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视并购与企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曹曦[1](2021)在《美的集团和宏芯基金并购德国制造业企业案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欧经贸合作是促进中欧双边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08年以来,中国对欧盟的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越来越丰富。欧盟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当高的。因此,欧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争相投资主要地区。2010年之后,欧盟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额稳中有增,双边投资合作形势向好,中国逐渐成为了欧盟制造业越来越重要的外资来源国。在此背景下,本文借助两个案例的对比,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欧盟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对中国对欧盟制造业直接投资的概况进行了分析。随后,本文从总体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国家以及投资者构成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对欧盟制造业直接投资的特征,并且列举了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最后阐述了2020年底完成谈判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给中国对欧盟制造业投资带来的影响。接下来还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对欧盟直接投资的两个案例——美的并购德国库卡集团以及宏芯基金并购德国企业爱思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并且通过两个案例之间的对比,得出了经验和教训。本文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对欧盟制造业直接投资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风险应对机制较差;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的准入领域仍然受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本文认为,我国应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为准则促进中欧投资合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协同发展,在对外直接投资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工作,并积极促进中国企业在欧盟的“本土化”,最大程度上降低与欧盟企业的融合成本。
黄超凯[2](2020)在《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我国新能源企业并购行为研究 ——以汉能为例》文中提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不仅对我国能源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国家发布一系列扶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大批企业涌入新能源行业推动产量迅速增长,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忽视了生产和利用效率的提升,新能源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较低,再加上中小企业居多且聚集在生产环节,缺少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市场一度处于无序发展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新能源企业采取并购策略,更有一些企业通过并购对产业链进行了延伸,意在降低交易费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链并购是解决我国新能源行业“两头冷,中间热”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新能源行业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对新能源企业的产业链并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研究新能源企业的并购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然后梳理国内外对产业链、并购动因、并购绩效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并购有利于新能源企业的规模扩张,也有助于产业链的发展。接着,本文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并购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并购对新能源产业链整合和升级的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汉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分析法对其产业链并购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进行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估并购给汉能带来的整体影响,并以业务转型、市场竞争力为角度分析非财务绩效。总的来说,汉能产业链并购的市场绩效较好,赢得了投资者的信赖;财务绩效上,其偿债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但其成长性提高,并购总体支持了企业的发展。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产业链并购有利于新能源企业获得先进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的贯通。
严庆华[3](2019)在《家电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RMS”模式研究 ——基于广东美的集团并购德国KUKA集团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一带一路”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受行业发展缓慢,毛利率下降的影响,我国家电企业也希望通过海外并购,加大在品牌、渠道、技术等方面的全球布局,寻求新的增长点。但是跨国并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相比于国内并购,跨国并购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跨越时区和文化,关系更为复杂,并购风险更大。本文基于广东美的集团公司并购德国KUKA集团案例(2016年),分析总结出一套中国家电企业海外并购控制风险的做法——“RMS”模式,为其他参与跨国并购的企业提供借鉴。RMS模式(Retain its modes of business operation and staffs)是指被并购企业被并购后依旧保持其相对独立性,拥有经营投资的自主权,保留原来的组织架构和工作人员。经过对美的集团并购德国KUKA集团案例分析,发现美的在整个并购的过程中遭遇到了诸多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战略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整合风险,面对这些风险,美的采取了“RMS”的方法进行防范,具体的操作方法主要有:(1)面对德国政界和社会的质疑,积极回应,释放友好善意,解释美的并购KUKA不以KUKA退市为目的,降低德国政府和社会的抵触心理,使得美的面临的政治风险有所降低;(2)给予KUKA集团足够的尊重,采取签订《投资协议》的等方式保证KUKA集团独立性,保留了KUKA的核心技术人员,推动并购项目得以完成;(3)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业务上的整合,如合作建立产业园区、成立合资子公司等,降低了并购后的业务整合风险。论文首先对跨国并购理论进行概述,界定跨国并购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现有跨国并购风险研究,梳理总结符合我国家电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类型,整理相关的风险控制理论,以及通过分析本土化理论和来源国劣势理论,为“RMS”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文章重点对美的集团并购德国KUKA集团案例进行研究。具体而言,论文首先介绍并购双方的基本情况,通过回顾这次并购事件,定性分析美的此次并购中遇到的并购风险,总结美的在RMS模式下采取的应对措施。其次结合美的在这次并购中采取的RMS模式的经验做法,对该项模式操作进行论证分析,得出运用该模式下跨国并购的风险控制的优点及局限性。事实证明,RMS模式在本案例中的运用获得了成功,有效控制了跨国并购风险,产生了较好绩效。RMS模式在跨国并购风险控制上的优势在于:1、财务上较易达到预期效果;2、减少被并购企业的抵触心理,提高并购成功率。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该项模式适用的前提条件有:1、并购企业应有相关经营经验,对被并购企业有详细的了解;2、并购企业期望通过并购获得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3、被并购企业可以正常运营。曾有学者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多是为了资源和品牌,应该在并购后保持被并购企业的独立性,目前业内还没有具体成熟有效的做法。本研究也仅仅是一种尝试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RMS模式在跨国并购风险控制上也存在诸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缺乏对被并购企业的有效控制,容易造成技术、资源整合失败等。另外由于案例发生时间较短,并购后企业经营状况仍需长期追踪观察。但从该案例的目前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美的集团采取的RMS模式跨国并购风险规避手段十分有效,其经验做法值得其他参与跨国并购的企业借鉴,尤其是那些想要开展多元化跨国并购的中国家电企业。
苏留明[4](2019)在《“一带一路”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分析与文化整合策略》文中认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想要提高国际市场声望和份额,并购是最佳的方式之一。但是并购企业双方在多个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两个企业的融合直接决定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其中,并购后企业文化的有效整合,更是影响到整个并购过程能否顺利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定量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以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参与主并的18件并购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文化整合管理模式对并购整合和经营绩效的影响方法。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进行并购时文化整合策略。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主并、被并公司的国家文化及企业文化的差异若不能解决,会使文化整合过程遭遇困难。(2)不同的文化整合管理模式将影响企业的并购整合效果与经营绩效。(3)根据不同文化整合管理模式对并购效果的影响,中国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应分析识别国家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并通过制定稳定的人力资源政策需要克服因文化差异所遭遇的困难。企业进行并购后,其文化整合过程会存在同化、分离、失落、混淆等情况。本文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提出相关的文化整合模式和策略,希望为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进行良好的文化整合提供参考。
孔珊珊[5](2019)在《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后整合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双向流动”互利互惠,中国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几年来,中国响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实施“一带一路”和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的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通过海外并购以期实现国际化和战略转型。海外并购作为一种企业外延型增长的发展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并购企业的整体规模、消除竞争压力,与此同时获得品牌、技术、渠道等竞争优势。然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并非一帆风顺,部分折戟于交易阶段,而更多是体现为并购后的企业绩效不理想、预期的战略目标和协同效应未能实现。现有文献多关注于交易并购策略,而忽视了并购后整合的研究。本文聚焦于后者,全面梳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的历程、现状、变化趋势及背后的原因,揭示并购后整合才是影响并购绩效实现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是从整合模式、整合阶段、整合内容、整合程度等多个角度阐述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然后采用案例研究法,以较为成熟的连续多次“走出去”进行外海并购的家电企业——TCL集团、海尔集团和美的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并购后整合过程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梳理整合的共性和特殊性,即在影响并购绩效的关键整合方面,总结不同的整合策略或举措对并购结果的异质性影响。以一角窥全貌,透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中需要汲取的经验和教训。最后,结合前述的研究分析,本文指出整合的两个基本维度:“整什么”和“如何整”,其中“如何整”是决定整合成败和并购绩效的关键所在。并进一步总结出并购后整合的难点及应对措施,以期提升中国企业对海外并购的整合绩效,为中国企业更好地开展海外并购提供参考和借鉴。
石戈一[6](2019)在《中国汽车行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因国内经济增长空间暂时缩水,跨国并购仍是许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有效手段。尽管中国加大了对其它行业海外收购交易的审查力度,比如文化、娱乐、不动产等领域的海外并购趋紧,然而对汽车企业的扩张却没有约束。但是,由于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文化存在较大的不同点,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并购文化整合过程中想要成功,难度加大。因此,本文运用案例剖析、理论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搭建了一个中国汽车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时的文化整合模式选择模型,并以吉利和上汽的正反并购案例来验证所构建的动态模型。其中,该模型以并购双方文化接受意愿强度和并购动因对文化整合范围的不同,作为X、Y轴,并以并购文化整合阶段为Z轴。通过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正反案例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通常情况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层面,整合模式的选择可以沿着由自主模式→学习模式→同化模式至创新模式的路径来分阶段渐进实施。但针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文化整合方面,可实行跳跃性发展如越过同化或被同化阶段的方法,即应采用自主模式→学习模式→创新模式的路径实施文化整合。最后,虽严格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案例分析,但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仍在。本文虽然从吉利和上汽的案例中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总结,验证了吉利成功的案例确实是采用的文中构建的模型。但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中国汽车企业的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仍然需更多的跨国中国汽车行业并购案例的验证。
陈若萱[7](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白福萍[8](2015)在《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与过程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土地、资本和劳动,成为企业的关键战略资源。知识资本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创造价值,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在当今环境剧烈变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境下,企业要存活和成长,就要想方设法使自己更具创造性,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资本的投资和管理。知识的互补性和积累性在价值创造中起到重要作用,因为互补性和积累性使知识资本具有收益递增和规模递增效应。本文以要素资本理论为基础,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视角,揭开知识资本价值创造这个“黑箱”,提出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和投资的命题,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有助于管理者识别价值驱动的知识资本要素,理解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路径与过程,能更加有效的实施知识资本管理。会计学领域中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主要是无形资产的代名词,是企业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宏大”的理论在知识资本研究领域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但是,最近出现了知识资本会计的批判研究,认为以前知识资本的研究重点是计量和披露,主要原因是人们陷入了“评价”陷阱,受到“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格言的影响。知识资本的衡量和披露主要关注静态的知识资本存量,忽视了“行动”中的知识资本实践。论文按照“知识资本批判研究——知识资本含义与要素的表述——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知识资本投资决策——知识资本管理”的逻辑开展研究。首先,结合哲学和经济学的观点,对等同于“无形资产”概念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含义与内容进行了重新表述,构建了知识资本框架,利用知识资本理论解释了社会现实。其次,研究了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对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特点进行了考察。再次,为了透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过程,运用因果映射和系统思考的方法提出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因果图,并应用在案例分析中。接着,分别构建了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知识资本投资模型,分析了有限理性情况下不同影响因素对知识资本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最后,从财务视角,结合知识资本形成与运用过程,提出了提升企业知识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对策。按照上述逻辑,本文以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为主,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因果映射、演化博弈等分析方法。在知识理论、企业理论、会计和财务理论、演化经济学和认知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与动态过程、知识资本路径依赖突破和知识资本投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知识是能够影响企业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在企业生产和交易过程中使用的经过验证的信念和理念。知识具有隐性和显性的二元结构,与行动相连,不同的知识会导致不同的行为。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企业的知识资本,知识要转变为知识资本需要有三个条件:投入生产过程;登记所有权凭证;通过市场完成交易过程。因此,知识资本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各种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总和。按照依附的载体不同,知识资本分为个人知识资本、团队知识资本和企业知识资本。企业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企业愿景、企业文化、企业惯例与制度和企业品牌。个人知识资本和企业知识资本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构成了螺旋上升的过程。(2)知识资本具有互补性、积累性、路径依赖性、复杂性、非竞争性、部分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其中,互补性、积累性、路径依赖性和复杂性是知识资本的主要特征,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竞争优势关系更为密切。人脑的能力有限,只能专注于每一特定领域的知识,知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产品或服务却越来越复杂,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与一系列市场交易相比,一个企业的增加值不是仅仅简单的来自于交易成本的回避,而是来自于企业利用不同人的分散知识实现知识互补效应。此外,路径依赖性是把“双刃剑”,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知识资本刚性,需要企业进行知识资本创新,实现路径依赖突破。(3)企业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实体,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相互结合,共同实现价值增值。知识资本的作用机理就是融入到企业的一系列流程中,为其它要素资本作用的发挥提供软环境。企业知识资本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激励和协调员工行为,减少交易成本;增强员工的合作意识与凝聚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动态能力等。通过这些途径,最终可能会增加企业销售收入或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通过深入理解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提出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相关命题。(4)通过案例分析,利用映射和系统思考的方法对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行了透视。案例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与三个能力有关: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成长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企业家知识资本和企业知识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透视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过程,部分验证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相关命题: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物质资本和信息资本形成了一个价值网,每一个要素都是网中的一个节点;知识资本在价值创造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企业其它要素资本的配置结构和产出效率;知识资本的配置与结构具有动态性,随着环境和企业家预期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知识资本具有路径依赖性,容易产生刚性。要对知识资本进行变革,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努力。为了突破路径依赖的约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管理者知识资本创新的意识;提高知识资本变革的预期额外收益;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意识。(5)环境不确定性和任务复杂性会对企业的知识资本需求产生影响。企业知识资本的投资不能盲目进行,要在评估知识资本需求的基础上,再考虑企业已有的知识资本存量,然后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在完全理性情况下,决策者能够完全感知到真实信息,如果知识资本投资能获得预期收益,就会投资,反之则不投资。但是,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知识资本投资决策往往受到决策者个人价值观和以前经验、企业主导逻辑和解释系统、行业惯例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知识资本投资可以分为四种状态:简单知识资本适合、知识资本投资不足、知识资本投资过度和复杂知识资本适合。如果企业的知识资本投资能解决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企业就会从中受益。如果决策者没有充分感知知识资本的需求’,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就会受损。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构建了知识资本理论框架,运用知识资本理论解释社会现实,研究视角有创新。(2)提出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4个命题:知识资本是异质性要素资本的粘合剂,能提高其它要素资本的产出效率;知识资本内部各要素之间及与其它要素资本之间均存在互补性;知识资本与其它要素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过程具有动态性。这些命题揭示了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特征,为知识资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构造了知识资本价值创造因果图,对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过程进行了透视。运用因果映射和系统思考的方法分析知识资本的动态价值创造过程。企业知识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要素,并与其它要素资本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价值。通过因果映射,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把隐藏在经济活动中的知识资本可视化,有助于企业对知识资本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4)从系统观和复杂性视角,构建了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情况下的知识资本投资决策模型。环境不确定性和任务复杂性是知识资本需求的主要因素。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境,构建了环境、知识资本需求、知识资本投资与价值创造的理论模型。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了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企业的心智模式(主导逻辑)和决策者的价值观和信念等因素对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知识资本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
张党珠[9](2014)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并购协同效应理论、文化整合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组织信任理论和道本管理理论为基础,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实需求,提出了要回答的三个问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与国外企业有无差异?中国企业具体如何进行文化整合?以及中国企业该如何提高文化整合能力及水平?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基于相关理论文献,主要进行了四项研究:第一项研究是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经济、文化、心理”综合情境。本研究从经济与文化两个维度,分别对国家、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剖析,提出了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文化”综合分析模型,发现目前中国企业并购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处于“经济顺势”和“文化逆势”的特定情境。这种经济与文化的不对称性容易引起西方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整合产生心理对抗。这是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不同之处。第二项研究是构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本研究从道本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生成机理出发,总结了道本企业文化的七个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道家处世思想,提炼出了道本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及理论模型,以破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整合的心理对抗。第三项研究是基于案例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从五个中国企业并购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文化整合案例(包括三个成功以及两个失败案例)的数据中,提炼了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八类因素。从这八类影响因素中,本研究基于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构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求偶——联姻——结果”CMB文化整合模式。其运行机制具体包括三个阶段:“求偶”阶段是指中外企业并购之前互相了解和确立相互需求;“联姻”阶段是指确定双方企业文化的优质部分,形成新的企业文化的文字范本;“结果”阶段则是形成规章制度,落地新企业文化文字范本。本研究认为CMB文化整合模式比其他模式更适合当前中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后进行文化整合。第四项研究是从第三项研究中的八类影响因素相应提炼出了十种文化整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文化整合能力提升建议。
吴东奎[10](2008)在《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企业经济规模偏小,社会资源配置散乱,不能形成全球范围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并购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规模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符合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的竞争,符合党中央于十六大提出的“走出去”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今,人们对企业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前的动因研究,或者并购中的财务分析,或者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等等,而对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则研究得不多,或者对并购后的文化整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认识。本论文通过对企业并购整合的重点----文化整合分析,指出企业并购整合的突破口为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并购活动最终能否顺利完成。同时指出并购企业管理层狭隘的追逐私利、忽略并购中的文化冲突是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章接着具体阐述了并购企业文化的差异性、企业文化冲突形成的原因以及文化冲突的内容,重点强调了对并购企业进行文化审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对企业间并购的原则和方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并购企业双方的文化风格进行了充分比较,文章试图通过前面的理论分析,给出一套切合我国企业实际的并购模式或并购思路。为了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文章强调了企业并购前对双方企业文化进行审查的重要性,提出了文化审查“四步法”:(1)明确文化审查的作用;(2)确立文化审查内容;(3)构建文化审查流程图;(4)文化审查结果的归纳及并购决策。文章同时对企业文化并购的模式选择以及并购的步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并购文化整合之“整合三步曲”:(1)整合企业精神文化,建立价值理念系统;(2)调整企业行为文化,建立行为规范系统;(3)创造企业形象文化,建立形象识别系统。在识别了影响企业并购的主要原因以及并购中文化整合应该采取的模式与步骤的基础上,同时阐述了并购中基于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整合,最后指出企业文化整合是并购整合完成后巩固和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实力和盈利(特别是长期)能力的关键环节。文章围绕文化整合通过理论的演绎和对实践案例的分析,运用动态和系统的眼光,在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步骤以及模式选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并购文化整合的分析框架。
二、透视并购与企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视并购与企业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美的集团和宏芯基金并购德国制造业企业案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对欧盟制造业直接投资发展概况 |
1.2.2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面临的挑战 |
1.2.3 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研究 |
1.2.4 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欧盟跨国并购发展概况 |
2.1 中国对欧盟制造业直接投资的特征 |
2.1.1 对欧总体投资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
2.1.2 对欧投资流向国家分布较为集中 |
2.1.3 对欧投资者构成以私营企业为主 |
2.1.4 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欧盟跨国并购项目逐年增加 |
2.2 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欧盟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 |
2.2.1 欧盟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审查制度日益严格 |
2.2.2 欧盟的政治环境对中资企业的限制 |
2.2.3 新的营商环境给中国企业带来诸多挑战 |
2.2.4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影响与挑战 |
第3章 美的集团并购德国企业库卡(KUKA) |
3.1 并购双方简介 |
3.1.1 美的集团 |
3.1.2 库卡集团 |
3.2 案情介绍 |
3.2.1 并购进程 |
3.2.2 并购结果 |
3.3 并购动因分析 |
3.3.1 顺应美的集团的全球业务战略布局 |
3.3.2 通过并购实现技术水平提升 |
3.3.3 通过并购扩大全球市场的占有率 |
3.4 并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3.4.1 遭到了来自德国政府和库卡集团大股东的反对 |
3.4.2 面临着多国的反垄断审查 |
3.4.3 并购后的发展战略和技术整合问题 |
3.4.4 美的与库卡之间在企业管理上差异明显 |
第4章 中国宏芯投资基金并购德国企业爱思强 |
4.1 案情介绍 |
4.1.1 并购双方介绍 |
4.1.2 并购过程 |
4.2 爱思强寻求出售的原因 |
4.2.1 LED照明市场缩小导致MOCVD设备需求量大幅减少 |
4.2.2 中国芯片行业需求增大 |
4.2.3 爱思强的营收利润连年下降 |
4.3 并购失败原因 |
4.3.1 在并购前的调研准备工作不充分 |
4.3.2 德国社会的舆论质疑增大并购难度 |
4.3.3 半导体芯片行业海外并购环境严峻 |
第5章 案例对比及经验启示 |
5.1 案例对比 |
5.1.1 并购前的准备工作 |
5.1.2 与被并购方企业的沟通 |
5.1.3 应对并购过程中的阻力 |
5.2 并购过程中风险应对的启示 |
5.2.1 对并购目标企业全面了解 |
5.2.2 对东道国的审查进行风险评估 |
5.2.3 并购双方相互配合以应对审查 |
5.2.4 充分了解东道国审查制度的内容 |
5.3 并购过程中建立沟通机制的启示 |
5.3.1 加强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沟通 |
5.3.2 建立与东道国媒体交流的机制 |
5.3.3 重视与并购目标企业的沟通配合 |
5.4 并购完成后整合过程的启示 |
5.4.1 技术整合 |
5.4.2 文化整合 |
5.4.3 经营管理整合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欧盟跨国并购规模逐年扩大 |
6.1.2 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面临严格的审查 |
6.1.3 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 |
6.1.4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6.2 政策建议 |
6.2.1 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为准则促进中欧投资合作 |
6.2.2 海外并购前做好充分应对风险的准备 |
6.2.3 与各方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
6.2.4 采取有效措施与东道国企业协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我国新能源企业并购行为研究 ——以汉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 |
1.4.1 研究角度的创新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链 |
2.1.2 并购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产业链的研究 |
2.3.2 产业链并购动因的研究 |
2.3.3 产业链并购绩效的研究 |
2.3.4 新能源产业链的研究 |
2.3.5 新能源企业并购的研究 |
2.3.6 文献评述 |
3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并购行为分析 |
3.1 新能源产业链结构和行业发展特征 |
3.1.1 新能源产业链结构 |
3.1.2 新能源行业发展特征 |
3.2 我国新能源企业并购行为研究 |
3.2.1 新能源企业的并购方式 |
3.2.2 新能源企业的并购动因 |
3.2.3 新能源企业的并购风险 |
3.3 并购对我国新能源企业绩效的影响 |
3.3.1 资源配置与利用 |
3.3.2 业务融合与拓展 |
3.3.3 并购整合与损耗 |
3.3.4 市场能力和产业地位 |
3.4 并购对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影响 |
3.4.1 横向并购集聚中间环节,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失衡 |
3.4.2 产业链并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链升级 |
4 基于产业链视角对汉能并购行为的分析 |
4.1 汉能公司概况 |
4.1.1 汉能企业基本情况 |
4.1.2 汉能业务发展 |
4.2 汉能并购进程与产业链延伸 |
4.3 汉能实施产业链并购的动因 |
4.3.1 遵从发展规律,利用政策优势 |
4.3.2 经营协同效应,扩大企业规模 |
4.3.3 追求技术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 |
4.4 汉能实施产业链并购的风险 |
4.4.1 估值风险高,资金压力大 |
4.4.2 文化差异明显,管理协同困难 |
4.4.3 薄膜发展挑战大,业务整合难度高 |
4.5 汉能并购后的整合 |
4.5.1 留用关键人才,实现技术共享 |
4.5.2 文化资源整合,融合双方优秀企业文化 |
4.5.3 打造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研发生产与商业化协同 |
4.5.4 供应链整合,提升成本控制 |
5 汉能产业链并购的绩效分析 |
5.1 市场绩效分析 |
5.1.1 计算超额收益率 |
5.1.2 结果与分析 |
5.2 财务绩效分析 |
5.2.1 盈利能力分析 |
5.2.2 营运能力分析 |
5.2.3 偿债能力分析 |
5.2.4 成长能力分析 |
5.2.5 综合财务能力——因子分析 |
5.3 非财务绩效分析 |
5.3.1 技术升级,业务转型 |
5.3.2 加强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顺应政策环境变化,贯通上下游环节 |
6.2.2 避免盲目并购,合理应对并购风险 |
6.2.3 注重并购整合,提高融合效率 |
6.3 本文的贡献 |
6.4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家电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RMS”模式研究 ——基于广东美的集团并购德国KUKA集团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基本理论 |
2.1 跨国并购理论 |
2.1.1 跨国并购的概念 |
2.1.2 跨国并购的类型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的定义 |
2.2.2 跨国并购风险的类型 |
2.2.3 风险控制方法 |
2.3 “RMS”模式理论溯源 |
2.3.1 本土化理论 |
2.3.2 来源国劣势理论 |
2.3.3 “RMS”模式理论来源分析 |
第3章 美的并购KUKA案例的风险控制及“RMS”模式分析 |
3.1 并购案例介绍 |
3.1.1 美的集团简介 |
3.1.2 KUKA集团简介 |
3.1.3 收购过程 |
3.2 并购案例的风险分析 |
3.2.1 政治风险 |
3.2.2 法律风险 |
3.2.3 战略决策风险 |
3.2.4 财务风险 |
3.2.5 整合风险 |
3.3 “RMS”模式下美的的应对措施 |
3.3.1 积极回应质疑 |
3.3.2 释放并购善意承诺KUKA独立性 |
3.3.3 成立合资公司以合作促整合 |
3.4 美的并购KUKA绩效分析 |
3.4.1 美的绩效分析 |
3.4.2 KUKA绩效分析 |
3.4.3 总结 |
第4章 “RMS”模式跨国并购风险控制方法的推广研究 |
4.1 “RMS”模式主要操作方法 |
4.1.1 重视公关活动 |
4.1.2 保持被并购企业的独立性 |
4.1.3 以合作促整合 |
4.2 “RMS”模式适用范围及前提条件 |
4.2.1 应有相关经营经验 |
4.2.2 并购企业期望通过并购获得品牌或技术 |
4.2.3 被并购企业可以正常运营 |
4.3 “RMS”模式风险控制措施的优点 |
4.3.1 财务上较易达到预期效果 |
4.3.2 弱化被并购企业的抵触心理 |
4.4 “RMS”模式跨国并购风险控制措施的局限性 |
4.4.1 缺乏对被并购企业的有效控制 |
4.4.2 技术整合未达预期效果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一带一路”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分析与文化整合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一带一路”倡议 |
2.2 跨国并购 |
2.2.1 并购的定义 |
2.2.2 跨国并购的动机 |
2.3 文化及文化差异 |
2.3.1 企业文化 |
2.3.2 国家文化 |
2.3.3 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 |
2.3.4 文化冲突 |
2.4 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 |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差异分析 |
3.1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企业经营文化 |
3.2 中亚及独联体和中东欧国家的企业经营文化 |
3.3 西亚国家的企业经营文化 |
3.4 不同区域本地企业文化的异同分析 |
4 文化整合管理模式对“一带一路”并购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方法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样本与数据处理 |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1 文化整合管理模式对并购整合及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2 文化整合管理模式对企业业务整合与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3 文化整合管理模式对企业人力资源整合与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4 文化整合管理模式对企业文化整合与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小结 |
5 “一带一路”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策略 |
5.1 并购后的文化冲突管理策略 |
5.2 并购后的企业文化的原则和管理方法 |
5.2.1 企业文化整合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
5.2.2 企业文化整合策略 |
5.3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后整合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并购的相关理论 |
2.1.1 并购及海外并购的概念 |
2.1.2 并购的类型 |
2.2 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 |
2.2.1 并购绩效的界定 |
2.2.2 海外并购绩效的类型 |
2.2.3 海外并购绩效评价 |
2.3 并购后整合的相关研究 |
2.3.1 整合及并购后整合的内涵 |
2.3.2 整合的模式 |
2.3.3 整合的阶段 |
2.3.4 整合的内容 |
2.3.5 整合的程度 |
2.4 并购后整合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1 并购后整合对并购绩效影响的机理 |
2.4.2 并购后整合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综述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及问题 |
3.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 |
3.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
3.2.1 并购主体的变化 |
3.2.2 并购规模的变化 |
3.2.3 并购行业的变化 |
3.2.4 并购国家或地区的变化 |
3.3 现阶段制约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因素 |
3.3.1 宏观层面制约因素 |
3.3.2 微观层面制约因素 |
3.4 并购后整合是影响并购绩效实现的重要因素 |
3.4.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 |
3.4.2 并购后整合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
4.1 案例选择依据 |
4.2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4.3 TCL集团海外并购案例 |
4.3.1 并购事件历史回溯 |
4.3.2 并购后整合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4.3.3 并购方TCL集团的绩效分析 |
4.4 海尔集团海外并购案例 |
4.4.1 并购事件历史回溯 |
4.4.2 并购后整合措施 |
4.4.3 被并购方三洋白电、GE家电并购后的业绩表现 |
4.4.4 并购方青岛海尔的绩效分析 |
4.5 美的集团海外并购案例 |
4.5.1 并购事件历史回溯 |
4.5.2 并购后整合措施 |
4.5.3 标的公司东芝家电、库卡集团并购后的业绩表现 |
4.5.4 并购方美的集团的绩效分析 |
4.6 小结与启示——基于案例异同点的分析 |
4.6.1 清晰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并购后整合成功的前提 |
4.6.2 并购交易完成后的初期,宜采用轻度整合的策略实现平稳过渡 |
4.6.3 依据整合的进展及经营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对整合模式作出调整 |
4.6.4 熟悉目标公司所在国文化和市场环境的整合领导人非常重要 |
4.6.5 合作的目的、合作形式不同,对并购结果的差异影响很大 |
4.6.6 并购后营运能力方面的整合需要重点加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过程与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汽车行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并购文化差异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1 民族文化差异 |
2.1.2 企业文化差异 |
2.1.3 商业文化差异 |
2.2 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2.1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 |
2.2.2 文化整合静态模式 |
2.2.3 文化整合动态模式 |
2.3 跨国并购主要动因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3.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现状 |
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3.2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 |
3.3 中国汽车企业文化整合困难 |
3.4 中国汽车行业跨国并购特征 |
3.4.1 政策支持力度大 |
3.4.2 国企民营势均力敌 |
3.4.3 技术并购是目的 |
3.4.4 中国车企核心技术薄弱 |
4.汽车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动态模型构建与模式选择 |
4.1 文化整合的基本模式 |
4.1.1 自主模式 |
4.1.2 学习模式 |
4.1.3 同化模式 |
4.1.4 创新模式 |
4.2 文化整合模式动态模型的构建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并购双方文化接受意愿强度的影响因素 |
4.2.3 并购动因对文化整合范围的影响因素 |
4.2.4 文化整合的阶段性 |
4.3 中国汽车企业文化整合的模式选择 |
5.中国汽车行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案例分析 |
5.1 上汽并购双龙汽车案例分析 |
5.1.1 背景介绍 |
5.1.2 上汽并购双龙文化整合模式的特点 |
5.1.3 上汽并购双龙整合失败原因分析 |
5.2 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案例分析 |
5.2.1 背景介绍 |
5.2.2 吉利并购沃尔沃文化整合模式的特点 |
5.2.3 吉利并购沃尔沃整合成功原因分析 |
5.3 上汽与吉利案例对比分析 |
5.3.1 文化整合模式特点差异 |
5.3.2 文化整合后效果差异 |
5.4 小结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夯实国际化战略规划 |
6.2.2 理解尊重文化冲突 |
6.2.3 保持双方独立性 |
6.2.4 共建技术研发中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8)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与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 |
2.1 不同领域对知识含义的理解 |
2.1.1 哲学中的知识 |
2.1.2 经济学中的知识 |
2.2 本文对知识含义的表述 |
2.2.1 文献中常见的知识含义 |
2.2.2 基于要素资本理论的知识含义表述 |
2.2.3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
2.2.4 知识和技术的关系 |
2.3 知识资本研究综述 |
2.3.1 知识资本的含义综述 |
2.3.2 知识资本计量的研究及述评 |
2.3.3 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述评 |
2.3.4 知识资本的批判研究 |
2.4 综合述评 |
3 知识资本理论探索与现实考察 |
3.1 知识——生产要素——知识资本的演变 |
3.1.1 知识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演变过程 |
3.1.2 知识转变为资本的条件与路径 |
3.2 财务学中的知识资本理论框架 |
3.2.1 知识资本的分类 |
3.2.2 企业知识资本的层次与内容 |
3.2.3 个人知识资本和企业知识资本的关系及转化 |
3.2.4 企业家知识资本对企业知识资本形成的影响 |
3.3 知识资本的特征 |
3.3.1 知识资本的互补性 |
3.3.2 知识资本的积累性 |
3.3.3 知识资本的路径依赖性 |
3.3.4 知识资本的复杂性 |
3.3.5 知识资本的非竞争性 |
3.3.6 知识资本的部分排他性 |
3.3.7 知识资本的稀缺性 |
3.4 企业知识资本的现实考察 |
3.4.1 企业知识资本配置与企业绩效——以沈阳机床为例 |
3.4.2 企业知识资本与并购——以海尔并购红星电器为例 |
4 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与特征分析 |
4.1 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 |
4.1.1 企业是一个价值创造系统 |
4.1.2 知识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函数的一个要素 |
4.1.3 知识资本是一个开放的价值创造系统,是企业的子系统之一 |
4.2 企业知识资本整体创造价值的作用机理 |
4.2.1 知识资本的投资成本与收益 |
4.2.2 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综合模型 |
4.3 知识资本各要素创造价值的机理 |
4.3.1 企业愿景(战略)创造价值的机理 |
4.3.2 企业文化创造价值的机理 |
4.3.3 企业惯例创造价值的机理 |
4.3.4 品牌创造价值的机理 |
4.4 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特征与命题 |
4.4.1 知识资本能配置和凝聚其它要素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本 |
4.4.2 知识资本与其它要素资本存在互补性,与技术资本的互补性最强 |
4.4.3 知识资本与其它要素资本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
4.4.4 知识资本与其它要素资本的配置结构具有动态性 |
4.4.5 对知识资本内部各要素要进行均衡配置 |
5 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过程 |
5.1 利用系统思考和因果映射对知识资本可视化 |
5.1.1 系统思考 |
5.1.2 映射:一个用来衡量和可视化知识资本的工具 |
5.2 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因果图 |
5.3 案例:知识资本创造价值因果图的应用 |
5.3.1 知识资本创造价值因果图的应用过程 |
5.3.2 研究对象——A企业简介 |
5.3.3 数据收集 |
5.3.4 绘制因果映射图 |
5.4 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路径依赖及破解的演化博弈分析 |
5.4.1 模型建立与路径依赖分析 |
5.4.2 知识资本路径依赖的破解分析 |
6 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知识资本投资 |
6.1 知识资本需求的分析 |
6.1.1 知识资本需求的外部来源:环境不确定性 |
6.1.2 知识资本需求的内部来源:任务的复杂性 |
6.1.3 确定知识缺口 |
6.2 知识资本投资的假设条件与决策过程 |
6.2.1 知识资本投资决策的假设条件 |
6.2.2 知识资本投资决策过程 |
6.3 完全理性情况下的知识资本投资 |
6.4 有限理性情况下的知识资本投资 |
6.4.1 企业主导逻辑和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 |
6.4.2 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和认知等对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 |
6.4.3 外部制度性压力及其他因素对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 |
6.5 知识资本投资状态对价值创造产生的影响 |
6.5.1 简单知识资本适合及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6.5.2 知识资本投资不足及其对价值创造产生的影响 |
6.5.3 知识资本投资过度及其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6.5.4 复杂知识适合及其对价值创造产生的影响 |
7 提升知识资本创造价值能力的对策 |
7.1 基于环境动态性的知识资本管理过程 |
7.2 知识资本的外部获取和内部积累 |
7.2.1 知识资本的获取 |
7.2.2 知识资本的内部积累 |
7.3 知识资本剥离 |
7.4 知识资本整合和运用 |
7.4.1 知识资本的整合 |
7.4.2 有效的运用知识资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采访问题 |
附录2:与被采访企业价值创造有关的因素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关于文化及文化分维理论的文献综述 |
一、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二、文化分维理论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关于文化整合的文献综述 |
一、文化整合的概念、意义与层次 |
二、文化整合匹配观和过程观研究 |
三、文化整合模式研究 |
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及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
二、文化整合理论 |
三、社会认同理论 |
四、组织信任理论 |
五、道本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综合情境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殊情境 |
一、西方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经验 |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困局 |
第二节 企业跨国并购“经济——文化”综合分析模型 |
一、国家层面的“经济——文化”综合分析模型 |
二、企业层面的“经济——文化”综合分析模型 |
第三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心理对抗研究 |
一、跨国并购文化整合中的心理对抗 |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心理对抗分析 |
第四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研究 |
第一节 道本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生成机理 |
一、企业文化研究简要回顾 |
二、道本企业文化的内涵研究 |
三、道本企业文化的生成机理研究 |
第二节 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 |
一、道本文化的七个特征 |
二、道家处世原则与跨国并购文化整合 |
三、道本文化整合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五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多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研究及过程 |
二、启动 |
三、案例选择 |
第二节 案例研究分析 |
一、并购案例A研究分析 |
二、并购案例B研究分析 |
三、并购案例C研究分析 |
四、并购案例D研究分析 |
五、并购案例E研究分析 |
第三节 数据综合分析 |
一、数据归类 |
二、数据比较分析 |
第六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及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形成假设、文献比较与结果讨论 |
一、形成假设 |
二、文献比较 |
三、结果讨论 |
第二节 “求偶——联姻——结果”文化整合模式及机制分析 |
一、“求偶——联姻——结果”文化整合模式 |
二、“求偶——联姻——结果”文化整合模式机制分析 |
第七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体系及提升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体系研究 |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相关研究 |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体系构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能力提升建议 |
一、文化理解力、文化关注力及文化协助力的提升建议 |
二、文化沟通力、文化包容力及文化学习力的提升建议 |
三、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新力及文化执行力的提升建议 |
四、文化领导力的提升建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研究的创新点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英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A 中联重科并购CIFA访谈问答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视角和研究的内容﹑研究思路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调查样本情况 |
1.5.1 调查样本的企业情况 |
1.5.2 调查的样本信息情况 |
1.5.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2. 企业并购与企业文化 |
2.1 企业并购的涵义 |
2.2 企业文化概述 |
2.2.1 企业文化的涵义 |
2.2.2 企业文化的特征 |
2.2.3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概述 |
2.2.4 文化整合的作用 |
2.3 企业文化变量理论 |
2.3.1 结构性文化变量内涵和要素组成 |
2.3.2 情感性变量内涵和要素组成 |
2.3.3 政治性变量内涵和要素组成 |
3.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现状分析 |
3.1 并购企业文化变量的统计现状分析 |
3.1.1 企业文化变量的统计结果分析 |
3.1.2 企业文化变量的比较分析 |
3.1.2.1 不同规模的企业文化变量比较 |
3.1.2.2 不同行业的企业文化变量对比 |
3.1.2.3 不同企业性质的文化变量比较 |
3.2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方式现状分析 |
3.3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类型 |
3.4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存在的问题 |
3.4.1 忽视精神层文化整合 |
3.4.2 在模式选择上用并购企业文化代替被并购企业的文化 |
3.4.3 文化整合机制的设计缺乏创新 |
3.4.4 并购与整合相分离、整合行为拖沓 |
3.4.5 文化整合过程中忽视员工的参与 |
4.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步骤与模式选择 |
4.1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提升企业文化素质的关键 |
4.2 并购前的准备工作 |
4.2.1 并购前文化整合的内容:文化审查 |
4.2.2 文化审查“四步法” |
4.3 并购中企业文化整合 |
4.3.1 并购中企业文化整合方式选择 |
4.3.2 并购中企业文化整合的原则 |
4.4 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 |
4.4.1 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内容 |
4.4.2 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模式选择 |
4.4.3 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的具体步骤 |
4.4.4 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的注意事项 |
5. 联想并购IBM PC 文化整合案例分析 |
5.1 联想集团概况 |
5.2 案例背景 |
5.3 联想集团并购IBM 文化整合过程分析 |
5.3.1 联想并购IBM 的文化审查分析 |
5.3.2 联想并购IBM 的文化整合原则 |
5.3.3 联想并购IBM 的模式选择 |
5.3.4 文化整合存在的问题 |
5.4 完善联想文化整合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透视并购与企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美的集团和宏芯基金并购德国制造业企业案例的比较研究[D]. 曹曦.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我国新能源企业并购行为研究 ——以汉能为例[D]. 黄超凯. 苏州大学, 2020(03)
- [3]家电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RMS”模式研究 ——基于广东美的集团并购德国KUKA集团案例[D]. 严庆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4]“一带一路”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分析与文化整合策略[D]. 苏留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后整合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D]. 孔珊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2)
- [6]中国汽车行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案例研究[D]. 石戈一.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8]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与过程研究[D]. 白福萍.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9]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D]. 张党珠. 南开大学, 2014(04)
- [10]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与策略研究[D]. 吴东奎. 西南财经大学, 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