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
5.1.3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
5.1.4 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 |
5.1.5 探索企业共享机制 |
5.2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 |
5.2.1 确立职工主体地位 |
5.2.2 参与管理决策 |
5.2.3 实现利益共享 |
5.3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式 |
5.3.1 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5.3.2 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5.3.3 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推进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市场经济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挑战 |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
(四)发挥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与主要论点 |
(二)国内相关研究与主要论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在规定 |
一、中国主题性绘画及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概念 |
(一)中国主题性绘画 |
(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
(三)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
二、中国主题性绘画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在关联 |
(一)育人目标的一致性 |
(二)育人对象的同一性 |
(三)育人内容的互映性 |
(四)育人功能的互济性 |
三、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主要特征 |
(一)人民性特征 |
(二)表现性特征 |
(三)政治性特征 |
(四)时代性特征 |
第二章 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具体表现 |
一、以美育人 |
(一)审美认知功能 |
(二)审美协调功能 |
(三)审美储善功能 |
(四)审美娱乐功能 |
二、以情育人 |
(一)情感陶冶功能 |
(二)精神寄托功能 |
(三)心灵升华功能 |
(四)思想共鸣功能 |
三、以德育人 |
(一)德育渗透功能 |
(二)德育导向功能 |
(三)德育培育功能 |
(四)德育提升功能 |
第三章 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历史脉络 |
一、革命时期以“革命”为题材的革命画创作及育人功能 |
(一)背景和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其作品呈现 |
(二)特征:针对性、局域性和战斗性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建设”为题材的政治宣传画创作及育人功能 |
(一)背景和内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其作品呈现 |
(二)特征:过渡性、曲折性和泛革命性 |
三、改革开放时期以“改革开放”为题材的主题性绘画创作及育人功能 |
(一)背景和内容:改革开放时期及其作品呈现 |
(二)特征:多样性、系统性和人本性 |
四、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三个转化 |
(一)育人内容:由“单一性”功能向“多样性”功能转化 |
(二)育人结构:由“零散性”功能向“系统性”功能转化 |
(三)育人目标:由“工具理性”功能向“价值理性”功能转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机遇与挑战 |
一、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 |
(一)紧扣时代主题 |
(二)反映主流文化 |
(三)表达人民生活 |
二、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面临的机遇 |
(一)创作趋势多元,育人前景广 |
(二)多种传播渠道,育人效率高 |
(三)国家政策支持,育人定位准 |
三、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绘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面临的挑战 |
(一)监管体制不畅,阻碍功能发挥 |
(二)文化自觉不高,削弱精神内涵 |
(三)唯市场经济思维,降低社会效益 |
(四)西方文化渗透,影响价值判断 |
第五章 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方略 |
一、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理念 |
(一)“一元”主导 |
(二)两个“需要” |
(三)三个“坚持” |
(四)“四以”要求 |
二、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原则 |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兼顾 |
(二)坚持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
(三)强化主导性统筹多样性 |
(四)加强人文性兼备科学性 |
三、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平台 |
(一)以艺术刊物为代表的新闻出版平台 |
(二)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 |
(三)以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设施平台 |
(四)以地铁站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平台 |
四、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优化机制 |
(一)“三维循环”机制 |
(二)“文化+”与“互联网+”业态融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社会需求与转化医学兴起 |
1.1.2 政府导向与建筑平台启建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转化医学中心 |
1.2.2 转化医学模式 |
1.2.3 相关医疗建筑 |
1.2.4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解析与理论框架建构 |
2.1 转化医学中心解析 |
2.1.1 现状分析 |
2.1.2 组织特征 |
2.1.3 现存问题 |
2.1.4 桎梏反思 |
2.2 转化医学模式解读 |
2.2.1 医学研究模式 |
2.2.2 职能构成模式 |
2.2.3 人员构成模式 |
2.3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2.3.1 上层理论 |
2.3.2 自身特性 |
2.3.3 计算步骤 |
2.3.4 模型公式 |
2.4 理论模型建构 |
2.4.1 研究内容的特征解析 |
2.4.2 理论方法适用性分析 |
2.4.3 理论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专家访谈与调查问卷框架设计 |
3.1 价值定位 |
3.1.1 访谈的价值与意义 |
3.1.2 问卷的价值与意义 |
3.2 对象选择 |
3.2.1 调研对象类型 |
3.2.2 调研对象素质 |
3.2.3 调研对象数量 |
3.3 调研内容 |
3.3.1 访谈提纲预设 |
3.3.2 问卷内容设计 |
3.4 结果处理 |
3.4.1 访谈结果的整理归类 |
3.4.2 问卷数据的信效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功能要素采集及影响因素确定 |
4.1 功能要素特性与灰色原理 |
4.1.1 功能要素差异明显 |
4.1.2 功能要素数量众多 |
4.1.3 功能要素关系复杂 |
4.2 功能要素采集与验证整合 |
4.2.1 功能要素的灰白定位 |
4.2.2 从典型建筑案例采集 |
4.2.3 由转化医学模式推导 |
4.2.4 据专家访谈结果修正 |
4.3 理想模式与单项影响因素 |
4.3.1 参考序列与目标序列的映射 |
4.3.2 理想模式的定位 |
4.3.3 影响因素的提取 |
4.3.4 影响因素的筛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联数值计算及结果层级处理 |
5.1 因子序列集合的生成 |
5.1.1 功能要素与影响因素代号指定 |
5.1.2 无关联要素的判定与数据剔除 |
5.1.3 示例要素选取与因子序列生成 |
5.2 功能要素关联值计算 |
5.2.1 数据无量纲处理 |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 |
5.2.3 综合关联值计算 |
5.3 综合关联值层级处理 |
5.3.1 关联数值整理归类 |
5.3.2 小占比数据段合并 |
5.3.3 各段数据分析定位 |
5.3.4 关联数值层级划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功能分项结构及完整体系构建 |
6.1 相同职能功能结构构建 |
6.1.1 转化治疗与护理功能要素组群 |
6.1.2 基础研究与试验功能要素组群 |
6.1.3 其它少要素项的功能要素组群 |
6.2 相近职能功能结构构建 |
6.2.1 转化医疗功能要素组群 |
6.2.2 传统医疗功能要素组群 |
6.2.3 转化与传统医疗交叉功能要素组群 |
6.3 不同职能功能结构构建 |
6.3.1 医疗与非医疗交叉功能要素组群 |
6.3.2 各类型非医疗交叉功能要素组群 |
6.4 特殊要素功能结构构建 |
6.4.1 医疗服务向特殊功能要素组群 |
6.4.2 综合服务向特殊功能要素组群 |
6.5 功能体系整体模式构建 |
6.5.1 职能性质划分定位 |
6.5.2 功能体系简单模式 |
6.5.3 功能体系复合模式 |
6.5.4 功能体系全面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困境 |
1.1.2 走向“转化性学习“的教师学习研究 |
1.1.3 研究者的个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师学习 |
2.1.2 转化性学习 |
2.1.3 教师信念 |
2.2 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视角 |
2.2.1 认知建构观 |
2.2.2 社会文化观 |
2.2.3 批判视角 |
2.2.4 小结 |
2.3 批判视角下的转化性学习理论 |
2.3.1 转化性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 |
2.3.2 Mezirow的转化性学习过程模型 |
2.3.3 小结 |
2.4 相关研究 |
2.4.1 外语教师学习研究 |
2.4.2 批判视角下的教师教育研究 |
2.4.3 教师转化性学习研究 |
2.5 文献总结与分析框架 |
2.5.1 文献总结 |
2.5.2 本研究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质性案例研究 |
3.2 研究所需信息 |
3.3 研究场域 |
3.4 研究参与者 |
3.5 多元资料的收集 |
3.5.1 方法设计概述 |
3.5.2 访谈前基本信息问卷 |
3.5.3 深度访谈 |
3.5.4 案例素材 |
3.5.5 研究笔记 |
3.6 资料整理和分析 |
3.6.1 资料整理 |
3.6.2 资料分析 |
3.7 研究质量及研究伦理 第四章 教师学习中的转化性学习经历 |
4.1 AMY:不露锋芒的“默默奋斗者” |
4.1.1 学习背景:持续的自主学习 |
4.1.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学、科研和人生观共发展 |
4.1.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
4.2 CANDY:学生需求的“积极关注者” |
4.2.1 学习背景:以实用为目标的学习 |
4.2.2 转化性学习经历:关涉学生的观念转变为主 |
4.2.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
4.3 DANDELION:容易焦虑的“要强好胜者” |
4.3.1 学习背景:焦虑驱动下的顺畅学习 |
4.3.2 转化性学习经历:学术素养的提升 |
4.3.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
4.4 GRACE:安逸过后的“学术追求者” |
4.4.1 学习背景:“危机感”引发的专业学习 |
4.4.2 转化性学习经历:职业观、科研观和人际观共发展 |
4.4.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
4.5 JENNIE:多元角色之间的“徘徊者” |
4.5.1 学习背景:逐步顺应“时势”的学习 |
4.5.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学观转变为主 |
4.5.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
4.6 MARIA:性格安静的“观察反思者” |
4.6.1 学习背景:以学历提升为主的学习 |
4.6.2 转化性学习经历:对教学的长期深度反思 |
4.6.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
4.7 PAULINE:极具天赋的“教学能手” |
4.7.1 学习背景:不断提升实践能力的学习 |
4.7.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研关系认识质变 |
4.7.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
4.8 ROBIN:积极进取的“交流互动者” |
4.8.1 学习背景:在主动交流中学习 |
4.8.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学与科研性质转变 |
4.8.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
4.9 TINA:在“参与”中发展的新教师 |
4.9.1 学习背景:实践活动中的学习 |
4.9.2 转化性学习经历:教学观、科研观和人际观的转变 |
4.9.3 转化性学习经历性质和特征分析 |
4.10 教师学习背景和转化性学习经历的群体特征分析 |
4.10.1 教师学习背景分析 |
4.10.2 教师转化性学习经历的群体特征 |
4.11 小结 第五章 教师转化性学习过程 |
5.1 总体过程 |
5.2 阶段特征 |
5.2.1 触发事件的多样性 |
5.2.2 教师反思的反身性和批判性 |
5.2.3 对话交流的“涉他性”和建构性 |
5.2.4 教师行动的模糊性 |
5.2.5 转变结果的多元化 |
5.3 过程类别 |
5.3.1 五阶段转化性学习:完整的过程 |
5.3.2 四阶段转化性学习:缺少行动 |
5.3.3 三阶段转化性学习:缺少交流和行动 |
5.3.4 三种过程类别比较 |
5.4 小结 第六章 教师转化性学习影响因素 |
6.1 个人因素:教师情感、人格特质和职业阶段的双重作用 |
6.2 人际因素:职业圈、学业圈和生活圈人物的积极影响 |
6.3 情境因素:组织氛围的抑制作用与评价体系的促进效应 |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
7.1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的重要特征与规律 |
7.2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意义探究 |
7.2.1 指向全人发展的转化性学习经历 |
7.2.2 具有本土特点的转化性学习过程 |
7.2.3 映射文化印记的多类别影响因素 |
7.3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框架建构 |
7.3.1 框架描述与解释 |
7.3.2 本框架对转化性学习研究领域的贡献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发现 |
8.2 实践启示 |
8.3 本研究的贡献 |
8.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第九章 研究者反思 |
9.1 自身经历和需求是质性研究选题的来源 |
9.2 “做中学”是质性研究方法的学习途径 |
9.3 以诚相待是研究者与参与者的恰当关系 |
9.4 对研究过程中不足之处的反思 |
9.5 研究者的成长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问题、文献和分析类别匹配表 |
附录二 研究参与者邀请信 |
附录三 基本信息问卷及部分数据示例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案例素材示例 |
附录六 研究笔记示例 |
附录七 接触摘要单示例 |
附录八 编码表 |
附录九 MARIA转化性学习过程编码示例 |
附录十 教师转化性学习经历内容维度与发生时间矩阵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
(8)构筑层次多样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层次多样”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 开放型经济发展“从无到有” |
(二) 开放型经济发展“从小到大” |
(三) 开放型经济发展“从大到强” |
努力发展“层次多样”的开放型经济 |
(一) 不断拓展“层次多样”开放领域 |
(二) 不断壮大“层次多样”的开放主体 |
(三) 不断优化“层次多样”的开放布局 |
(四) 不断完善“层次多样”的开放平台 |
(五) 努力造就“层次多样”的开放型经济人才队伍 |
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实现“三个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研究[J]. 高青. 物联网技术, 2021(11)
- [2]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D]. 孟宪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研究[D]. 葛宣冲. 山西大学, 2019(02)
- [4]中国主题性绘画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研究[D]. 张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5]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构建研究[D]. 裴立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转化性学习”案例研究[D]. 陶伟. 苏州大学, 2016(08)
- [7]专业办企业: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报告[J]. 南亲江,丁莉东,许曙青,殷忠,张益飞,钦惠平,许永林,沈学标,卜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16)
- [8]构筑层次多样的开放型经济体系[J]. 兰健,任锦群. 观察与思考, 2013(02)
- [9]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十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纪要的通知[J].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16)
- [10]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十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纪要的通知[J]. 陕西省人民政府. 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