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波长标准加入荧光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论文文献综述)
高强[1](2021)在《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即急性脑梗死,中医称缺血性中风,是脑组织因局部的血流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目前溶栓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适应证严格、时间窗短、出血和再灌注损伤风险高,其临床效果受到限制。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中风独具优势。中医认为痰热腑实证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为常见的证型,而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代表性方剂。星蒌承气汤“脑病治肠”、“上病治下”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提出的“菌-肠-脑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诸多临床试验及系统性综述已证实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确切临床疗效与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其效应机制研究尚且不足。因此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肠道微生态理论,深入探讨缺血性中风的肠道微生态机制及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的效应机理。目的:基于中医“上病治下”理论与现代医学“菌-肠-脑轴”理论,(1)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全面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机制;(2)明确具有“化痰通腑”作用的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关键靶点与通路;(3)探讨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通腑”与“通便”差异的肠道微生态机制;(4)观察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模型菌-肠-脑轴的影响,验证星蒌承气汤通过直接影响肠道菌群而改善脑卒中预后的假说。方法:(1)借助TCMSP、BATMAN-TCM、ETCM及TCMID等数据库收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应用STITCH等对未找到靶点的化合物进行靶点预测。通过6个数据库挖掘缺血性卒中的靶点。通过GO和KEGG富集对交集靶点进行高级功能分析,并用cytoscape3.6.0构建PPI、化合物-靶点及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组、星蒌承气汤(XCD)组、尼莫地平(Nim)组及舒泰清(PG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和TUNNEL染色,综合评价星蒌承气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运用ELISA、W estern blot等技术验证网药关键靶点与通路;(3)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XCD组、Nim组与PG 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分别对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及其受体GPR43、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NE及TH、血清MTL、脑IBA-1及GFAP、血清炎症因子)进行分析;(4)雄性C57BL/6小鼠在术前14天服用多种抗生素剔除肠道菌群后,随机分为:伪无菌假手术(ABX-Sham)组、伪无菌模型(ABX-MCAO)组以及伪无菌中药(ABX-XCD)组,通过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染色以及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观察中药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1)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星蒌承气汤包含51个活性成分及44个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交集靶点。高级功能分析显示星蒌承气汤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与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凋亡过程的调控、炎症反应、内皮屏障的建立以及对脂肪酸的反应有关。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有10条关键KEGG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得到AKT 1,PTGS2,TNF,TP53,CASP3,IL1B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对接能力。(2)星蒌承气汤神经保护作用及对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的影响:①神经功能评分:与MCAO组相比,XCD组及Nim组术后48h及72h Longa评分降低(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②除胶实验:XCD组和Nim组术后48和72h的接触和去除胶带时间缩短(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③TTC染色:XCD组梗死面积下降(P<0.05),Nim组及PGE组未见变化。④TUNNEL:MCAO组梗死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XCD组和Nim组TUNEL阳性染色减少(P<0.05)。⑤网络药理学验证:XCD组及Nim组TNF-α含量具有下降趋势(P>0.05);XCD组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具有升高趋势。AKT蛋白表达组间未见明显变化(P>0.05)。(3)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肠道菌群:与MCAO组相比,XCD组α多样性有升高趋势,Nim组及PGE组无显着变化。β多样性显示MCAO组与Sham组PCoA曲线有显着差异(P<0.05)。MCAO组拟杆与变形杆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显着减少;XCD组拟杆菌比例显着降低,疣微菌门显着增加,Nim组变形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进一步降低,PGE组菌群组成与MCAO相似,变形杆菌略降低。此外,XCD组Akkermansia比率增加,Nim组Klebsiella增加最为显着,而 PGE 组 Parabacteroides 和Escherichia/Shigella增加较为显着。②SCFAs 及GPR43:MCAO组的SCFAs含量显着降低(P<0.05),XCD组丁酸含量增加(P<0.05)。XCD组及Nim组G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③自主神经途径:XCD组NE有下降趋势,PGE组NE有上升趋势(P>0.05)。MCAO组及PGE组TH蛋白表达上升(P<0.05),XCD组及Nim组TH表达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④神经内分泌途径:MCAO组MTL显着升高(P<0.05),PGE组有升高趋势(P>0.05),XCD组及Nim组MTL显着下降(P<0.05)。⑤免疫途径: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显着活化,小胶质细胞迅速从“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从梗死周边区域向病变部位募集,而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MCAO组降低。MCAO 组 TNF-α、IL-17A、IL-22 升高(P<0.05),而 XCD 和 Nim 组的 IL-10显着升高(P<0.05),TNF-α、IL-17A 和 IL-22 降低。(4)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神经保护作用:与ABX-MCAO组相比,ABX-XCD组在Longa评分、除胶实验及TTC染色等方面未见显着变化(P>0.05)。②肠道菌群:ABX-MCAO和ABX-XCD组的α多样性低于ABX-Sham,PCoA分析显示ABX-XCD组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和组成与AB X-MCAO组相似。相对丰度结果显示,在ABX组中,小鼠的微生物区系均以变形杆菌为特征,这与正常小鼠有显着差异。LEfSe分析显示MCAO组富集了更多的病原体或机会性病原体,包括Bacteroidetes,EscherichiaShigella与Helicobacter,而 XCD富集了Verrucomicrobia和Akkermansia等有益菌群。条件致病菌如Streptococcus,Lact ococcus,Morganella,Klebsiella,Proteobacteria,Enterobacteriaceae 等在 ABX-XCD组富集显着增多。PGE组富集菌群主要有oSelenomonadales、cNegativicutes、gRomboutsia及fPeptostreptococcaceae。③SCFAs 及 GPR43:ABX-XCD 的丙酸显着下降(P<0.05)。ABX-MCAO 组 GPR43 表达显着上调(P<0.05),ABX-XCD 组 G 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④自主神经途径:ABX-XCD组NE含量未见显着变化(P>0.05),TH蛋白表达未见显着变化(P>0.05)。⑤神经内分泌途径:ABX-MCAO组MTL升高趋势(P>0.05),ABX-XCD组MTL未见显着变化(P>0.05)。⑥免疫途径:ABX-XCD组IL-22显着升高(P<0.05),IL-17A有降低趋势(P>0.05),余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ABX-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显着升高,小胶质细胞显着活化,ABX-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ABX-MCAO组有降低趋势。结论: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其效应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其对伪无菌小鼠中风模型则未发现确切的脑保护效应,说明其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是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实现的。其具体机制包括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含量,增强肠道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3表达,增加血液IL10、减少TNF-α等炎性因子及MTL水平,最终减少梗死区域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中风脑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成果对中风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中风后便秘患者,仅仅“通便”治疗是不够的,需要结合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中医药“化痰通腑”治疗,才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孙甲[2](2021)在《明胶包覆及氧化石墨烯协同银纳米粒子增强铽离子荧光检测多巴胺》文中认为多巴胺(DA)是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之一,在多种认知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亨廷顿氏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等均与DA水平异常密切相关,监测个体中DA含量的波动对于及早发现与神经退行性应激相关的疾病非常重要。一方面,血液和尿液等生物环境中DA的含量非常低;另一方面,生物流体中的许多共存物质,例如抗坏血酸,尿酸和肾上腺素等,可能对DA的检测造成干扰。因此,发展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DA的方法意义重大。金属增强荧光(MEF)源于荧光团与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SPR)的近场相互作用。银纳米粒子(AgNPs)具有较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是实现MEF的理想衬底材料。荧光团与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距离是影响MEF作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纳米粒子进行包覆修饰或者引入间隔试剂来控制其距离均能够实现较大的荧光增强效应。稀土发光离子如Tb(Ⅲ)、Eu(Ⅲ)等具有显着的特点,它们的发射光谱谱窄、具有微秒级的荧光寿命以及较大的Stokes斯托克斯位移。DA具有邻苯二酚结构,可以与稀土发光离子如Tb(Ⅲ)发生配位作用,构建稀土荧光探针。明胶携带多种化学基团、对金属表面具有高亲和力,适合作为AgNPs的包覆剂来改善其性能。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具有刚性平面,水溶性好,化学官能团丰富,其表面的羟基和羧基可与Tb(Ⅲ)进行配位。本论文旨在研究明胶(gel)包覆银纳米粒子(AgNPs@gel)及GO协同AgNPs对Tb(Ⅲ)-DA配合物的荧光增强作用,以提高DA的检测灵敏度。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 D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金属增强荧光作用的原理及银纳米粒子表面增强荧光的应用、稀土荧光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GO用于多巴胺检测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第二章基于AgNPs@gel对Tb(Ⅲ)发光的MEF效应构建了 一种复合荧光探针,实现DA的高灵敏和选择性检测。我们调控了银纳米粒子(AgNPs)与明胶的质量比,并依据其荧光增强作用进行了筛选,研究发现当AgNPs与gel质量比为0.08时,AgNPs@gel对Tb(Ⅲ)-DA配合物具有最大荧光增强效应。AgNPs@gel作为MEF的基底材料,明胶作为Tb(Ⅲ)-DA配合物与AgNPs之间的桥连物质,可使得荧光团与基底之间的距离适当,促进MEF效应,显着增强了Tb(Ⅲ)发光强度。另外,明胶的包覆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AgNPs的聚集作用,而且明胶含有丰富的化学官能团如羟基和羧基等,又可以与Tb(Ⅲ)产生配位相互作用,取代其周围的部分水分子,降低非辐射衰减率,减少非辐射跃迁,进一步促进荧光增强作用,提高了DA检测灵敏度。研究表明,该复合探针对DA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多种氨基酸和无机盐对DA的测定基本不产生干扰,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量子化学计算和荧光寿命等方法研究了体系荧光增强机理,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共振光散射光谱和TEM等手段探究了 AgNPs@gel、Tb(Ⅲ)和D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第三章在AgNPs增强Tb(Ⅲ)荧光作用基础上引入GO,通过GO与AgNPs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Tb(Ⅲ)发光,从而实现对多巴胺的高灵敏检测。AgNPs作为MEF基底材料,GO对Tb(Ⅲ)-DA-AgNPs起到固定化作用,GO表面的羟基和羧基参与了与Tb(Ⅲ)的配位,取代部分溶剂水分子,降低非辐射衰减率,促进能量转移。另外,AgNPs吸附于GO表面,其LSPR吸收峰峰带展宽,可以增加与Tb(Ⅲ)的光谱重叠面积,提高了体系的发光效率。另外,GO能提供了刚性平面,限制了分子的自由运动,MEF效应得到更大程度的增加,导致体系荧光的进一步增强。该方法能够检测亚纳摩级浓度水平的多巴胺,其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好。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TEM、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 Tb(Ⅲ)、DA、AgNPs和GO的相互作用机制。本体系开发了利用GO增强荧光的新方法,为构建荧光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隽[3](2021)在《蓝斑-脊髓背角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蓝斑核(locus coeruleus)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投射下行纤维到达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抑制疼痛上传。该通路对生理痛觉抑制作用不明显,在病理情况下,其释放到脊髓背角的NE有所增加,能明显抑制病理性疼痛的传递。然而,该下行通路在脊髓背角通过NE抑制病理性疼痛的具体机制不清。本研究旨在探索蓝斑-脊髓背角NE能通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及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1.蓝斑及脊髓化学遗传学模型建立:随机选取24只c57小鼠(25-30g),分为DREA DD激活组(M3组)(n=12)和DREADD对照组(n=12)。小鼠麻醉后在蓝斑及脊髓微注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化学遗传学组(蓝斑微注射r AAV-Efla-DIO-h M3D(Gq)-m Cherry-WPREs,脊髓背角微注射r AAV-TH-NLS-CRE-WP RE-h GH-p A AAV2/retro),对照组(蓝斑微注射r AAV-Efla-DIO-h M3D(Gq)-m Cherry-WPREs,脊髓背角微注射r AAV-TH-NLS-CRE-WPRE-h GH-p A AAV2/retro),病毒转染三周后免疫荧光验证蓝斑病毒位置。2.周围神经损伤NP模型建立及痛阈测定:建立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模拟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的NP,Sham组除不结扎坐骨神经外其余操作同CCI模型。术后一周,检测Sham组(n=12)和CCI组(n=12)、CCI+M3组(n=12)和CCI+vector组(n=12)小鼠患肢足底机械痛、热痛阈值确认CCI建模成功。3.蓝斑NE能神经元在体电生理记录:取CCI+M3组(n=6)小鼠,定位左侧蓝斑,将金属电极置入蓝斑的位置,寻找胞外电流发放。探寻到持续、稳定神经元放电后记录5min,腹腔给予CNO(1mg/kg),Spike2软件辅助下继续记录60min。4.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脊髓L4-L6 NE含量:取Sham组(n=6)、CCI组(n=6)、CCI+M3+Saline组(n=6)、CCI+M3+CNO组(n=6)、CCI+vector+Saline组(n=6)、CCI+vector+CNO组(n=6)脊髓标本,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上述各组的脊髓背角NE含量。5.蓝斑NE能神经元活性对CCI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在小鼠左侧蓝斑微注射AAV,三周后腹腔给予CNO(1mg/kg),测定CCI+M3+Saline组(n=6)、CCI+M3+CNO组(n=6)、CCI+vector+Saline组(n=6)、CCI+vector+CNO组(n=6)小鼠机械痛和热痛痛阈。6.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在体电生理记录:记录CCI+M3组(n=6)腹腔给予CNO(1mg/kg)以及脊髓给予α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0.1μg/kg)后L3-L5节段脊髓WDR神经元自发以及触诱发放电活动。7.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标记物测定:观察蓝斑NE能神经元激活对CCI小鼠脊髓背角两类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取Sham组(n=6)、CCI组(n=6)、CCI+M3+Saline组(n=6)、CCI+M3+CNO组(n=6)、CCI+vector+Saline组(n=6)、CCI+vector+CNO组(n=6)脊髓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法观察CCI小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标志物GFAP和Iba-1的表达情况。8.脊髓背角炎症因子含量测定:取Sham组(n=6)、CCI组(n=6)、CCI+M3+Saline组(n=6)、CCI+M3+CNO组(n=6)、CCI+vector+Saline组(n=6)、CCI+vector+CNO组(n=6)脊髓标本,用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1.化学遗传学模型建立21天后,M3病毒成功转染蓝斑NE神经元。2.与假手术组同一时间点相比,CCI组、CCI+M3组、CCI+vector组小鼠在建模后第5天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与同组的基线值相比,CCI组、CCI+M3组、CCI+vector组小鼠在建模后第5天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明显下降,并在第7天时达最低值(P<0.05)。3.CCI+M3组小鼠与给CNO前的基线值相比,蓝斑NE能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P<0.05)。4.与CCI+M3+saline组相比,CCI+M3+CNO组小鼠脊髓背角NE增加(P<0.05),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与CNO溶剂对照组相比,CNO激活组小鼠机械痛痛阈增加(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CNO激活组小鼠热痛痛阈增加(P<0.05);空病毒组机械痛和热痛无明显变化(P>0.05)。6.在给予小鼠足底轻刷刺激、1g von Frey压力、轻夹刺激时,与基线值相比,M3激活组(CNO组)电发放频率降低(P<0.05);与CNO组相比,育亨宾阻断剂组(CNO+Yohimbine组)电发放频率增加(P<0.05);与CNO+Yohimbine组相比,育亨宾洗脱组(Wash-out组)WDR神经元电发放频率降低(P<0.05);小鼠自发电发放无明显变化。7.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小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和Iba-1)表达增加(P<0.05);与CCI+M3+saline组相比,CCI+M3+CNO组小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激活减少(P<0.05)。8.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脊髓背角TNF-α、IL-1β、IL-6、INOS、CD11b、CD68的m RNA表达增加(P<0.05);与CCI+M3+saline组相比,CCI+M3+CNO组上述m RNA表达减少(P<0.05);与Sham组相比,CCI组脊髓背角Arg1、IL-4、IL-10、CD206的m RNA表达减少(P<0.05);与CCI+M3+saline组相比,CCI+M3+CNO组上述m RNA表达增加(P<0.05);与Sham组相比,CCI组脊髓背角TNF-α、IL-1β蛋白含量表达增加(P<0.05);与CCI+M3+saline组相比,CCI+M3+CNO组TNF-α、IL-1β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选择性地激活蓝斑-脊髓背角NE能通路可缓解CCI小鼠疼痛。可能机制为:(1)激活该通路后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2)激活蓝斑-脊髓背角NE能通路抑制脊髓背角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等的表达,促进IL-4、IL-10等抗炎因子的表达;(3)NE抑制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电发放从而抑制疼痛的上传。
魏子风[4](2021)在《NGF调控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变应性鼻炎是属于上呼吸道的一种炎症性疾病,本质上表现为气道炎症。大量研究显示变应性鼻炎多发生在支气管哮喘之前,表示变应性鼻炎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尽管上述临床现象已为人熟知,但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如何演变为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联系机制如何,目前尚不十分明确。NGF是一种能诱导神经细胞定向生长并促进神经细胞分化的多肽分子,在神经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NGF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鼻腔灌洗液中NGF显着升高,而经鼻腔滴入抗NGF抗体能有效缓解大鼠鼻腔局部症状,减轻鼻黏膜病理性改变,同样,患者鼻粘膜组织与血清中NGF的表达亦有类似改变。以上说明NGF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拟在近年来我们对支气管哮喘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相关研究取得的工作基础上,以NGF调控哮喘嗜铬细胞冗余性为切入点,从嗜铬细胞发育、分化规律及其表型和功能转变入手,提出变应性鼻炎在NGF调控作用下的发生与发展的可能发生机制: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NGF持续作用于不同分化阶段的嗜铬细胞可能逐渐降低其冗余性阈值,为最终突破糖皮质激素的抗冗余性效应,转化为交感神经元(倾向)做好铺垫,最终由内分泌表型向神经元表型转化,进而引起血中肾上腺素分泌减少,难以达到舒张气道的浓度而促使变应性鼻炎发展为哮喘。该假说不仅补充和丰富了“一个气道,一种疾病”的神经-内分泌发病机制学说,还可能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全新的思路。目的:探讨NGF诱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在变应性鼻炎(AR)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以OVA制剂鼻内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动物模型,进行模型鉴定。2.分别予NGF、NGF高亲和力受体阻滞剂K252a干预变应性鼻炎小鼠动物模型。3.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NGF、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浓度等肾上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4.电镜和光镜观察各组小鼠嗜铬细胞组织结构变化以及超微结构变化。5.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嗜铬细胞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NMT)特异性酶表达变化。6.免疫印迹法分别在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检测嗜铬细胞神经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囊泡素(SYN)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HE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鼻粘膜组织无炎症细胞浸润,而AR小鼠鼻粘膜可见明显的嗜酸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样改变,NGF组小鼠肾上腺髓质细胞也可见明显空泡变性样改变,细胞水肿,而K252a组小鼠肾上腺髓质细胞空泡样变明显减轻,细胞水肿也不明显。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肺组织中NGF表达明显增强,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中NGF表达增强。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表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NGF组小鼠血清中肾上腺素浓度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K252a组血清中肾上腺素浓度升高(P<0.05)。各组小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经处理后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皮质与髓质细胞排列规则,髓质细胞胞体较大,线粒体结构清晰,嗜铬颗粒分布均匀,核圆,核膜光滑清晰。AR模型组可见髓质嗜铬细胞核膜皱缩,分泌颗粒分布疏松,同时细胞内容物崩解,呈现凋亡改变。NGF干预组髓质嗜铬细胞胞浆肿胀,线粒体水肿,同时有突起伸出。K252a干预组髓质嗜铬细胞间隙增宽,但线粒体肿胀程度减轻,病变程度减轻。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NMT在模型组和NGF组中表达明显下调,而K252a处理后能够促进模型组中PNMT的表达。6.Western blot检测SYN在AR动物模型中的m 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R动物模型中SYN的m RNA和蛋白水平在模型组中显着高表达;与模型组相比,NGF干预后模型中SYN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显着上调;但与模型组和模型组+NGF组相比,K252a干预后能显着抑制模型组中SYN的表达水平。表明SYN参与了AR的疾病进展,并且NGF能够上调AR模型中SYN的表达,而K252a能够抑制NGF的作用,显着抑制SYN的表达。结论:NGF诱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和发展,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肾上腺髓质细胞表型和功能转化有关。
梁焕如[5](2021)在《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快速检测、原位检测、灵敏性高、灵活性好等特点,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成为了一种有吸引力的分析手段。其中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在微型化和精细化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这使得它在生物分析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不仅可以对分析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可以进行动态在线监测,为指导植物生长、生理机制探究、医药应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论文通过碳纳米管、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硼、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金属纳米粒子等来改性碳纤维微电极阵列,并构建了三种新型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一些生物样品的测定。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金纳米粒子/单壁碳纳米管-六方氮化硼复合物修饰的碳纤维微电极阵列(Au NPs/SWCNT-h BNs/CFMEA)同时测定褪黑素和肾上腺素。官能化的单壁碳纳米管与六方氮化硼形成复合物(SWCNT-h BNs),修饰到制备好的基底碳纤维微电极阵列上,再通过电沉积的方式把金纳米粒子(Au NPs)沉积到电极的表面形成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Au NPs/SWCNT-h BNs/CFMEA。对电极进行表征和制备条件优化后,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肾上腺素和褪黑素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肾上腺素和褪黑素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离和响应。实验发现Au NPs和SWCNT-h BNs对肾上腺素和褪黑素的电化学氧化过程有高催化活性。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和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褪黑素,单独测定的肾上腺素的线性范围是0.8-30μM,检测限为6.77 n M,褪黑素的线性范围为1.5-100μM,检测限为89.4 n M。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褪黑素的线性范围为0.75-40μM和0.75-40μM,检测限分别为33.9 n M和62.2 n M。将该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褪黑素,回收率良好。(2)纳米铁酸钴/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修饰碳纤维微电极阵列(Co Fe2O4/MXene/CFMEA)灵敏测定黄嘌呤。采用恒电位安培法将经过刻蚀、剥离的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修饰到制备好的基底碳纤维阵列电极上,再将纳米铁酸钴(Co Fe2O4)沉积到电极上构建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Co Fe2O4/MXene/CFMEA。对该电化学传感器进行表征和条件优化,然后研究黄嘌呤在其上的电化学行为。通过实验得知,MXene和Co Fe2O4可以很好的增大黄嘌呤的氧化峰电流,提高电极电化学活性,催化反应进行。通过方波伏安法研究了黄嘌呤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该传感器对黄嘌呤有宽的线性范围响应,达0.05 n M-10μM,很低的检测限为8.71 p M(S/N=3)。该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成功运用于灵敏检测虾样品中的黄嘌呤。(3)蒙脱土/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硼复合物修饰碳纤维微电极阵列(MMT/RGO-BNs/CFMEA)同时测定色氨酸和水杨酸。氧化石墨烯和氮化硼的复合物通过电化学还原到制备好的基底碳纤维阵列电极上,然后用循环伏安法用蒙脱土对电极进行改性,得到一种新型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MMT/RGO-BNs/CFMEA。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色氨酸和水杨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两者可以实现峰分离且具有好的电化学响应。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色氨酸和水杨酸进行电化学测定,单独测定的色氨酸的氧化峰电流和浓度的线性范围在0.01-10μM,检测限为0.88 n M,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0.45-30μM,检测限为90.84 n M。进行同时测定得到的色氨酸和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6 n M-3.9μM和0.4-10.5μM,检测限分别为0.93 n M和101.51 n M。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成功用于盐胁迫对植物中色氨酸和水杨酸的含量影响的研究。
高佳明[6](2020)在《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药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以心动过速或过缓为表现的心率失常疾病常见多发,诱因复杂,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心动过缓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心肌生物电传导系统的离子通道基因变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药物及其他疾病诱发。自主神经系统(ANS)在心动过缓等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心律失常病理进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调控ANS系统是安全且有效的对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手段。ANS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迷走神经)神经两部分组成,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相应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胆碱能受体。心肌细胞上的β肾上腺素能效应是交感神经调节的主要表现,通过偶联G蛋白的激活,进而影响下游通路酶活性、磷酸化过程、钙离子内流等,因此当交感神经发生抑制,极易引起心动过缓[1]。当前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常规用药包括加快心率的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西药,也有心宝丸等中成药[2]。西药作用快速可以作为抢救用药,而中药在长期服用并有效提高心率方面可能具有优势。另外,针对一些不适合放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使用临床有效的中药进行干预可以减少其治疗负担,规避植入引起的免疫反应,不失为更好的选择[3]。借助现代数据平台对中药复方进行宏观分析和规律总结,既尊重临床使用经验的积累又能挖掘组方用药规律,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确定研究工作方向,同时基于大量数据进行网络分析挖掘也是现代中药研究的优势。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治疗心律失常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张仲景时期,心动过缓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眩晕”“晕厥”等范畴,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参仙升脉口服液(SXSM)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心肾阳虚证型心动过缓的中成药,由淫羊藿、红参、丹参、补骨脂、麻黄、细辛、水蛭、枸杞子八味中药组成,本研究旨在利用临床大数据和网络分析结合多层次药理学实验手段对参仙升脉口服液通过影响自主神经治疗心动过缓的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治疗心肾阳虚证型心律失常中成药用药规律,收集多中心研究文献评估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药效。采用人源多能干细胞诱导心肌细胞(i PSC-MCs)体外培养,检测SXSM对细胞搏动频率和场电位阻抗的影响;采用离体灌流乙酰胆碱诱导的心动过缓模型和普萘洛尔诱导的在体心动过缓模型,检测参仙升脉口服液去钾全药粉末对大鼠心率(HR)和心率变异度(HRV)的影响。测定大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心肌组织交感神经标志性蛋白酪氨酸激酶(TH)蛋白表达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酶NET基因表达变化。根据前期SXSM化学鉴定结果,从Pubchem收集所有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靶标蛋白作用关系预测和作用通路、生物功能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应用Operetta高内涵成像系统评价通路上游蛋白表达和基因水平变化。结果:心肾阳虚型心动过缓用药规律分析发现配伍使用频率最高的十味药物依次为:淫羊藿、熟地黄、黄芪、枸杞子、当归、菟丝子、肉苁蓉、甘草、鹿茸、人参。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临床研究Meta分析显示,常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34%,而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14%,总有效率CI=7.73,I2=0.52,Z=9.47(P<0.00001),故具有更好的疗效。人源多能干细胞诱导心肌细胞体外搏动实验结果显示SXSM给药后可使细胞搏动从30次/min增加至54次/min;离体心脏灌流实验结果发现,正常组和模型组心率分别为173±52bpm和67±35bpm,而SXSM治疗组可以明显增加心率至168±61bpm,LFHF比率明显升高,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为62±15和196±37。参仙升脉口服液预处理大鼠可以引起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水平的增加,该作用可被β受体拮抗剂阻断,SXSM组心肌组织中TH表达水平增加,NET基因表达水平无变化。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可能以通过β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以及离子通道的调控为主,其主要有效活性部位可能是麻黄和淫羊藿两味中药的生物碱成分,如麻黄碱、木兰花碱。高内涵检测法免疫荧光染色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DRB1)蛋白结果证明参仙升脉口服液(1mg/ml)可使其表达升高,随后的PCR结果验证该基因表达也表现出相同趋势。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参仙升脉口服液能够影响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而激活β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提示参仙升脉口服液的神经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心动过缓的主要机制之一。本研究参考临床研究及用药规律对实验研究对象进行筛选分析,凸显中医药理论指导对复方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必要性;从心肌细胞体外搏动、离体心脏灌流和在体药物诱导模型多层次揭示参仙升脉口服液的药效作用;以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并验证多靶点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为“源于临床,用于临床”的中药大品种开发提供了一个高效实用的范例。
殷博[7](2020)在《一些重要生物分子的定量及疾病诊断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硫醇等生物分子在调节各种正常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在体内的生理水平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开发简便、灵敏、低成本的方法来实现这些重要生物分子的快速准确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学位论文在复杂体系中一些重要生物分子的测定及疾病诊断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借助化学计量学中矩方法的多分辨性和全局特征描述能力解决了复杂体系中多目标组分之间信号重叠及噪声干扰等问题。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纳米材料在一些重要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化学计量学在复杂体系中定量分析及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第二章谷胱甘肽自由基与药物白藜芦醇相互作用研究许多体外实验表明,在各种天然产品中发现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与神经保护、心脏保护以及癌症的预防等有关。然而,临床试验得出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使得RES的作用备受争议。在本文中,我们首先研究了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能以谷胱甘肽自由基(GS·)的形式和内源性有毒代谢物丙烯醛(Acrolein,ACR)结合。同时,我们证明了药物RES也可与细胞中的GS·结合。利用自由基捕获剂来捕获ACR、RES与GSH反应过程中的GS·,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质谱法以及理论计算等对两种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密度泛函理论结果表明,与GS·与ACR之间的反应相比,GS·与药物RES的反应比更容易发生。此外,在癌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RES后得到了RES与GSH的加合物GS-RES;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超过77.6%的RES在癌细胞中被GSH消耗。由于在许多癌细胞中都观察到GSH的浓度偏高,因此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出细胞中内源性的GS·可能是导致化疗期间抗肿瘤药物药效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中应予以特别关注。第三章基于多响应荧光探针同时定量分析癌细胞中的三种硫醇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半胱氨酸(Cysteine,Cys)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三种硫醇。由于它们在体内是共存的,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对它们的同时定量测定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目前已经研发了大量的荧光探针(包括多响应荧光探针),但由于光谱信号的重叠以及细胞内环境的复杂性,同时准确定量分析细胞内多种硫醇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研究采用多响应荧光探针同时定量分析细胞内的GSH、Cys和Hcy。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进一步研究了荧光探针与三种硫醇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三种硫醇中Hcy与探针作用所需要的激发能量最低。为了实现对三种硫醇的同时定量分析,我们采用了Tchebichef图像矩(Tchebichef image moment,TiM)方法。作为目标组分的特征变量,TiM方法可以方便地提取多种目标组分的特征信息。从三维(three-dimensional,3D)荧光光谱灰度图像出发,我们计算得到了代表各个组分信息的Tchebichef图像矩值,然后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定量线性模型。该分析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低于5.6%和8.7%,Cys、GSH和Hcy的检测限分别为0.11μM,0.35μM和0.18μM。回收率在97.0%到105.9%之间。此外,该方法还应用于MCF-10A细胞和MDA-MB-231癌细胞中Cys、GSH和Hcy的同时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癌细胞中三种硫醇的浓度均高于正常细胞中硫醇的浓度。本研究不仅为复杂细胞环境中多目标生物分子的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多响应荧光探针的应用范围。第四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同时定量分析研究神经递质是内源性的化学信使,在神经元和其他细胞之间传递和转换特定的信号。它们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用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分析研究。在此,我们发展了一种电化学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同时定量分析人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opamine,DA)、血清素(又名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肾上腺素(Epinephrine,EP)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修饰的玻碳电极RGO/GCE,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电化学技术对该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差示脉冲伏安(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测试结果表明四种神经递质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伏安信号重叠现象。为了实现这四种神经递质的同时测定,我们利用课题组提出的Tchebichef曲线矩(Tchebichef curve moment,TcM)方法从伏安图中得到每个目标组分的特征信息,并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定量模型进行多目标组分的同时定量分析。该分析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低于3.5%和8.1%,四种神经递质DA、EP、NE和5-HT的检测限分别达到0.074μM,0.104μM,0.084μM和0.097μM。回收率在83.5%到111.6%之间。以上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方法简便、可靠,可实现人血清中多种神经递质的同时测定。第五章一锅法合成CuNCs/RG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人血清中肝素的灵敏检测利用简便的一锅法来合成铜纳米簇(CuNCs)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CuNCs/RGO)纳米复合材料,其中CuNCs通过与GSH功能化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之间的配体交换作用附着在石墨烯表面。我们对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紫外、红外、质谱以及透射电镜等表征,同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uNCs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Cu3R2簇结构(R=C10H16O6N3S)能量最低,推测是CuNCs的主要组成结构。由于CuNCs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之间存在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致使CuNCs/RGO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很弱。发现该纳米复合材料在肝素(Heparin,Hep)的作用下,波长为595 nm处的荧光会明显增强。基于此我们构建了CuNCs/RGO纳米复合材料荧光传感平台来灵敏检测人血清中的Hep,并对复合材料荧光猝灭的机理以及Hep的传感机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在含有2%人血清样品的缓冲溶液中Hep的检测限可以达到26 nM;线性范围在0.1-10μM之间,加标回收率结果满意,在96.6%104.7%之间。以上结果说明我们制备的CuNCs/RGO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Hep的灵敏检测。第六章基于血浆三维荧光光谱对结肠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分析研究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CRC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以及对该病缺乏有效的筛查方法,导致CRC筛查率在一般人群中仍然较低。因此,急需发展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来进行CRC的早期诊断。恶性组织上相关的生物分子如嘌呤核苷酸和卟啉等会在紫外可见区域产生一个宽的荧光发射光谱范围。本章提出了一种基于Tchebichef图像矩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TiM-PLS-DA)方法,可以从三类血浆样本(CRC患者样本、腺瘤患者样本和健康受试者样本)的三维荧光光谱中进行快速诊断。建立的分类模型对CRC癌症样本预测的准确率达到了84%。我们采用Venetian blinds交互检验方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交叉验证集和测试集的分类误差率均低于0.16,CRC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5和0.88。另外,我们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对模型诊断能力进行的进一步的检验,CRC样本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达到0.94。和已有方法相比,血浆荧光光谱结合TiM-PLS-DA方法对CRC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的优势,将为临床癌症诊断分析提供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法。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纪岱宗[8](2020)在《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流型电化学生化传感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场快检(Point-of-care Testing,POCT)是指在现场进行采样并使用便携式的分析检测仪器及配套试剂和试纸,在病人附近进行快速分析、准确诊断并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但是,目前而言,大部分的现场快检设备不仅成本相对较高,而且需要专业人员的操作和专业知识的解读。此外,灵敏度也是限制现场快检设备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基于智能手机的检测系统和纳米材料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的快速发展,为便携式低成本且易操作的检测系统配合具有高灵敏度的传感器件的设计和实现并应用于现场快检领域提供了可能性。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多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系统,包括基于智能手机的循环伏安法检测系统,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系统、差分脉冲安培法检测系统和方波伏安法检测系统。这些检测系统使用智能手机完成了参数设置、命令控制、数据分析处理和结果显示等功能,简化了检测器的电路设计方案,降低了整体系统成本和所需专业知识要求,提升了数据分析处理效率,增强了操作的便捷性。检测器用于产生电化学激励信号,检测传感器上的生成的电流,将电流转换成数字代码,并将其发送到智能手机进行处理。而后,对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系统检测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此外,本文不仅尝试将纳米材料修饰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构建传感器,还使用自制的石墨烯油墨通过丝网印刷技术直接构建了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这些纳米材料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特性,可以用于提升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最后,这些纳米材料修饰的电极分别与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系统结合用于葡萄糖、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左旋多巴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定量分析与检测,进一步提升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系统在现场快检领域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如下:1.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循环伏安法检测系统,并使用基于智能手机的循环伏安法检测系统将还原氧化石墨烯/3-氨基苯硼酸修饰在丝网印刷电极用于对葡萄糖的定量检测。循环伏安法是一种重要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对电极进行修饰和表征,还可以用于物质的检测。在本文的研究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循环伏安法系统,并使用该系统构建了方便的电极修饰方法用于便携式葡萄糖检测。该系统包括以下主要部分:智能手机、手持式检测器和对葡萄糖敏感的纳米材料修饰电极。检测器可以产生三角波的激励电压用于循环伏安法,并智能手机通讯接收命令和发送数据。通过基于智能手机的循环伏安法系统将氧化石墨烯和3-氨基苯基硼酸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作为葡萄糖检测的一次性传感器。该系统结合这种一次性传感器对葡萄糖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和特异性响应。检测限约为26μmol/L。检测浓度相对于真实浓度的相对误差约为3.15%。因此,基于智能手机的循环伏安法检测系统展现了在现场进行电极修饰和表征、定量检测等的巨大潜力。2.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系统,结合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实现了对尿酸、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检测。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是人体代谢过程以及血液、尿液等生物体液中重要且共存的生物分子。本研究中,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伏安系统用于同时检测多种电活性生化小分子。该系统由传感器、硬币大小的检测器和智能手机组成。检测器可以产生差分脉冲伏安法所需的电压激励信号,并可以测量传感器上产生的电流。智能手机上安装有专门设计的应用程序,通过与检测器通讯控制整个系统,计算数据和显示结果。还原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颗粒修饰的电极作为传感器,同时测定人工尿液中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该系统对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和特异性响应。它们的检测下限分别是1.04μmol/L、0.29 μmol/L和5.4μmol/L。因此,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伏安法系统结合还原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颗粒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在现场快检领域展现出进行痕量同时检测的巨大潜力。3.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安培法检测系统,构建了单壁碳纳米管/金纳米颗粒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并验证了其电化学性能。使用该检测系统和修饰后的丝网印刷电极实现了对左旋多巴的快速检测。左旋多巴是一种可以用于治疗和缓解帕金森症状的药物,但过量的摄入会造成大量副作用,因而需要控制其在体内的浓度。本文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安培法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测量传感器上左旋多巴浓度变化。我们用金纳米颗粒、单壁碳纳米管和壳聚糖对丝网印刷电极进行修饰,并作为传感器检测左旋多巴的实时浓度变化。采用手持式装置进行差分脉冲电流测量,并传递电信号数据。系统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用装有专门设计的安卓应用程序发出指令、进行数据实时计算以及实时结果显示。该系统结合单壁碳纳米管和金纳米颗粒修饰的传感器对左旋多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区分出浓度低至0.5 μmol/L的左旋多巴,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该系统在现场检测领域显示出极大的潜力,可以帮助医生控制左旋多巴的临床用量。4.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方波伏安法检测系统,构建并制作了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并验证了其电化学性能和长时间稳定性。使用该检测系统和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实现了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原位检测。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控注意力、情绪、学习、记忆和压力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方波伏安法检测系统,采用柔性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检测去甲肾上腺素。该系统由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作为传感器,硬币大小的检测器来执行方波伏安法检测,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专门设计的应用程序来控制系统。作为一个实际应用,该系统与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用于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将石墨烯直接印刷在电极表面来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通过将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与基于智能手机的方波伏安法系统结合提高了设备的便携性,降低了去甲肾上腺素的检测下限。该系统对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检测下限低至0.265 μmol/L。因此,该系统展示了可用于高灵敏度的神经递质的原位检测的能力。
朱一白[9](2020)在《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在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交感兴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平战时致死致残率最高的创伤之一;严重颅脑损伤如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机体交感兴奋异常增高,常表现为阵发性交感功能亢进(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PSH),如心率快,体温、血压高,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肌张力增高,多伴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后者常导致患者颅内病情加重,颅外并发症增多,增加救治难度,延长住院时间,恶化预后甚至致使患者死亡。目前TBI后交感兴奋的病理机制仍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自主神经功能和神经内分泌的重要调节中枢,在多种病理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分泌炎性因子改变PVN区分子环境是调控交感兴奋的关键。近年来,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CNS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规律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TBI后实验动物3天后PVN区ROS水平明显升高与临床上TBI后交感兴奋的延迟发作相符,而ROS水平升高是诱导NETs形成的经典途径。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TBI后中性粒细胞趋化至PVN并激活,致细胞内ROS水平持续升高,从而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NETs或NETs成分如LL37变化,NETs通过LL37/P2X7/MST1通路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和IL-1β释放,进而调控神经递质水平及功能、增强前交感神经元的活性,导致交感兴奋。本研究拟在前期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假设1、验证DAI后大鼠交感神经活性变化规律,同时观察PVN区NETs形成及水平,验证其相关性并确定最佳观察时间点;2、验证大鼠DAI后交感兴奋观察点循环血及PVN区NETs形成情况;3、再通过细胞实验验证NETs通过Hippo/MST1通路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继而调控交感神经兴奋。第一部分:PVN区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形成水平与大鼠DAI后交感神经兴奋的相关关系目的:1、验证大鼠DAI后交感神经兴奋规律,为后续研究确定最佳观察点;2、测定大鼠DAI后PVN区NETs形成情况。方法:1、选取SD大鼠雄性70只,随机分成DAI打击组(n=40),对照组(n=30)。经过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打击后,DAI组与对照组分别按9h、24h、48h、72h、96h分成5个亚组。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间羟肾上腺素(MN)和间羟去甲肾上腺素(NMN)水平明确其动态变化规律,应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PVN区NETs形成标记物Cit H3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在DAI后9h血浆MN水平略有升高,24h明显升高(P<0.05),72h达到峰值,96h随后缓慢平稳,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DAI后9h血浆NMN水平开始升高(P<0.05),24h略有下降,随后48h再次升高,72h达到峰值,96h随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2、大鼠DAI后24h左右PVN区开始出现NETs标记物Cit H3,但程度较小,在72h左右程度进一步增加,此后呈进一步上升趋势。结论:1、大鼠DAI后产生交感神经兴奋。其血浆儿茶酚胺基线水平升高,在72h达到峰值,后逐渐平缓。2、大鼠DAI后24h左右PVN区存在NETs形成,并在72h进一步增加。3、大鼠DAI后72h是损伤后交感兴奋的最佳观察时间点。第二部分:大鼠DAI后交感兴奋观察时间点循环血及PVN区NETs形成情况目的:验证大鼠DAI后交感兴奋观察时间点(72h)循环血及PVN区NETs形成情况;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DAI打击组(n=10),对照组(n=6)。在DAI打击后第72h取标本,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交感兴奋观察点大鼠循环血NETs形成情况并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观察PVN区NETs标记物,明确NETs形成。结果:1、以Cit H3+及MPO+双阳性作为NETs形成细胞的标志,通过流式细胞术对大鼠循环血NETs的形成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提示,DAI后72h大鼠循环血的NETs平均生成率为40%,而对照组循环血NETs的平均生成率为1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对大鼠PVN区NETs的特异性表达蛋白Cit H3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PVN组织内几乎无Cit H3荧光表达,而DAI后72h,PVN组织内Cit H3荧光表达显着增多。结论:1、DAI后72h大鼠循环血NETs形成显着高于对照组。2、DAI后72h大鼠PVN区存在NETs形成,对照组大鼠PVN区几乎无NETs形成。3、大鼠DAI后72h是研究大鼠循环血及PVN区NETs形成时间点。第三部分:大鼠DAI后NETs通过Hippo/MST1通路激活小胶质细胞诱导中枢炎症反应目的:明确NETs形成通过产生LL37激活小胶质细胞膜受体P2X7激活Hippo/MST1通路,激活小胶质细胞并促进分泌炎性因子。方法:提取大鼠DAI后72h的循环血中性粒细胞并与大鼠神经小胶质细胞共培养,利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目标细胞体系中LL37与P2X7的相互作用;再分别利用PAD4抑制剂YW3-56抑制NETs形成及Hippo/MST1通路抑制剂XMU-MP-1抑制MST1活化后通过q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体系中MST1、YAP的m RNA及蛋白水平变化规律;最后利用ELISA法检测细胞体系中IL-1β的含量变化。结果:1、大鼠DAI后72h的循环血中性粒细胞与大鼠神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P2X7和LL37之间存在相互作用。2、大鼠中性粒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DAI大鼠的中性粒细胞能促进该体系内的MST1转录及表达,加入PAD4抑制剂YW3-56抑制NETs形成后,体系内的MST1转录及表达量下降。3、大鼠中性粒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DAI大鼠的中性粒细胞能促进该体系内Hippo/MST1通路下游蛋白YAP的转录及表达,加入PAD4抑制剂YW3-56后,体系内的YAP转录表达量下降;加入Hippo/MST1通路抑制剂XMU-MP-1后,该细胞体系内的YAP转录表达下降。4、DAI大鼠中性粒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IL-1β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加入PAD4抑制剂YW3-56抑制NETs形成后IL-1β含量下降;加入Hippo/MST1通路抑制剂XMU-MP-1抑制MST1活化后,该细胞体系内的IL-1β含量下降。结论:1、大鼠中性粒细胞与神经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NETs中的LL37与小胶质细胞膜受体P2X7之间存在相互作用。2、PAD4抑制剂YW3-56抑制NETs形成能够抑制Hippo/MST1通路中MST1及其下游效应蛋白YAP表达,并进一步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释放IL-1β。3、Hippo/MST1通路抑制剂XMU-MP-1抑制MST1活化能够抑制大鼠中性粒细胞与神经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Hippo/MST1通路效应蛋白YAP表达,并进一步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释放IL-1β。4、在DAI大鼠中性粒细胞与大鼠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NETs形成并释放LL37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膜受体P2X7并进一步激活Hippo/MST1通路促进大鼠神经小胶质细胞激活并释放炎性因子。
张英[10](2019)在《基于聚乙烯亚胺和核酸适配体构建免标记光学传感器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标志物的准确、快速、低成本检测能够为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可靠的基础,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可以协助医生监控病程和疗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治疗。近年来,基于核酸适配体、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光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测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课题以构建灵敏、快速、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的免标记光学传感器为主线,研究儿茶酚胺、多巴胺-β-羟化酶和凝血酶等生物标志物的快速以及可视化检测方法和实现途径,助力医院临床快速检测和患者病情的自行监测。本课题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于原位聚合和激发波长切换免标记荧光识别和检测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基于聚乙烯亚胺(PEI)引发的原位共聚反应以及激发波长切换,建立了一种简单、免标记的荧光方法,选择性识别和检测肾上腺素(Ep)和多巴胺(DA)。含有Ep,DA和二者混合物的PEI溶液分别记作PEp-PEI,PDA-PEI和MEp+DA。PEI水溶液介质能引发Ep和DA的自动氧化和仿生原位共聚反应。这些产物能够发出黄绿色荧光,并且最大发射峰在515 nm左右出现。有趣的是,尽管Ep和DA结构非常相似,这些荧光共聚物显示了截然不同的激发光谱。PDA-PEI仅在385 nm处有一个激发峰,PEp-PEI在328 nm和405 nm出现两个明显的激发峰。MEp+DA也呈现双激发峰,2个激发峰位分别在330 nm和395 nm。因此,这些不同的激发光谱和激发峰位能够用来区分单独的Ep和DA以及二者的混合物。此外,通过切换激发波长330 nm和395 nm并记录515 nm处的MEp+DA荧光强度,混合物中Ep和DA的含量也能被检测。当激发波长为330 nm时,MEp+DA的荧光强度只与Ep的浓度线性相关。当激发波长为395 nm时,通过从MEp+DA的总荧光强度中扣除PEp-PEI的荧光强度,可以计算出DA的浓度。这种方法已成功用于样品中Ep和DA的同时检测。该荧光策略简便,省时,环保,低成本,并为相似物的鉴别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新方法。2.基于聚乙烯亚胺稀溶液构建免标记荧光-散射比率传感器选择性检测去甲肾上腺素结合荧光和二级光散射(SOS)信号这两种不同并独立的光学信号,建立了一种简单、免标记的比率型光学传感器。聚乙烯亚胺稀溶液作为反应介质没有荧光信号,但显示明显的SOS信号。去甲肾上腺素(NE)能选择性地与聚乙烯亚胺发生反应,发出明亮的荧光,同时引起体系SOS信号降低。利用这两种独立的光学信号同时变化建立了比率传感器,成功用于NE的选择性检测。荧光和SOS信号的结合为比率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极大地简化了实验程序并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此外,这一分析策略进一步拓宽了聚合物稀溶液在光学传感器和绿色分析化学研究中的应用。3.基于化学调控的免标记荧光传感器快速、可视化识别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检测多巴胺-β-羟化酶的研究基于简单的化学调控建立了一种快速、可视化识别NE和Ep并检测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的荧光方法。使用1.0 M NaOH介质可以在3 min内快速识别Ep;使用0.01 M NaOH介质碱化5 min后,只有NE能立即被聚乙烯亚胺(PEI)引发并发出明亮的青色荧光。相同条件下,其他的儿茶酚胺和结构相似物没有荧光响应。溶液的荧光强度分别与Ep、NE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并且浓度低至500.0 nm的Ep和NE可通过肉眼进行荧光识别,有利于儿茶酚胺增多症和相关肿瘤疾病的快速预检、自检和早期肿瘤定位。基于DβH酶能催化DA转变成NE的特性,我们用DA作为底物,通过直接检测产物NE的荧光响应建立了一种灵敏、快速检测DβH蛋白酶的新方法。本文建立的荧光方法简单、高效、环保,无需标记和抗体,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已成功应用于体液中NE、Ep和DβH的快速测定。4.基于目标物引发信号级联放大的免标记适配体传感器可视化检测凝血酶以凝血酶为分析物模型,利用痕量目标物特异性结合核酸适配体诱导杂交链式反应(HCR)并原位生成大量具有过氧化氢酶作用的双模拟酶:Pt纳米链(PtNCs)和G-四链体/血晶素DNA酶(DNAzymes),构建了一种新颖的免标记比色传感器。该传感器在较短时间内催化双氧水(H2O2)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实现信号级联放大并用于超痕量凝血酶的可视化检测。浓度低至100.0 pM的凝血酶能够被肉眼识别。同时利用核酸外切酶Ш(Exo-Ш)水解未参与杂交链反应的引物DNA(p-DNA),结合磁性分离消除背景信号,极大提高了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
二、双波长标准加入荧光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波长标准加入荧光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论文提纲范文)
(1)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星蒌承气汤药效物质基础及对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
1 大黄 |
1.1 中医认识 |
1.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2 胆南星 |
2.1 中医认识 |
2.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3 瓜蒌 |
3.1 中医认识 |
3.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4 羌活 |
4.1 中医认识 |
4.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5 芒硝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肠道微生态理论的缺血性卒中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失调 |
2 菌-肠-脑轴 |
3 从肠到脑的上行通路 |
4 从脑到肠的下行通路 |
5 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肠道菌群 |
6 卒中并发症的肠道微生态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星蒌承气汤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 |
2.2 星蒌承气汤化学成分及缺血性卒中靶点筛选 |
2.3 交集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 |
2.4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5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
2.6 分子对接 |
3 研究结果 |
3.1 星蒌承气汤潜在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结果 |
3.2 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靶点及缺血性卒中靶点预测结果 |
3.3 GO富集分析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
3.4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
3.5 分子对接 |
4 讨论 |
4.1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
4.2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 |
4.3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效应机制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神经功能评分 |
2.4 除胶实验 |
2.5 TTC染色 |
2.6 取材及处理 |
2.7 TUNEL法检测皮层梗死周围细胞凋亡情况 |
2.8 脑组织ELISA |
2.9 脑组织Western blot |
2.10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神经功能评分 |
3.2 除胶实验 |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
3.4 对缺血侧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3.5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TNF-α的影响 |
3.6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AKT、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星萎承气汤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代表方剂 |
4.2 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脑保护作用及中医理论探讨 |
4.3 卒中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探讨 |
4.4 卒中模型行为学选择 |
4.5 星蒌承气汤与细胞凋亡 |
4.6 网络药理学关键靼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
5 小结 |
实验二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取材及处理 |
2.4 免疫组化 |
2.5 免疫荧光 |
2.6 ELISA检测 |
2.8 肠道菌群分析 |
2.9 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检测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及短链脂肪酸受体的影响 |
3.3 星蒌承气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
4 讨论 |
4.1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讨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基础 |
4.2 星蒌承气汤对短链脂肪酸影响 |
4.3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自主神经途径影响 |
4.4 星蒌承气汤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 |
4.5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免疫途径影响 |
5 小结 |
实验三 星萎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神经功能评分 |
2.4 除胶实验 |
2.5 TTC染色 |
2.6 取材及处理 |
2.7 免疫组化、免疫荧光 |
2.8 ELISA检测 |
2.9 肠道菌群分析 |
2.10 盲肠内容物SCFAs分析 |
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神经功能评分 |
3.2 除胶实验 |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
3.4 肠道菌群 |
3.5 短链脂肪酸 |
3.6 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
4 讨论 |
4.1 伪无菌模型建立及评价 |
4.2 肠道菌群是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 |
4.3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机制的初步探讨 |
5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明胶包覆及氧化石墨烯协同银纳米粒子增强铽离子荧光检测多巴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巴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1 电化学法 |
1.2.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法 |
1.2.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2.4 拉曼光谱法 |
1.2.5 化学发光法 |
1.2.6 液相色谱法 |
1.2.7 荧光光谱法 |
1.3 金属增强荧光作用概述 |
1.3.1 金属增强荧光作用原理及影响因素 |
1.3.2 核壳纳米粒子的金属增强荧光作用 |
1.4 稀土荧光敏化方法 |
1.4.1 配体和协配体 |
1.4.2 表面活性剂 |
1.4.3 稀土共发光离子 |
1.4.4 金属纳米粒子 |
1.5 氧化石墨烯在多巴胺分析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明胶包覆银纳米粒子增强Tb(Ⅲ)荧光测定多巴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明胶包覆纳米粒子的合成 |
2.2.4 实验方法 |
2.2.5 血清样品的预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粒子的表征与筛选 |
2.3.2 荧光光谱 |
2.3.3 实验条件优化 |
2.3.4 选择性和抗干扰 |
2.3.5 分析应用 |
2.4 机理探讨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与银纳米粒子协同增强Tb(Ⅲ)发光检测多巴胺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4 实验方法 |
3.2.5 血清样品的预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银纳米粒子的表征 |
3.3.2 GO的表征 |
3.3.3 荧光光谱 |
3.3.4 最佳实验条件优化 |
3.3.5 体系选择性和抗干扰性 |
3.3.6 分析应用 |
3.4 机理探讨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蓝斑-脊髓背角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蓝斑核-脊髓背角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NGF调控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和来源 |
2.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
2.1.4 主要试剂及相关液体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动物分组 |
2.2.2 动物造模及药物干预 |
2.2.3 荧光定量PCR实验 |
2.2.4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2.2.5 免疫组化检测 |
2.2.6 免疫荧光实验 |
2.2.7 HE染色 |
2.2.8 透射电镜观察嗜铬细胞 |
2.2.9 ELISA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两组小鼠症状观察结果 |
3.2 HE染色示各组小鼠鼻粘膜及肾上腺髓质细胞病理学的变化 |
3.3 光镜下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NGF表达 |
3.4 电镜下各组小鼠肾上腺髓质细胞病理学变化 |
3.5 NGF干预抑制变应性鼻炎中PNMT的表达 |
3.6 NGF干预促进变应性鼻炎中SYN的表达 |
3.7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表达变化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神经生长因子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电化学传感器 |
1.1.1 常规尺寸电化学传感器 |
1.1.2 纳微电化学传感器 |
1.2 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 |
1.3 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的修饰材料 |
1.3.1 碳纳米材料 |
1.3.2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 |
1.3.3 聚合物纳米材料 |
1.3.4 生物纳米材料 |
1.4 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4.1 光学成像 |
1.4.2 环境监测 |
1.4.3 食品分析 |
1.4.4 医学应用 |
1.4.5 生物分析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金纳米粒子/单壁碳纳米管-六方氮化硼复合物修饰的碳纤维微电极阵列(Au NPs/SWCNT-h BNs/CFMEA)同时测定褪黑素和肾上腺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CFMEA的制备 |
2.2.3 AuNPs/SWCNT-hBNs/CFMEA的制备 |
2.2.4 电化学测量方法 |
2.2.5 血清样品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uNPs/SWCNT-hBNs/CFMEA的表征 |
2.3.2 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2.3.3 褪黑素和肾上腺素的电化学行为 |
2.3.4 优化实验条件 |
2.3.5 反应机理探究 |
2.3.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2.3.7 选择性,重现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
2.3.8 样品测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纳米铁酸钴/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修饰碳纤维微电极阵列(CoFe_2O_4/MXene/CFMEA)灵敏测定黄嘌呤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CoFe_2O_4/MXene/CFMEA的制备 |
3.2.3 电化学测量方法 |
3.2.4 虾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Fe_2O_4/MXene/CFMEA的表征 |
3.3.2 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3.3.3 黄嘌呤的电化学行为 |
3.3.4 优化实验条件 |
3.3.5 反应机理探究 |
3.3.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3.3.7 选择性,重现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
3.3.8 样品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蒙脱土/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硼复合物修饰碳纤维微电极阵列(MMT/RGO-BNs/CFMEA)同时测定色氨酸和水杨酸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MMT/RGO-BNs/CFMEA的制备 |
4.2.3 电化学测量方法 |
4.2.4 植物样品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MT/RGO-BNs/CFMEA的表征 |
4.3.2 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4.3.3 色氨酸和水杨酸的电化学行为 |
4.3.4 优化实验条件 |
4.3.5 反应机理探究 |
4.3.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4.3.7 选择性,重现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
4.3.8 样品测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药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心肾阳虚证用药规律分析及参仙升脉口服液临床治疗荟萃分析 |
实验一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心肾阳虚,寒凝血脉的中成药用药规律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二 基于整体动物、离体器官、细胞水平对参仙升脉口服液药效评价及对交感神经的作用研究 |
实验一 参仙升脉口服液对人源体细胞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参仙升脉口服液对大鼠离体和在体心动过缓模型心率的调节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三 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神经递质释放水平和交感神经标志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参仙升脉口服液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研究及预测结果验证 |
实验一 基于通路富集方法对参仙升脉口服液中化合物作用靶点的通路预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验证参仙升脉口服液对β1肾上腺素能通路蛋白ADRB1表达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三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对参仙升脉口服液中化合物结构进行分类靶点预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治疗心肾阳虚证型心动过缓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一些重要生物分子的定量及疾病诊断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重要生物分子 |
1.1.1 生物硫醇 |
1.1.2 神经递质 |
1.1.3 肝素 |
1.2 纳米材料在重要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1 金属纳米簇 |
1.2.2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 |
1.3 化学计量学在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应用 |
1.3.1 化学计量学的发展 |
1.3.2 化学计量学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
1.3.3 化学计量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4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意义 |
1.4.1 小分子生物硫醇谷胱甘肽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1.4.2 重要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研究 |
1.4.3 结肠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分析研究 |
1.5 本学位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谷胱甘肽自由基与药物白藜芦醇相互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GS·的产生 |
2.2.3 GS·的捕获 |
2.2.4 GSH与 ACR的反应 |
2.2.5 GSH与 RES的反应 |
2.2.6 细胞培养 |
2.2.7 荧光光谱测定 |
2.2.8 计算方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GS·与ACR的反应 |
2.3.2 GS·与RES的反应 |
2.3.3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反应机理 |
2.3.4 细胞中GS-RES的检测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响应荧光探针同时定量分析癌细胞中的三种硫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荧光测定过程 |
3.2.3 细胞培养及硫醇的测定 |
3.3 数据和方法 |
3.3.1 样品和数据 |
3.3.2 Tchebichef图像矩介绍 |
3.3.3 回归建模 |
3.3.4 模型性能评估 |
3.3.5 方法的性能评估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探针与Cys/GSH/Hcy作用研究 |
3.4.2 Tchebichef矩值的计算 |
3.4.3 建立定量模型 |
3.4.4 定量模型及分析方法的性能 |
3.4.4.1 定量模型的性能 |
3.4.4.2 分析方法的性能 |
3.4.5 与N-PLS和 MCR-ALS比较 |
3.4.6 细胞中硫醇含量的检测 |
3.5 小结 |
第四章 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同时定量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4 神经递质的电化学测定 |
4.2.5 加标回收实验 |
4.3 数据和方法 |
4.3.1 样品和数据 |
4.3.2 Tchebichef曲线矩方法介绍 |
4.3.3 逐步回归建模 |
4.3.4 模型性能评估 |
4.3.5 方法的性能评估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RGO修饰电极 |
4.4.2 神经递质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4.4.3 Tchebichef矩值的计算 |
4.4.4 建立定量模型 |
4.4.5 定量模型及分析方法的性能 |
4.4.5.1 定量模型的性能 |
4.4.5.2 分析方法的性能 |
4.4.6 与PLS和 MCR-ALS比较 |
4.4.7 血清中四种神经递质含量的检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一锅法合成CuNCs/RG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人血清中肝素的灵敏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材料的合成 |
5.2.3 荧光测定Hep |
5.2.4 CCK-8实验 |
5.2.5 电化学实验 |
5.2.6 DFT计算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CuNCs/RGO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5.3.2 CuNCs/RGO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平台 |
5.3.2.1 传感平台的构建 |
5.3.2.2 机理研究 |
5.3.2.3 最佳实验条件探索 |
5.3.3 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3.3.1 复合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
5.3.3.2 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5.3.4 缓冲溶液中Hep的检测 |
5.3.5 实际样品的检测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血浆三维荧光光谱对结肠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分析研究 |
6.1 引言 |
6.2 数据和方法 |
6.2.1 样品和数据 |
6.2.2 方法 |
6.2.2.1 Tchebichef图像矩 |
6.2.2.2 PLS-DA |
6.2.2.3 TiM-PLS-DA |
6.2.2.4 计算环境 |
6.2.3 模型评价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Tchebichef矩值的计算 |
6.3.2 PLS-DA模型的建立 |
6.3.3 TiM-PLS-DA模型分类结果 |
6.3.4 方法比较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流型电化学生化传感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智能手机的生化检测概述 |
1.2 基于智能手机的电化学检测技术分类 |
1.2.1.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技术 |
1.2.2. 基于智能手机的电压型电化学检测技术 |
1.2.3. 基于智能手机的阻抗型电化学检测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系统 |
2.1 电流型电化学检测技术 |
2.2 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2.3 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系统的电路软件设计 |
2.4 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系统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开发 |
2.5 电流型电化学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循环伏安法系统及其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 |
3.1 葡萄糖检测意义及其智能手机检测现状 |
3.2 基于智能手机的循环伏安法检测系统 |
3.2.1. 智能手机检测系统的性能测试 |
3.2.2. 传感器构建和表征 |
3.3 葡萄糖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方法 |
3.3.1. 检测原理 |
3.3.2. 实验步骤 |
3.4 基于智能手机的循环伏安法的葡萄糖的检测 |
3.4.1. 传感器件对葡萄糖的响应特性研究 |
3.4.2. 智能手机检测系统对葡萄糖的检测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伏安法系统及其在尿酸、多巴胺和抗坏血酸检测中的应用 |
4.1 尿酸、多巴胺和抗坏血酸检测意义及其电流型电化学检测现状 |
4.2 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伏安法系统 |
4.2.1. 智能手机检测系统的性能测试 |
4.2.2. 传感器的构建和表征 |
4.3 尿酸、多巴胺、抗坏血酸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方法 |
4.3.1. 检测原理 |
4.3.2. 实验步骤 |
4.4 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法对尿酸、多巴胺、抗坏血酸同时检测 |
4.4.1. 传感器件对尿酸、多巴胺、抗坏血酸的响应特性研究 |
4.4.2. 智能手机检测系统对尿酸、多巴胺、抗坏血酸的检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安培法系统及其在左旋多巴检测中应用 |
5.1 左旋多巴检测意义及其电化学检测现状 |
5.2 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安培法系统 |
5.2.1. 智能手机检测系统的搭建 |
5.2.2. 传感器构建与表征 |
5.3 左旋多巴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方法 |
5.3.1. 检测原理 |
5.3.2. 实验步骤 |
5.4 基于智能手机的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左旋多巴的检测 |
5.4.1. 传感器件对左旋多巴的响应特性研究 |
5.4.2. 智能手机检测系统对左旋多巴的检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方波伏安法系统及其在去甲肾上腺素检测中的应用 |
6.1 去甲肾上腺素检测意义及其电化学检测现状 |
6.2 基于智能手机的方波伏安法系统 |
6.2.1. 智能手机检测系统的性能测试 |
6.2.2. 丝网印刷石墨烯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6.3 去甲肾上腺素的电流型电化学检测方法 |
6.3.1. 检测原理 |
6.3.2. 实验步骤 |
6.4 基于智能手机的方波伏安法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检测 |
6.4.1. 传感器件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响应特性研究 |
6.4.2. 智能手机检测系统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检测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总结 |
7.2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9)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在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交感兴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PVN区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形成水平与大鼠DAI后交感神经兴奋的相关关系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大鼠DAI后交感兴奋观察时间点循环血及PVN区 NETs形成情况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大鼠DAI后 NETs通过Hippo/MST1 通路激活小胶质细胞诱导中枢炎症反应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聚乙烯亚胺和核酸适配体构建免标记光学传感器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符号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标志物的光谱分析方法综述 |
1.1.1 分子吸收光谱法 |
1.1.2 荧光分析和化学发光法 |
1.1.3 散射光谱法 |
1.2 基于聚乙烯亚胺的光学传感器 |
1.2.1 聚乙烯亚胺的结构和性质 |
1.2.2 枝状聚乙烯亚胺在光学传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1.3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光学传感器 |
1.3.1 核酸适配体的性质和特点 |
1.3.2 核酸适配体和DNA酶在光学传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1.4 基于纳米材料的光学传感器 |
1.4.1 纳米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
1.4.2 零维纳米材料在光学传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1.5 儿茶酚胺和蛋白质分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和研究现状 |
1.5.1 儿茶酚胺生化检测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
1.5.2 蛋白质类生物标志物生化检测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原位聚合和激发波长切换免标记荧光识别和检测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储备液的配制 |
2.2.3 人尿样的制备 |
2.2.4 DA和Ep的荧光分析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_(Ep-PEI)和P_(DA-PEI)的光学特性 |
2.3.2 PEI的多重作用 |
2.3.3 P_(Ep-PEI)和P_(DA-PEI)的荧光响应优化条件 |
2.3.4 同时检测Ep和DA的可行性分析 |
2.3.5 混合物中Ep和DA的同时检测 |
2.3.6 方法的选择性和重复性 |
2.3.7 尿样中Ep和DA的检测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聚乙烯亚胺稀溶液构建免标记荧光-散射比率传感器选择性检测去甲肾上腺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人体尿样和马齿苋样品的处理 |
3.2.3 NE的分析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以PEI为介质选择性荧光检测NE的可行性 |
3.3.2 PEI介质中NE荧光比率传感的可行性 |
3.3.3 P_(NE-PEI)的二级散射和荧光响应条件优化 |
3.3.4 P_(NE-PEI)的反应机理的推测 |
3.4 比率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5 样品检测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化学调控的免标记荧光传感器快速、可视化识别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检测多巴胺-β-羟化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人尿样和血清样品的制备 |
4.2.3 尿样中NE、Ep的荧光分析过程和选择性实验 |
4.2.4 血清DβH含量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学调控的增强型荧光识别去甲肾上腺素 |
4.3.2 荧光分析NE的实验条件优化 |
4.3.3 荧光分析NE的校准曲线及干扰实验 |
4.3.4 M_(NE-PEI)荧光响应机理推测 |
4.3.5 选择性荧光检测Ep |
4.3.6 尿液中NE和 Ep的含量分析 |
4.3.7 血清DβH含量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目标物引发信号级联放大的免标记适配体传感器可视化检测凝血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 |
5.2.3 凝血酶的检测 |
5.2.4 凝胶电泳和透射电镜表征 |
5.2.5 人血清样品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凝血酶原理 |
5.3.2 凝胶电泳和透镜表征 |
5.3.3 可视化检测凝血酶的可行性 |
5.3.4 DNAzymes和 Pt纳米酶的协同催化效应 |
5.3.5 H_2O_2和PtNCs对TMB氧化行为的影响 |
5.3.6 实验条件优化 |
5.3.7 适配体传感器分析性能 |
5.3.8 实际样品中凝血酶的检测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双波长标准加入荧光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D]. 高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明胶包覆及氧化石墨烯协同银纳米粒子增强铽离子荧光检测多巴胺[D]. 孙甲. 山东大学, 2021(09)
- [3]蓝斑-脊髓背角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D]. 李隽.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4]NGF调控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D]. 魏子风. 南昌大学, 2021(01)
- [5]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梁焕如.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6]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心动过缓的药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D]. 高佳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一些重要生物分子的定量及疾病诊断新方法研究[D]. 殷博. 兰州大学, 2020(01)
- [8]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流型电化学生化传感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 纪岱宗. 浙江大学, 2020(01)
- [9]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在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交感兴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朱一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10]基于聚乙烯亚胺和核酸适配体构建免标记光学传感器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 张英. 西南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