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多媒体交互式数字电视信息系统开放式中间件平台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樊博[1](2011)在《吉视购物频道数字电视购物交互系统中间件的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是必将实现的趋势。然而,如果仅是将电视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对广大电视观众来说并非具有很大吸引力,随着数字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仅要数字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节目的互动。对于传统的电视广播来说交互式数字电视的最大特点是电视的功能拓展,人们不但可以在看电视的同时收发Email,与同学、好友以及同事等在网上进行交流进行上网浏览或购物等。,交互式的数字电视同时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像与文字的信息服务,真正的成为了家庭多媒体信息平台。本文以数字的电视节目的播发与数字电视机的机顶盒为开发的,着重介绍了如何构建基于有线电视的网络的互联和增值业务的系统前端和与客户端软件系统模块的构建与开发,分析了数字电视的系统模块所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和关键的技术以及机顶盒软件和硬件的结构与它的工作的原理以及嵌入式开发的中间件特点与工作的模式;研究并分析了MPEG-2的标准系统层、MPEG-2节目专用的信息与DVB的业务标准信息等。数字的电视机机顶盒作为基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替代的产品技术含量很高,它集中反映了在计算机和多媒体以及数字压缩及解扰算法和加解密还有通信和网络等技术的发展水平,相比传统的计算机平台的开发来讲其复杂度以及开发的成本和周期都要大出太多了,本文正是对这种开发方式做一种研究分析。在对数字电视的关键的技术与有关的标准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系统模块软件的构建和实现,并详细论述了如何利用已有的现代互联网技术在有线广播的电视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查询,娱乐的交互,话音的通信等如何在普通的电视网络上的改造实现,分析了在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机顶盒上面的设计实现的方式以及其通信方式。
邓磊[2](2007)在《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系统软件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然而,仅仅是将电视信号数字化,对普通大众来说并非一定具有吸引力,随着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市场的要求不仅仅要数字化,更重要的是要互动。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广播,交互式数字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电视的功能增强了,人们可以在看电视的同时收发电子邮件,与朋友、同事在网上进行交流,上网浏览、购物等。在不中断观众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交互式数字电视提供了丰富的图文信息服务,成为了真正的家庭多媒体信息平台。本文以数字电视节目播发和数字电视机顶盒开发两方面为基础,着重介绍了如何构建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网络互联增值业务系统的前端和客户端软件的构架和开发,研究分析了数字电视系统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机顶盒的软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嵌入式中间件的特点和工作模式;研究分析了MPEG-2标准的系统层结构、MPEG-2节目专用信息和DVB标准的业务信息等。数字电视机顶盒作为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过渡产品,其技术含量很高,它集中反映了多媒体、计算机、数字压缩编码、加解扰算法、加解密算法、通信和网络等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对于传统计算机平台的开发其复杂度和开发成本、开发周期都要多很多,本文正是对这种开发方式作一种研究分析。在对数字电视机关键技术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系统软件的构建实现原理,并详细阐述了在如何利用已有的互联网技术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上实现信息查询,娱乐交互,话音通信等在普通电视网络上的实现,分析了在服务器端(前端)和客户端(机顶盒)上的实现方式和它们的通信方式。
魏亚男[3](2007)在《基于新型HFC网络的业务信息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多媒体信息的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之间相互融合,实现三网合一,为用户提供综合业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CATV基础上开发的HFC网络,在网络带宽、内容和网络覆盖面上都占有优势,然而HFC网络固有的“漏斗噪声”,影响了HFC网络的优势。新研究出的新型HFC网络,有效克服了“漏斗噪声”,具有用户可用带宽宽,能够提供真正的宽带多媒体交互业务,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的费用低等优点。本论文所设计的业务信息系统就是基于新型HFC网络的。业务信息系统要处理的数据是在网络中传输的SI信息,包括MPEG-2中的部分节目专用信息PSI和DVB中的业务信息SI。论文首先对相关的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业务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筛选,为后续设计做好理论铺垫。然后,论文在分析了现有的网络环境之后,结合综合业务终端的工作方式和遇到的问题,对网络环境进行了改进,有效地节省了网络带宽,简化了综合业务终端的工作,节省了终端的资源。论文从应用需求出发,分析了业务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划分,分为接收模块、解析模块、SI数据库系统模块和数据库管理模块,提出了业务信息系统的总体实现方案,并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对系统的开发环境、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进行了研究。在对各个功能模块和SI数据库的特点、要求和实现方法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程序设计和验证,给出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设计正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论文的创新工作之一,是对现有的网络环境进行了改进。通过详细分析网络中各设备的工作方式和硬件资源,提出在集中器同层加入管理服务器的开发方案,将每个终端都处理的业务信息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分发,提高了网络中业务信息处理的效率,有效节省了网络带宽,同时解决了终端遇到的问题;之二,是在解析模块的分段处理过程中,采用了哈希算法进行分段接收的比较,加快了比较速度,解决了解析模块缓冲区上溢的问题。
谭玮[4](2007)在《新型综合业务终端底层中间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的综合业务终端(IST)是基于新型HFC网络的,这种新型HFC网络,改进了现有HFC网络的传输机制和传输技术,使用户的可用带宽宽,能够提供真正的宽带多媒体交互业务,满足各种综合业务的需求,而且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的费用低。IST这种设备可以为用户提供目前用户最普遍要求的交互式视频业务、Internet业务以及IP电话业务。中间件是居于综合业务终端内部实时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中间的软件部分,它以应用程序接口API的形式存在,整个API集合被存储在闪存FLASH中。它的出现使各种应用软件不再依赖于硬件平台,是将来数字电视进行各种增值业务开发最关键的技术。本文主要对中间件底层即核心系统模块和Java虚拟机进行了研究。首先,论文分析了家庭综合业务终端的需求,结合中间件屏蔽底层差异的特性,决定在核心系统模块中添加一个实时管理模块,主要用软实时来保证中间件的实时性,以此来屏蔽底层操作系统在优先级上的差异。本文基于实时中间件的分层体系结构,主要研究其中实时管理模块和移植层。实时管理模块是实现实时中间件的关键,论文设计了实时管理模块对数据的处理流程,并提出了基于排队模拟方法的FP模型。通过对影响数据处理时间的因素的分析,参考相应的文献,验证了FP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编写了处理流程的实现代码。移植层的实现是中间件系统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的解决方法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中间件系统能否无缝移植到各种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对发展中间件系统技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开源中间件OpenMHP的研究,采用了一种完整的移植层解决方案,并运用DAVIC资源管理机制,实现了资源管理模块和资源管理接口。最后成功地把OpenMHP移植到嵌入式linux环境下。为了实时管理模块和操作系统的“相互理解”,介绍了优先级映射和防止优先级翻转的算法,保证了中间件优先级到操作系统优先级的良好映射。Java虚拟机是底层中间件系统的重要模块之一,它负责为Java语言提供解释执行的环境。论文主要是在ARM9的实验环境下移植了SUN公司提供的linux下的CVM虚拟机,并在S3c2410硬件平台上进行了调试,以保证在综合业务终端上用Java语言开发的应用能够在本环境下正确运行。论文主要研究了综合业务终端底层中间件,包括实时管理模块的设计,移植层资源管理模块的实现和Java虚拟机的移植。
黄琦[5](2007)在《面向数字电视的中间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电视广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们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工具。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电视娱乐的高要求,使交互式电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数字电视的出现是电视广播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电视音频和视频的质量,还改变了传统的收视模式,能够提供电视网站、视频点播、远程教育、信息服务等多项增值服务。数字电视(DTV)是继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代产品,是集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高新技术综合应用的产物。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日趋成熟,交互式电视已经成为数字电视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交互式电视提供的服务功能如电视点播、交互式广告、网上浏览、互动游戏等,必须采用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技术是软件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可以使众多的软件提供商在不考虑硬件环境的情况下开发数字电视的交互应用。它是位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种系统软件,通过定义一组支持数字电视应用功能的标准程序接口,使应用程序具有与底层硬件平台无关的特点。本文在深入研究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及其相关的Java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制定的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借鉴国内外数字电视中间件产品的开发经验,结合有线数字机顶盒的硬件环境和操作系统等特征,提出了在有线数字机顶盒环境中实现数字电视中间件的方案。该方案硬件采用以Sti5516芯片为主的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软件采用Java技术作为核心。将Sun公司提供的基于Linux系统的CDC(连接设备配置)移植到有线数字机顶盒OS20操作系统上作为Java平台,使用J2ME程序包中的个人简表和JavaTV API为Java应用程序提供标准接口。本文详细叙述了在有线数字机顶盒环境中实现该方案的Java平台(CDC)部分所作的工作,主要包括修改了CDC中与St20cc编译器、OS20操作系统、ST20-C2 CPU相关的部分。最后,讲述了对Java平台的实现进行的测试,包括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的过程。通过测试结果,得出Java平台运行正常,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能够在机顶盒中运行。
吕卫[6](2003)在《数字电视终端软件和MPEG-7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日益增长的数字电视市场;我国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广播影视体制,正向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体制过渡,蕴含着巨大市场空间的数字电视产业正在形成;国际上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并拥有越来越广泛的用户。国内的众多数字电视终端产品开发单位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作者结合自己在机顶盒产品开发项目中的任务,完成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MPEG-7的PDR高级功能的研究与设计;数字电视终端通用软件框架设计;数字电视相关产品(信号源与机顶盒)的开发。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提出了基于MPEG-7的广告节目描述方案,实现了广告节目的个人化收视。PVR可以实现跳过节目中广告部分的功能,但这一功能会影响节目提供商的广告收入,因此造成了节目提供商与PVR用户的矛盾。本项研究能够使广告节目的播出和收视更有针对性,从而可以同时满足节目提供商与电视观众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统一节目资源管理方案。该方案比现有的PVR产品中采用的方案更符合观众收视习惯。在该方案的基础上,实现了预约视频点播和预约节目录制,比现有方案的实现效率更高。向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的实现方案中增加了MPEG-7描述信息解析模块,可支持未来各种利用描述信息实现的高级应用。
曹伟炯,孙俊岭[7](2003)在《南京多媒体交互式数字电视信息系统开放式中间件平台的建立》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讨论了现有中间件系统和MHP等中间件标准,基于南京多媒体交互式数字信息系统建设,给出了构筑开放式中间件平台的建设方案。
黄铁军[8](2001)在《计算、通信、消费电子、内容、社群的融合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计算(Computing)、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电子(Consumer Appliance)、内容(Content)和社群(Community)的融合(简称5C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在5C中,通信和消费电子处于基础设施层,内容和社群处于应用服务层,计算技术是融合的催化性技术。计算、通信、消费电子融合的结果将是宽带互联网,计算和内容融合的结果是数字媒体技术(进而是无障碍的知识获取),计算和社群融合的结果是智能社群技术(进而是虚拟社会)。宽带互联网、数字媒体和智能社群将作为信息社会的支撑,支持人类无障碍地获取所有知识,无障碍地自由交流,从而实现普遍信息服务。 本报告是作者博士后期间围绕5C融合进行的研究开发工作的总结或阶段性总结,包括六部分: · 数据广播:在广播电视网上实现数据服务。 · 交互电视:软件、多媒体技术和广播类消费电子的融合。 · Web网关:电视、手机等消费电子设备访问互联网的Web内容转换网关技术。 · 数字内容:包括数字媒体和数字图书馆。 · 智能社群:综合宽带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新型信息服务,计算和通信融合的归宿。 · 网络教育:5C融合技术的综合应用。 数字广播是广播电视参与5C融合的核心技术,数据广播是广播电视网在视听服务的基础上扩展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是交互电视的前奏。本报告研究比较了国际上主要的数据广播标准,并遵循DVB数据广播标准实现了一个宽带文件分发系统iDCS,能够支持即时信息直播和海量信息下载,系统已投入实际使用。 数据广播和视听广播的结合称为增强电视(enhanced TV),在增强电视基础上扩展用户和业务提供者借助上行信道发生双向交流则构成交互电视,新一代交互电视是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相结合的产物。交互电视的技术核心是多媒体应用软件环境,即交互电视的通用软件平台接口标准。本报告分析比较了国际上主要的交互电视标准和相关产品,设计实现了一套以交互电视为核心的智能家庭信息中心系统。 适应多种数字化设备的Web规范和Web网关是非PC类的消费电子接入互联网的技术桥梁。在这方面,本报告研究分析了XML、XHTML、WAP WML、ATVEF、DASE、MHP等标准规范,研制开发了符合W3C XHTML规范的面向电视的Web网页转换工具和符合WAP标准的面向移动设备的Web网页转换工具,其部分转换指标优于国际先进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手机上网的通用Web网关。 在内容方面,媒体的数字化大大方便了各种媒体信息的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各种媒体以数字媒体的形式相互融合—数字媒体—成为媒体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报告综述了数字媒体领域几项重要标准:MHEG、MPEG、DAVIC以及互联网流媒体协议,介绍了研究组开发的基于内容的数字媒体处理平台iMedia。数字图书馆是具有丰富的结构化信息资源的高级信息系统,其最终目标是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用任何连接互联网的数字设备来访问人类所有的知识。本报告总结了作者参与我国数字图书馆的一些工作,初步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技术框架。 伴随着计算、通信、消费电子的融合和宽带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在各种可能的挑战中,互联网对人际交流以及人类群体行为的影响是问题的核心。本报告提出智能社群(Intelligent Community)的概念来概括互联网空间中突破时空限
彭毅弘[9](2006)在《数字电视中间件平台的研究与其业务实现》文中提出作为数字化家庭的先导和核心,数字电视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随着三网合一的实现,数字电视的角色不单单是一个广播接收平台,它将发展成为整合各种家庭信息资源的多媒体服务平台。把研究重点放在交互节目的应用开发上,有利于提高服务意识,发展互动业务,创造增值空间。但就目前各种终端平台来看,主要存在着两个棘手的问题:缺乏交互性和自我封闭性。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标准的、开放的终端平台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前端、不同媒体业务的兼容性。为此,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应运而生。 数字电视中间件作为一种采用构件思想设计的软件,具有实时嵌入式特性,符合数字电视系统对效率和资源的要求及限制。它使得多媒体应用能在不同硬件厂商开发的数字电视平台上运行,而且能够实现多样化的交互节目内容,因而成为电视媒体与计算机媒体重要的竞争方略,也是感染观众的魅力之所在。但相对于标准来说,中国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的研究相对落后,很多标准都还没有相对应的实用产品,所以需要认真地投入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数字电视中间件的相关实现技术,阐述了中国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的必要性及相关技术要点。然后结合实际开发经验,提出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中间件系统资源移植层方案,并成功开发出基于中间件系统平台的多种增值业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指标测试。 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系统地研究了中间件技术原理,参考欧洲家庭多媒体平台,提出了开发中国中间件标准的若干建议。 2、提出的数字机顶盒系统软件框架结构划分方法可使中间件向不同平台的移植更加灵活和方便。 3、增值业务部分,重点介绍基于中间件平台的数据广播业务实现的技术要点和改进方法,其它业务也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汪红杰[10](2004)在《视频点播系统在广电网上的应用》文中指出数字电视的兴起风起云涌,我国决定自2015年起停止模拟电视的传输。视频点播系统是数字电视业务中最重要的增值服务之一。本文主要对在有线电视单向网中实现双向视频点播进行了研究,并在常州广电网中得以成功实施。目前的有线电视网大多数为单向传输,改造双向HFC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国内有线电视网中进行的视频点播都为准视频点播,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基于单向CATV网实现双向视频点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系统基于MPEG-2协议,通过在视频服务器和SQL数据中分别建立节目数据库、EPG数据库,设计了信号输入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系统管理及信号输出系统,通过现有的网络结构将符合DVB标准的数据流传送到用户终端(机顶盒)。同时,通过用户管理系统根据用户付费信息提供用户权限信息给条件接收系统,进行授权。从前端发送到用户端接收整个流程严格遵循DVB-C标准。该系统算法新颖,是有线电视台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平移的过渡时期实现双向视频点播的理想选择。
二、南京多媒体交互式数字电视信息系统开放式中间件平台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多媒体交互式数字电视信息系统开放式中间件平台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吉视购物频道数字电视购物交互系统中间件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本研究的主要的内容 |
第二章 交互式数字电视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2.1 MPEG-2 简要介绍 |
2.2 MPEG-2 的基本流与分组的基本流 |
2.2.1 MPEG-2 传输的流与节目的流 |
2.2.2 MPEG-2 定制的节目 |
2.2 DVB 简要介绍 |
2.2.1 组成标准 |
2.2.2 信息服务 |
2.3 其它相关的标准 |
2.4 嵌入开发技术 |
2.4.1 嵌入式:系统特征 |
2.4.2 0S20 实时操作系统 |
2.4.3 美国的VxWorks 公司 |
2.5 机顶盒 |
2.5.1 机顶盒简要介绍 |
2.5.2 关键技术在机顶盒上的设计 |
2.5.3 发展趋势 |
2.6 整体的系统设计 |
2.7 硬件系统 |
2.8 软件系统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
3.1 数字电视中间件的实现 |
3.1.1 标准的参照 |
3.1.2 本系统设计特征 |
3.1.3 中间件系统设计要求 |
3.2 系统框架 |
3.2.1 机顶盒的总体框架结构 |
3.2.2 中间件架构的模块 |
3.2.3 Porting 的软件的移植 |
3.3 中间件技术的上层调用 |
3.3.1 Task 原理 |
3.3.2 部分开放的MiddleWare 的API |
3.4 底层平台的中间件技术实现 |
3.4.1 基本功能部分 |
3.4.2 映射的消息 |
3.4.3 图像和显示部分 |
3.4.4 基本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 |
3.4.5 应用接口的图形加速 |
3.4.6 功能性接口 |
3.4.7 集成的类的接口 |
3.4.8 类接口的设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视购物频道数字电视购物交互系统的实现 |
4.1 浏览器的实现 |
4.1.1 浏览器系统基本设计 |
4.1.2 Middleware support 模块 |
4.1.3 Parser 解析模块 |
4.2 条件接收模块集成 |
4.2.1 条件接收原理 |
4.2.2 接收端处理流程 |
4.2.3 显示模块处理 |
4.3 内容管理系统 |
4.4 OCG |
4.5 EPG、VOD/NVOD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主界面及运行 |
5.2 管理员界面 |
5.3 系统测试与运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系统软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交互式数字电视软件相关技术 |
1.3 本文所做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相关知识点介绍 |
2.1 MPEG-2 简介 |
2.1.1 MPEG-2 概述 |
2.1.2 MPEG-2 基本流和分组基本流 |
2.1.3 MPEG-2 节目流和传输流 |
2.1.4 MPEG-2 节目特定信息 |
2.2 DVB 简介 |
2.2.1 标准的组成 |
2.2.2 服务信息 |
2.3 其它标准 |
2.4 嵌入式技术 |
2.4.1 嵌入式系统特征 |
2.4.2 OS20 实时操作系统 |
2.4.3 VxWorks |
2.5 数字电视机顶盒 |
2.5.1 机顶盒概述 |
2.5.2 机顶盒关键技术 |
2.5.3 发展趋势 |
第三章 交互式数字电视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3.1 系统整体设计 |
3.2 系统硬件 |
3.3 系统软件 |
3.4 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
第四章 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数字电视中间件实现机制 |
4.1.1 参照标准 |
4.1.2 本系统设计特征 |
4.1.3 中间件系统设计要求 |
4.2 系统框架 |
4.2.1 机顶盒中间件总体结构 |
4.2.2 中间件架构的模块 |
4.2.3 软件移植层Porting |
4.3 中间件上层调用的实现 |
4.3.1 Task 的原理 |
4.3.2 MiddleWare 开放的部分 API |
4.4 中间件底层平台的实现 |
4.4.1 基本部分 |
4.4.2 消息映射 |
4.4.3 图像和显示部分 |
4.4.4 基本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 |
4.4.5 功能性接口 |
4.4.6 集成类接口 |
4.4.7 获取/设置类接口 |
第五章 基于中间件的增值业务软件的实现 |
5.1 浏览器的实现 |
5.1.1 浏览器系统基本设计 |
5.1.2 Middleware support 模块 |
5.1.3 Parser 解析模块 |
5.2 条件接收模块集成 |
5.2.1 条件接收原理 |
5.2.2 接收端处理流程 |
5.5.3 显示模块处理 |
5.3 股票信息模块 |
5.4 内容管理系统 |
5.5 OCG |
5.6 EPG、VOD/NVOD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3)基于新型HFC网络的业务信息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数字电视的优点和发展意义 |
1.1.2 IPTV 技术的发展 |
1.1.3 家用业务终端的发展 |
1.1.4 HFC 网络的优势 |
1.2 课题的提出及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2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标准研究 |
2.1 引言 |
2.2 MPEG-2 系统层协议规范 |
2.2.1 复用概要 |
2.2.2 TS 数据包 |
2.3 PSI/SI 的分段映射 |
2.4 数字电视节目专用信息(PSI) |
2.4.1 PSI 简介 |
2.4.2 PSI 各表关系 |
2.5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 |
2.6 业务信息与描述符 |
2.6.1 描述符概述 |
2.6.2 业务信息表中的描述符 |
2.7 本章小结 |
3 业务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设计 |
3.1 网络环境改进 |
3.2 业务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
3.2.1 业务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 |
3.2.2 业务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
3.3 业务信息系统的总体实现方案 |
3.3.1 开发原则 |
3.3.2 系统模块划分 |
3.3.3 各模块运行环境选择 |
3.3.4 开发方法 |
3.4 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 |
3.4.1 操作系统的选择 |
3.4.2 数据库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4 业务信息系统各模块的具体设计 |
4.1 接收模块 |
4.1.1 实现方法 |
4.1.2 接收模块设计结果 |
4.2 解析模块 |
4.2.1 实现方法 |
4.2.2 解析模块设计结果 |
4.3 数据库管理模块 |
4.3.1 数据备份、恢复 |
4.3.2 数据库并发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SI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
5.1 MySQL 概述 |
5.1.1 MySQL 体系结构 |
5.1.2 子系统/部件的相互作用 |
5.1.3 MySQL API |
5.1.4 存储过程 |
5.2 开发环境搭建 |
5.3 SI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3.1 数据模型 |
5.3.2 存储结构 |
5.4 SI 数据库设计结果 |
5.5 数据库接口设计 |
5.5.1 建立服务器连接 |
5.5.2 关闭服务器连接 |
5.6 数据库操作 |
5.6.1 存储操作 |
5.6.2 更新操作 |
5.6.3 查询操作 |
5.7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新型综合业务终端底层中间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综合业务终端软件平台-中间件概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2 关于数字电视软件平台的标准 |
2.1 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概况 |
2.2 家庭多媒体标准DVB-MHP |
2.2.1 MHP 应用层次结构 |
2.2.2 MHP 系统的体系结构 |
2.2.3 MHP 标准的构成 |
2.3 我国的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 |
2.3.1 DVB-MHP 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 |
2.3.2 我国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的设计原则 |
2.3.3 我国数字电视开放性平台标准的大纲 |
3 中间件核心系统模块实时性管理的研究 |
3.1 需求分析 |
3.2 实时的相关概念 |
3.3 实时系统 |
3.4 实时支撑平台 |
3.5 实时中间件体系结构设计原则 |
3.6 实时中间件的体系结构 |
3.6.1 移植层 |
3.6.2 实时管理模块 |
3.7 实时管理模块的请求处理 |
3.7.1 单线程模型对数据流的处理 |
3.7.2 多线程模型对数据流的处理 |
3.7.3 实时管理模块FP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
3.8 实时管理模块的软件设计 |
3.8.1 设计思想 |
3.8.2 设计实现 |
4 移植层解决方案及部分模块的实现 |
4.1 移植层方案设计 |
4.1.1 采用移植层的目的 |
4.1.2 OpenMHP 设计简介 |
4.1.3 资源模块的软件结构 |
4.2 资源管理模块实现 |
4.3 资源管理接口设计 |
4.4 线程优先级映射 |
4.4.1 优先级映射 |
4.4.2 散列映射法 |
4.4.3 动态映射法 |
4.4.4 映射方法的比较 |
4.5 防止优先级的翻转算法 |
4.5.1 加锁算法 |
4.5.2 解锁算法 |
4.6 OpenMHP 的移植 |
4.7 小结 |
5 CVM 在S3C2410 上的移植实现 |
5.1 Java 简介 |
5.2 J2ME 平台 |
5.3 开发环境 |
5.3.1 硬件环境 |
5.3.2 软件环境 |
5.3.3 ARM 指令集体系结构 |
5.4 Linux 下的Java VM |
5.5 SUN CVM 的移植研究 |
5.5.1 参考实现cdcfp-1.0.2 |
5.5.2 移植到53C2410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面向数字电视的中间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字电视概述 |
2.1 数字电视的概念 |
2.2 数字电视的优点 |
2.3 数字电视的系统架构 |
2.4 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 |
第3章 数字电视机顶盒概述 |
3.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概念 |
3.2 机顶盒的结构 |
3.3 机顶盒的功能 |
3.4 机顶盒的分类 |
3.4.1 上网机顶盒 |
3.4.2 数字卫星机顶盒 |
3.4.3 数字地面机顶盒 |
3.4.4 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 |
3.5 机顶盒的关键技术 |
3.5.1 嵌入式系统技术 |
3.5.2 复用和解压缩技术 |
3.5.3 条件接收技术 |
3.5.4 实时操作系统(RTOS) |
3.5.5 中间件技术 |
第4章 数字电视中间件研究与模型设计 |
4.1 中间件技术 |
4.1.1 中间件概述 |
4.1.2 中间件的分类 |
4.1.3 中间件的工作机制 |
4.2 数字电视中间件 |
4.2.1 数字电视中间件概述 |
4.2.2 中间件软件平台 |
4.3 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 |
4.3.1 几种常见的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 |
4.3.2 中国的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 |
4.3.3 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发展趋势 |
4.4 DVB-MHP标准分析 |
4.4.1 MHP应用层次结构 |
4.4.2 MHP系统的体系结构 |
4.4.3 MHP标准的构成 |
第5章 数字电视中间件的实现 |
5.1 实现方案 |
5.1.1 系统结构 |
5.1.2 Java平台 |
5.1.3 Java应用程序标准接口 |
5.2 数字电视中间件的部分实现 |
5.2.1 CDC的参考实现 |
5.2.2 修改CDC中与编译器有关的部分 |
5.2.3 修改CDC中与操作系统有关的部分 |
5.2.4 修改CDC中与CPU有关的部分 |
第6章 数字电视中间件部分实现的测试 |
6.1 搭建测试环境 |
6.2 测试CDC在机顶盒上的运行 |
6.3 测试结果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附录A: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6)数字电视终端软件和MPEG-7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绪 言 |
1 国际数字电视的发展 |
2 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 |
3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发展趋势 |
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一部分 基于MPEG-7的PDR高级功能的研究与设计 |
第一章 MPEG-7标准概述 |
1.1 简介 |
1.2 MPEG-7系统部分 |
1.3 MPEG-7多媒体描述方案部分 |
1.4 MPEG-7描述信息的解析程序设计 |
第二章 新型MPEG-7描述方案设计 |
2.1 新闻节目描述方案 |
2.1.1 新闻节目的结构模型 |
2.1.2 新闻报道描述方案的定义 |
2.1.3 新闻节目描述方案的定义及描述信息的生成 |
2.1.4 补充说明 |
2.2 广告节目描述方案 |
2.2.1 对广告节目进行描述的意义 |
2.2.2 广告节目描述方案设计 |
2.3 节目预告描述方案 |
2.3.1 电子节目指南的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 |
2.3.2 通过互联网提供电子节目信息 |
2.3.3 基于MPEG-7的节目预告描述方案 |
2.3.4 补充说明 |
2.4 实现家庭网络中媒体资源共享的描述方案 |
2.4.1 VOD节目单描述方案 |
2.4.2 频道资源描述方案 |
2.4.3 预约时间表描述方案 |
2.4.4 用户环境设置描述方案 |
2.5 小结 |
第三章 PDR高级功能的模拟实现(实验I) |
3.1 实验设计方法 |
3.2 发送端模拟软件设计 |
3.2.1 新闻报道与新闻节目的描述信息编辑器 |
3.2.2 节目导航信息编辑器 |
3.2.3 节目预告编辑器 |
3.3 接收端模拟软件设计 |
3.3.1 基于内容描述的重放方式 |
3.3.2 节目的个人化(个性化)收视 |
3.3.3 家庭多媒体网络应用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数字电视终端通用软件框架设计--中间件实现方案研究 |
第四章 数字电视机顶盒硬件与软件的构成 |
4.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分类 |
4.2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硬件模型 |
4.3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软件模型 |
第五章 数字电视中间件概述 |
5.1 数字电视中间件软件发展概况 |
5.1.1 第一代机顶盒软件的结构 |
5.1.2 第二代机顶盒软件的结构 |
5.1.3 第三代机顶盒软件的结构 |
5.1.4 我国的数字电视中间件的开发 |
5.2 DVB MHP标准简介 |
5.2.1 历史与现状 |
5.2.2 MHP的结构与组成部分 |
5.2.3 MHP的应用 |
5.2.4 MHP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数字电视终端通用软件框架的设计 |
6.1 研究的目的 |
6.2 总体结构 |
6.3 面向对象的模块设计方法 |
6.3.1 TSSA的层次结构 |
6.3.2 TSSA的基本组成部分 |
6.3.3 TSSA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
6.3.4 TriMedia软件平台的特点 |
6.3.5 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功能模块 |
6.4 CA管理模块设计 |
6.4.1 CA技术简介 |
6.4.2 我国的CA系统应用现状 |
6.4.3 CA管理模块设计 |
6.5 其它部分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
6.5.1 业务信息处理模块(SI引擎)设计 |
6.5.2 MPEG-7描述信息解析模块设计 |
6.5.3 绘图模块设计 |
6.6 小结 |
第七章 节目数据库管理软件研究 |
7.1 研究的意义 |
7.2 一种有效储存节目信息的新型集合 |
7.2.1 节目数据库的功能与结构 |
7.2.2 用Java标准集合实现基本节目列表 |
7.2.3 用新型集合实现基本节目列表 |
7.2.4 对几种实现方式的比较 |
7.2.5 测试结果与评价 |
7.3 统一的节目资源管理方案 |
7.3.1 传统的节目管理方案 |
7.3.2 统一的节目资源管理方案 |
7.3.3 预约视频点播节目单的提供 |
7.3.4 预约录制 |
7.3.5 实验结果与结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数字电视终端通用软件框架的实现(实验II) |
8.1 实验方法 |
8.2 实验平台 |
8.3 研究成果 |
8.3.1 设备驱动层 |
8.3.2 系统移植层 |
8.3.3 中间层 |
8.3.4 上层应用 |
8.4 小结 |
第三部分 数字电视相关产品的开发实践 |
第九章 HDTV/SDTV节目传输流播放机设计 |
9.1 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 |
9.2 MPEG-2传输流播放卡的硬件结构及其实现 |
9.2.1 PCI总线接口的实现 |
9.2.2 数据缓存的实现 |
9.2.3 通过CPLD恢复包同步信号 |
9.2.4 SPI接口输出 |
9.3 软件设计 |
9.4 小结 |
第十章 数字SDTV机顶盒开发 |
10.1 开发平台的硬件结构特点 |
10.2 样机实现的功能 |
结 束 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说明 |
术语及缩略语对照表 |
致 谢 |
(8)计算、通信、消费电子、内容、社群的融合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5C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
3 5C融合的技术含义 |
4 本文的工作与安排 |
第1章 数据广播技术与系统实现 |
1.1 广播电视数字化 |
1.2 从数字电视到数据电视 |
1.3 数据广播和交互业务标准 |
1.4 互联网直播系统iDCS的研究与实现 |
1.5 发展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一些思考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交互电视软件平台研究与系统研制 |
2.1 交互电视的概念 |
2.2 国外标准的制定情况 |
2.3 OpenTV:交互电视软件平台实现案例(1) |
2.4 JavaTV:交互电视软件平台实现案例(2) |
2.5 智能家庭信息中心的系统设计 |
2.6 智能家庭信息中心的研制 |
2.7 智能家庭信息中心对 MHP标准的实现 |
2.8 从 DVB看数字广播与交互电视的未来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XML标准研究与Web网关开发 |
3.1 Web |
3.2 XML |
3.3 适应多种数字化设备的Web网关 |
3.4 面向电视上网的 Web规范 |
3.5 面向电视的 Web网页转换工具 |
3.6 面向移动设备的网页规范-WML |
3.7 面向手机的 Web网页转换工具和 Web-WAP网关 |
3.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数字媒体与数字图书馆研究 |
4.1 数字媒体综述 |
4.2 数字媒体处理技术 |
4.3 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 |
4.4 数字图书馆技术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智能社群的概念与研究框架 |
5.1 概念的提出 |
5.2 相关技术及比较 |
5.3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 |
5.4 智能社群研究的框架体系 |
5.5 主要内容 |
5.6 虚拟时空环境构建技术 |
5.7 展望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网络教育:5C融合的综合应用 |
6.1 网络教育与 5C融合 |
6.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6.3 网络教育技术框架与技术难点 |
6.4 天地无缝对接的网络平台 |
6.5 视音频与多媒体数据相融合的内容平台 |
6.6 典型的网络教育应用和服务系统 |
6.7 展望 |
博士后期间的科研工作与作品出版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数字电视中间件平台的研究与其业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电视中间件的技术与标准 |
2.1 中间件的概念 |
2.2 数字电视中间件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2.2.1 国际上主要的中间件产品 |
2.2.2 国内主要的中间件产品 |
2.3 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的提出 |
2.3.1 家庭多媒体平台(MHP)规范 |
2.3.1.1 MHP定义的内容 |
2.3.1.2 MHP的框架结构 |
2.3.1.3 MHP的业务层次 |
2.3.1.4 MHP应用 |
2.3.2 我国的中间件标准IMP(审批中) |
2.3.2.1 IMP的内容 |
2.3.2.2 IMP的框架结构 |
2.3.2.3 IMP的业务类型 |
2.4 中国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设计开发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间件移植层的设计方案 |
3.1 数字机顶盒的软硬件结构 |
3.1.1 数字机顶盒的硬件结构 |
3.1.2 数字机顶盒的软件结构 |
3.2 移植层方案设计 |
3.2.1 提出移植层的目的 |
3.2.2 资源模块的抽象结构 |
3.2.2 资源模块的接口设计 |
3.2.2.1 资源管理模块 |
3.2.2.2 图形显示模块 |
3.2.2.3 音频解码模块 |
3.2.2.4 视频资源模块 |
3.2.2.5 Tuner资源模块 |
3.2.2.6 用户输入模块 |
3.2.2.7 数据装载模块 |
3.2.2.8 GA模块 |
3.2.2.9 FLASH和EEPROM资源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多媒体平台的具体实现 |
4.1 媒体烽火台系统(MBT)介绍 |
4.1.1 系统组成 |
4.1.1.1 接收端业务运行系统 |
4.1.1.2 数据广播系统 |
4.1.1.2 应用开发平台 |
4.1.2 系统内部模块设计原理 |
4.1.3 系统移植与集成 |
4.2 上层应用的具体实现 |
4.2.1 数据广播系统 |
4.2.1.1 浏览器应用模式 |
4.2.1.2 数据轮播的接收实现 |
4.2.1.3 对象轮播的接收实现 |
4.2.2 股票系统 |
4.2.2.1 播出端整体结构 |
4.2.2.2 嵌入式股票分析系统 |
4.2.3 电子节目指南(EPG) |
4.2.4 马赛克视频导航(MOSAIC) |
4.2.5 图文(TELETEXT) |
4.2.5.1 VBI和STB模式 |
4.2.5.2 图文的实现 |
4.2.6 准视频点播(NVOD)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整体测试结论 |
第六章 展望:未来的家庭信息平台 |
6.1 MHP的新发展 |
6.2 结束语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机顶盒硬件结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
(10)视频点播系统在广电网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视频点播的研究状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2 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 |
2.1 数字电视的相关概念 |
2.1.1 什么是数字电视? |
2.1.2 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 |
2.1.3 数字化电视与数字电视 |
2.1.4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
2.2 数字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
2.2.1 地域划分 |
2.2.2 时间划分 |
2.2.3 过渡计划 |
2.2.4 常州实例 |
2.3 数字电视在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 |
2.4 数字电视的多功能业务 |
2.5 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分析 |
2.5.1 政府应该在数字电视推广中给予巨大支持 |
2.5.2 数字SDTV(标准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接收机首先走向市场 |
2.5.3 数字电视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
3 数字电视的相关技术 |
3.1 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 |
3.1.1 视频编解码技术 |
3.1.2 音频编解码技术 |
3.1.3 信源编解码的相关标准 |
3.1.4 MPEG的相关应用 |
3.2 数字电视的复用系统 |
3.2.1 数据的打包功能提供了网络通信的接口 |
3.2.2 复用器的相关标准 |
3.3 数字电视的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 |
3.3.1 数字传输的常用调制方式 |
3.3.2 三种数字电视标准 |
3.4 MPEG概述 |
3.5 MPEG制定的标准 |
3.6 MPEG-4的基本原理 |
3.7 MPEG-4标准的视频编码技术 |
4 构建开放式的数字电视业务平台 |
4.1 DVB—C平台的系统结构 |
4.2 前端系统 |
4.2.1 信号输入部分 |
4.2.2 信号处理部分 |
4.2.3 系统管理部分 |
4.2.4 信号输出部分 |
4.3 传输系统 |
4.4 网络系统 |
4.5 用户终端(数字机顶盒) |
4.5.1 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 |
4.5.2 中间件(Middleware) |
5 视频点播技术 |
5.1 视频点播系统拓扑图 |
5.1.1 全国性的分布式、多层次的视频点播拓扑图(图5.1.1.1) |
5.1.2 基于DVB—C的单向视频点播拓扑图(图5.1.2.1) |
5.1.3 基于DVB—C的双向交互式视频点播拓扑图 |
5.2 视频点播系统组成 |
5.2.1 前端系统 |
5.2.2 网络系统 |
5.2.3 用户终端系统 |
5.3 视频点播监控 |
5.4 实现VOD的网络结构方案 |
5.5 基于互联网的视频点播和基于有线电视网的视频点播的区别 |
6 视频点播系统在广电网上的应用 |
6.1 系统原理 |
6.2 技术关键 |
6.3 前端处理系统 |
6.4 基于有线宽带网上的VOD视频点播系统 |
6.5 传输系统 |
6.6 用户设备 |
6.7 VOD(视频点播系统)在常州广电网上的应用 |
6.7.1 开展VOD项目的市场条件: |
6.7.2 “广播式VOD”系统主要有几大特点: |
6.7.3 网络结构图: |
6.7.4 系统组成 |
6.7.5 “广播式VOD”与基于双向网的VOD系统在功能、造价方面的比较: |
6.7.6 “广播式VOD”与DVB—C系统作比较: |
7 用户管理系统(SMS)及条件接收系统(CA) |
7.1 用户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
7.1.1 等级结构 |
7.1.2 逻辑结构 |
7.1.3 用户管理系统的组成 |
7.1.4 业务功能 |
7.2 用户管理系统在常州数字平台的应用 |
7.3 用户管理系统的实施 |
7.4 安全保密 |
7.5 有条件接收系统(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CA) |
8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南京多媒体交互式数字电视信息系统开放式中间件平台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吉视购物频道数字电视购物交互系统中间件的开发研究[D]. 樊博.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2]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系统软件的构建[D]. 邓磊. 武汉科技大学, 2007(04)
- [3]基于新型HFC网络的业务信息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 魏亚男. 重庆大学, 2007(05)
- [4]新型综合业务终端底层中间件的研究[D]. 谭玮. 重庆大学, 2007(05)
- [5]面向数字电视的中间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黄琦.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5)
- [6]数字电视终端软件和MPEG-7应用技术研究[D]. 吕卫. 天津大学, 2003(04)
- [7]南京多媒体交互式数字电视信息系统开放式中间件平台的建立[J]. 曹伟炯,孙俊岭. 有线电视技术, 2003(01)
- [8]计算、通信、消费电子、内容、社群的融合技术[D]. 黄铁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1(02)
- [9]数字电视中间件平台的研究与其业务实现[D]. 彭毅弘. 福州大学, 2006(12)
- [10]视频点播系统在广电网上的应用[D]. 汪红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