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锈钢的历史、分类和规格(论文文献综述)
孙云峰[1](2020)在《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的能源发展背景下,天然气依然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改善大气环境最现实的能源。松辽盆地的徐深气田作为中国天然气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试采建设以来,特别在大庆油田“以气补油”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地处高寒地区、储层品味较差、天然气中CO2含量较高等特征使得该产区的开发难度和开发效益更具挑战性,地面集输过程中易于形成水合物、集输设施易于发生腐蚀、集输系统设计缺乏标准化,破解降投资、控成本方面的技术难题是实现气田持续有效发展的关键。作为气田开发的配套工艺技术,地面集输环节是气田安全、平稳、高效开发的保障。因此,实现集输工艺的优化、集输系统的简化,构建集输工艺模式的标准化,是降本增效、保证高寒地区徐深气田有效开发的重要支撑。开展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设计可以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针对研究对象徐深气田产区具有村屯、沼泽等不可穿跨越障碍的特点,建立了障碍多边形逼近表征方法和管道绕障路由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考虑障碍对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的影响,以集输站场和管道建设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管网结构特征、站场及管道布局可行性、站场处理气量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含障碍的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数学模型。针对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求解难点,优势融合混合蛙跳算法和烟花算法,分别提出改进的爆炸算子、改进的变异算子和镜像搜索算子,构建了混合蛙跳-烟花新型智能优化算法(SFL-FW)。根据收敛性定理证明其SFL-FW算法能够以概率1收敛于全局最优解,且数值对比实验显示SFL-FW算法相较于同类群智能优化算法优化性能更好、更全面。对于徐深气田某区块的应用实例表明优化后管网建设总投资减少320.81万元,节约投资比例14.17%,验证了所提出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从气田集输管道选型偏大、管道伴热功率过高的矿场实际出发,以管道建设总投资最小和管道伴热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以运行工艺、流动安全、取值范围等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目标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数学模型。考虑模型多目标、多约束、多决策变量及高度非线性的求解难点,融合Max Min策略、拥挤距离策略和约束可行性准则提出混合多样性排序策略,构建了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智能优化算法(MSFL-FW),应用于徐深气田集输管道的优化实例表明,可以节约投资643.44万元,减资比例20.3%,验证了所提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针对采气管道的水合物防治及系统运行,本文考虑气质、温度、压力及产液因素,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甲醇加注量对水合物分解的影响,并综合单井投资和运行能耗,对比了电热工艺与注醇工艺在保障高寒地区集气管道平稳、高效运行中的优势及潜力,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17℃后,压力升高时,水合物生成温度变化率逐渐减小,在恒定温度、压力下,水合物的生成时间与生成量成线性增长特征,总体生成时间分布在80~100min,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相关于天然气组分,同一温度下,天然气密度越大,丙烷、异丁烷含量越多,生成水合物的压力越低;注醇防冻工艺是电伴热集气工艺的接替技术,该工艺单井投资较电伴热能降低65.56%,单井运行成本还能降低16.45%,且注醇防冻工艺适用于管线长度较大,水量相对较小的气井。构建了井间轮换计量、多井加热炉换热的集气系统简化工艺技术,确定了一套轮换计量工艺应不超过10口气井,气量比不超过1:10,单井计量时间宜选择在8h~24h。同时,研究揭示了集气管道的腐蚀行为及成因,认为2205双相不锈钢是最好的耐CO2腐蚀和氯离子应力腐蚀的管道材料,虽然316L不锈钢耐CO2腐蚀能力强,但是对含氯离子介质应力腐蚀非常敏感,所形成防腐技术在含二氧化碳徐深气田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腐蚀隐患,杜绝了腐蚀穿孔泄漏事故的发生。在上述对集输工艺及其运行优化的基础上,从优化工艺流程、井站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管阀配件安装形式相结合出发,并与电力、自控、土建、防腐等辅助专业相互配套,按照在高寒地区实现季节性模块化预制、统一建设标准、立足基本工况实现系列化的思路,划分井站的典型工况,依据递进补充完善的思想,形成了适合于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标准化设计方法,突破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与施工的传统模式,构建了深层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标准化模式,并应用于徐深3区块的工程设计中,使设计周期同比缩短20%以上,建设工期同比缩短10%以上。综合研究及工程应用实践认为,结合气田井站布局、集输运行参数、管道防冻、计量分离及防腐进一步优化集输系统,并针对高寒地区地面建设周期受限的事实,进行标准化技术研究,对实现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王宏磊[2](2020)在《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以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为主,随着民航旅客运载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提升,一、二线城市相继进入机场扩容之中。如何兼顾内部功能与外部形象是设计者们需要解决的根本命题。金属屋面作为航站楼重要外围护结构之一,对航站楼的室内空间环境与外在建筑形象有着关键性影响,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缺乏对金属屋面深化设计的重视,设计院把屋面设计任务转嫁给屋面加工厂家的设计模式,使其与建筑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从航站楼这一特定建筑类型出发,从建筑师的角度总结兼顾屋面技术与艺术的设计策略,对指导航站楼建筑实践、促进金属屋面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金属屋面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航站楼建筑的金属屋面从建筑设计角度分析研究。论文首先对航站楼建筑和金属屋面进行了分析,对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特点及审美进行了研究,作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与国内金属屋面厂家的合作对国内外30个大中型航站楼的金属屋面进行案例收集分析,总结出现阶段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的主流屋面类型、屋面构型、天窗设计、防水构造以及保温构造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在航站楼建筑中的适用性。并选取代表性的案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特点总结。结合以上案例研究,对航站楼金属屋面的技术体系和技术难点进行解析,提出解决策略。最终基于提升屋面艺术表现力和实现优越的围护功能,从金属屋面整体设计、细部设计与可持续设计三个方面提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策略。本文在对多个实际工程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践经验与设计理论,提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的参考性框架,以具体的设计策略引导航站楼设计人员更好地进行设计实践。
王国栋[3](2020)在《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承淡安(1899-1957)是我国着名的针灸学家,先生为传承和传播针灸学术,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撰写针灸教材,对近现代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承淡安先生的针灸办学、中医教育进行了考察,虽或多或少涉及到先生对针灸器具革新的讨论,但是全面系统研究承淡安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成果尚缺如。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梳理、走访学术传承人等方式,收集整理承淡安先生相关针灸器具革新的实物,考察针灸器具革新的背景、过程、成型与应用,厘清承淡安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具体内容和思路,探讨先生器具革新演变中的“守正创新”。进一步丰富承淡安针灸学术思想的内涵,分析其革新对近现代针灸器具的影响,为现代针灸器具改革提供借鉴。本研究首先对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时代背景作了简要回顾,以承淡安先生办社办学、赴日学习为历史节点,考察承淡安先生从苏锡办学至东渡归来针灸器具革新的全过程。从先生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针灸器具革新具体实物的革新出发,厘清承淡安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具体内容和思路。总体而言,先生在苏锡办学时期,以对传统针灸器具革新为主,改良毫针,思考针具设计与材质;在日学习期间,先生考察日本针灸发展,与日本针灸同道交流切磋中日针灸器具,思考日本针灸器具变革原因;东渡归来后,先生积极引进日式针灸器具,引进不锈钢材,尝试不锈钢材质针灸针,丰富完善针灸诊疗用品,并在日本针灸器具的基础上探索改良,开发新针具。先生积极翻译日本针灸书籍,推广皮内针,创制揿针。1954年,先生赴南京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一职后,先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吸纳新技术,探索新器具。为准备南京中医药博览会,试制“九针”,探索利用红外线的光热代替灸治。本文收集整理了承淡安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相关针具、灸具、治疗仪、教学用具、诊疗用具与其他用具(针灸医生出诊箱、针灸诊室美术标语类)等共50种相关资料,并按照先生时代划分,对革新器具从其革新时间、形态、使用及操作规范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该革新器具的主要特点。其中,先生在苏锡办学时期,倡导铁质针具,推广使用毫针,并对传统的“太乙神针”配方进行改良,探索更加柔和的“念盈药条”配方;在日学习期间,先生与日本同道交流针灸器具,并带回部分日本针灸器具,具有精致、便携的特点;东渡归来后,先生尝试不锈钢材质的针灸针,在改良日本针灸器具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中国化”的针灸器具道路,尝试完善针灸用品体系,制定针灸器具标准。承淡安先生革新的针灸器具在建国后基本得以延用,特别是为针灸器具标准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在先生赴南京任职前,将针灸器具的制造研发交给了女婿梅焕慈。在承淡安先生与原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社员王世珍的帮助下,苏州“华二房”等8家苏州制针作坊整合为苏州医疗用品社,梅焕慈带领戚淦等老一批针灸专家继往开来,传承了承淡安先生对针灸器具革新的思想,后改组为苏州医疗用品厂,诞生了“华佗牌”针灸针、“扁鹊牌”念盈药条等众多针灸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同时,在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全过程的基础上,发现生产力水平与器物制造水准的提高、日本针灸医学的拥趸与承淡安先生对器具的自我创新与推动是影响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重要因素。晚清以降,在“欧风美雨驰而东”的趋势下,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同时带来了生产力水平与器物制造水准的提高,中医界受西学思潮的影响,开始运用新技术革新中医器具的尝试。同时,在对传统器具革新的过程中未摒弃传统器具的设计,尊崇经典,仅是更新先进材质与制作工艺。承淡安先生赴日留学,日式针灸器具给了先生很大的启发,日式针灸器具结合近代科学理论,更注重临床实用性。但先生却在日式针灸器具的基础上,反思中日国情差异,从中国实际出发,革新日式针灸器具,做到“守正创新”。综合以上对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背景、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承淡安先生如何在针灸器具革新过程中“守正创新”,继而对近现代针灸器具革新演变产生的影响。
邵方素[4](2020)在《基于朴素观念的中式餐具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拥有便利生活、物质和精神的富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如消费异化、物欲横流、传统文化缺失、生态环境恶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开始反思人类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是否可持续。朴素观念开始被人频繁提起,“朴素”观念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从道家的文献中明确记载到人们当前的生活,朴素观念始终伴随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它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并且符合中国需要的观念。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支撑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中式餐具承载着实用功能与精神功能,本文从朴素观念的特征研究入手,以“中式餐具”为设计载体研究朴素观念下的中式餐具设计。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对比研究、案例分析、归纳演绎和历史性研究等研究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确定研究方法,找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朴素观念的相关概述,通过思想、生活以及造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朴素观念的特征,并将其特征与现代设计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以验证其可行性;第三部分是中式餐具设计的研究,包括中式餐具的相关概念的梳理、中式餐具的内部要素和饮食文化对中式餐具设计的影响,最后对当前的中式餐具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第四部分是探究朴素观念如何在餐具设计中体现,分析朴素观念在餐具设计中的意义,通过国内外餐具设计案例分析朴素观念与餐具特性的关联性,总结出朴素观念在中式餐具设计的体现特征;第五部分是结合前面章节的研究提出基于朴素观念在中式餐具设计的原则,即恒久性、物尽其用、适度平衡、情感联结四个原则,并且从中式餐具的外在表达与内涵建设两个角度提出基于朴素观念的中式餐具设计策略;第六部分是设计实践,运用设计实践将理论和方法加以运用,同时检验原则和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部分为笔者对前面的理论研究、设计实践及整篇论文的局限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5](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告 2019年 第31号》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称《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18年7月23日,商务部(以下称调查机关)发布2018年第62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以下称被调查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机关对被调查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和倾销幅度、被调查产品是否对国内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产业造成损害及损害程度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调查。
赵雷波[6](2019)在《婴幼儿早教看护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人们对婴幼儿早期教育与看护服务的呼声愈加高涨,我国在2019年也将婴幼儿看护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而企业作为一个以早期教育为主的机构已率先进行由提供婴幼儿全脑教育服务到全脑教育与看护服务一体化的转型。但在原有全脑教育空间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全脑教育与看护服务必然会产生空间矛盾。其次,全脑教育机构目前仅在周末对婴幼儿提供全脑教育,空间在周内基本处于空置状态。从建筑学的角度反观这些问题,即要在同一空间内满足全脑教育需求与婴幼儿看护的功能,同时对空间设计提出相关设计要求。为研究全脑教育与婴幼儿看护空间特性,本文搜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托幼设施案例约100所,对其总规模、功能空间类型、婴幼儿活动空间配置与特质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通过企业所属11所教育机构的实态调研,对其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师生比例、空间活动等方面进行记录与总结;选取日本七田真教育中心案例100余所,对开展全脑教育时空间发生的行为活动和空间环境设计加以记录与分析;同时搜集参考发达国家相关托幼设施设计的标准与法律规定。通过实态调研与基础资料的分析与总结,为企业制定出婴幼儿早教看护空间设计规定,其中涉及设计参考指标和空间与环境设计要求等;抽象出平面功能关系、适用于不同条件的3种空间模式和空间组合模式,设计出3种模板化空间、模板化空间组合示例及2种空间效果。在运营网规划方面,本次设计以模块化为基础,根据居住区级公共建筑配置原理提出规划布点依据,同时做出规划布局示例以及设计出2种不同入口方向的基本平面布局。通过本文的研究,解决了全脑教育与看护服务为一体的空间矛盾和周内空间空置率的问题,同时为企业在日后进行基础建设时能够做出快速反馈,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与成本。随着脑科学研究成果逐渐在教育上的应用发展,企业与教育部的合作以共同推动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保教一体化机构在以后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上将成为新的趋势。
张斌[7](2019)在《不锈钢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锈钢芯板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构件,主要构成是两块不锈钢面板中间夹着正交均匀排列的不锈钢薄壁芯管,芯管与面板的连接采用铜钎焊焊接。经过裁剪拼接不锈钢芯板标准件可以做成满足建筑结构要求的梁、板、柱等受力构件,再通过现场的拼装作业可以形成不锈钢芯板建筑体系,是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造模式。而不锈钢芯板梁是由不锈钢芯板标准件裁剪而来,同时在端部及上下翼缘采用焊接方式加上封板,组成一种类似于箱型截面的薄壁梁。不锈钢芯板梁作为不锈钢芯板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有必要对其抗弯承载力进行研究。本文采用试验与有限元等方法对不锈钢芯板梁的抗弯承载力进行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简要介绍了不锈钢和蜂窝夹层结构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对不锈钢受弯构件和蜂窝夹层结构的相关研究做了简要分析。(2)设计了8组不锈钢芯板梁试件,研究了在四分点位置加集中荷载作用的两端简支芯板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并绘制了跨中力-位移曲线与相关荷载-应变曲线,结合试验现象分析了不锈钢芯板梁的受力特点。(3)利用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相应试验试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做了对比以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芯板梁在加载过程中面板与芯管的应力变化情况。(4)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影响不锈钢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的各个几何参数进行了分析,包括梁高、芯管间距、芯管外径、芯管壁厚、腹板厚度等影响因素。(5)参考直接强度法的设计方法提出不锈钢芯板梁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公式,并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得到了MR/My与柔度系数λn的关系式,试验结果、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设计公式基本吻合,验证了不锈钢芯板梁受弯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陈佃峰[8](2019)在《成组技术在航空航天特种紧固件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空航天装备为代表的国家重大专项工程的实施,航空航天装备所需特种紧固件产品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同时对产品质量提出了“零缺陷”的过程质量管理要求,质量管理由结果向过程转变,由检验结论向过程数据统计分析转变,且质量也不再单单是指产品最终的满足图纸要求的程度,还包含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工艺文件质量、产品实物质量、过程记录质量以及交付及时性及完整性。这样造成现有航空航天紧固件生产企业在产品结构日趋多样化、工艺复杂多变,多批次小数量的生产现状下,现有质量管理手段不能满足装备需求,对国内传统的国有航空航天紧固件制造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开展现代管理技术在航空航天特种紧固件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航空航天特种紧固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在企业现状分析、理论分析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已有的ERP、MAS、PDM、SPC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了以下研究:阐述了航空航天紧固件质量管理的现状及需求,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航空航天紧固件产品的基本特征,包含结构特征和工艺特征,提出了基于紧固件基本特征,建立相似性分组差异性分类的成组策略,并对成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确定成组策略及方法后,建立基于特性的航空航天紧固件编码方式,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供支撑。针对生产过程中工艺质量问题建立了基于特征编码的工艺知识管理平台,结合PDM系统,建立产品工艺知识库和参数化工艺模板,解决了生产工艺文件准确性差、及时性差的问题;针对在生产过程加工超差问题,采用基于特征成组技术,将某一成组的特性指标进行过程SPC统计分析,监控其质量制造水平,评估生产过程的能力,实现了将多批次、少数量的生产转化为某一特性的经济批量模式生产,找出问题点,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超差质量问题。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在XX公司某车间承担的航空航天发动机用螺栓类产品开展实例应用研究,对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行了优化并与之前的质量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研究的可行性。
管真[9](2019)在《不同冶炼方法的15-5PH不锈钢中夹杂物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15-5PH是一种强度韧性匹配良好、耐蚀性能较为优异的沉淀硬化不锈钢,在航空、航天、舰船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国内的冶炼工艺多使用了真空感应(VIM)+真空自耗(VAR)的冶炼工艺,生产成本较高,产量较小,限制了该钢在民用领域的推广。为了降低15-5PH高强度不锈钢的冶炼成本,使其应用更加广泛,迫切需要引入冶炼成本较低的电炉(EAF)+VOD+真空自耗(VAR)的冶炼工艺进行生产,而这2种冶炼工艺对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力学性能、高低倍组织、疲劳性能等会带来较大影响。本文对比分析这2种冶炼工艺的15-5PH不锈钢棒材,分为Φ150mm和Φ350mm 2种规格、共4种棒材的力学性能、夹杂物的粒径分布、疲劳性能以及氢脆敏感性,并通过OM、Aspex、SEM、TEM、XRD、TDS等手段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比对分析,初步建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与15-5PH不锈钢冲击韧性、断裂韧性以及疲劳性能的关系;对比了15-5PH不锈钢的氢脆敏感性。主要结论如下:经热处理后,对于Φ150mm的试验钢棒材,双真空实验钢的强度略低于单真空的试验钢,塑韧性相当,但双真空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均高于单真空试验钢;对于Φ350mm的试验钢,双真空和单真空的两种试验钢强度、塑性差别不大,单真空试验钢的冲击韧性较低。随时效温度的升高,Φ350mm的2种15-5PH钢的强度、硬度逐渐下降,塑性、韧性平稳上升;试验钢规格变大,强度和塑性变化很小,冲击韧性降低。经Aspex夹杂物自动检测,对比两种冶炼工艺试验钢中的夹杂物的种类、成分、形状及粒径分布。对于Φ150mm试验钢,VIM+VAR试验钢中夹杂物有MnS、Al2O3以及少量的Al-Mg,EAF+VOD+VAR试验钢中主要有Al2O3、CaO少量的MnS和Al-Mg夹杂,双真空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夹杂物的种类、数量、形状及大小控制较好;对于Φ350mm的试验钢,VIM+VAR试验钢中有MnS、Al2O3夹杂物等,EAF+VOD+VAR试验钢中夹杂物主要是Al2O3和少量MnS。试验钢规格尺寸对夹杂物的影响不大。对于Φ150mm试验钢,VIM+VAR实验钢的疲劳强度比EAF+VOD+VAR实验钢高,双真空实验钢光滑疲劳试样为表面基体起裂,单真空实验钢是次表面的夹杂物起裂,缺口疲劳试样都是缺口根部多源起裂,但双真空试验钢中夹杂物较少。经电化学充氢后,两种15-5PH试验钢引入一定量的可扩散氢;两种15-5PH实验钢充入的可扩散氢均位于晶界、位错处。由于氢在奥氏体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和较低的扩散速率,VIM+VAR实验钢具有较低的氢脆敏感性。充氢后导致晶界处结合能降低,试样表面发生沿晶断裂。对比研究两种冶炼工艺的15-5PH试验钢组织和性能,在保证力学性能差异不大,组织稳定的同时,单真空试验钢的疲劳性能仅比双真空的试验钢低3040MPa,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采用EAF+VOD+VAR冶炼工艺生产15-5PH不锈钢,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在工程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於杨[10](2018)在《钢的逻辑及其节点》文中提出自19世纪初钢材被应用于建筑领域以来,这类材料依靠其优越的材料特性在短短二百余年内迅速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今天,钢材几乎在任何一座当代建筑中都会出现,许多建筑师通过不断的工程实践已探讨出大量关于钢材的应用方式及节点做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有关钢材料应用的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都相当丰富,这些理论和实践为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与经验参照。尽管如此,从目前国内的钢材料建筑现状来看,大量建筑师对于钢材在建筑中的应用逻辑仍然处于混乱的状态,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相关人员以追求设计速度和产值作为终极目标,从而忽视了材料这一建筑学基本问题。笔者在此重启钢材料的命题正是希望站在建筑学的角度,通过本文的研究探讨如何在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的应用钢材料。本文首先对钢的材料特性、建筑钢材的历史沿革、钢结构及其构造方式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知识的梳理,随后,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大量知名的钢材料建筑实例,并以材料及结构的清晰性作为案例筛选的标准,以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及建筑构造原理作为研究理论基础,针对案例中的钢材料的结构及构造逻辑的合理性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与评价,采用绘制图纸、文字说明、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其特点和规律进行阐释及概括,最后,本文对“好”的钢材料建筑的特征表现进行探讨,并尝试对建筑设计中钢材的结构逻辑和构造逻辑进行概括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钢及其它建筑材料特性的分析与研究,对科学合理的钢节点构造方式进行归纳和整理。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三大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对建筑设计中钢材料的结构及构造逻辑的合理性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从而为以后钢材料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二是,通过对钢材及其它建筑材料特性的分析与研究,对合理的钢节点构造方式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为以后的钢材料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不锈钢的历史、分类和规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锈钢的历史、分类和规格(论文提纲范文)
(1)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1.2.2 天然气集输技术及管网建设 |
1.2.3 高含CO_2气井集气系统的腐蚀与防护 |
1.2.4 天然气集输站场工艺优化及标准化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障碍条件下气田集输管网拓扑布局优化 |
2.1 障碍表征及绕障路由优化 |
2.1.1 障碍表征 |
2.1.2 点与多边形的关系判定 |
2.1.3 绕障最短路优化 |
2.2 障碍条件下集气管网拓扑布局优化模型建立 |
2.2.1 集气流程和拓扑结构基本概况 |
2.2.2 含障碍拓扑布局优化目标函数构建 |
2.2.3 含障碍拓扑布局优化约束条件建立 |
2.2.4 完整数学模型 |
2.3 拓扑布局优化数学模型的全局优化求解 |
2.3.1 基本烟花算法和混合蛙跳算法 |
2.3.2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原理及主要算子 |
2.3.3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
2.3.4 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求解性能分析 |
2.3.5 基于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模型求解 |
2.4 拓扑布局优化技术应用 |
2.4.1 布局区域基础信息 |
2.4.2 含障碍集气管网拓扑布局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 |
3.1 多目标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模型构建 |
3.1.1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目标函数建立 |
3.1.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约束条件建立 |
3.1.3 完整优化模型 |
3.2 基于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算法的模型求解 |
3.2.1 多目标混合蛙跳-烟花算法构建 |
3.2.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模型求解 |
3.3 规划方案优化辅助平台开发 |
3.3.1 软件总体框架 |
3.3.2 软件运行环境 |
3.3.3 数据库构建 |
3.3.4 软件功能模块 |
3.4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技术应用 |
3.4.1 气田集输管网基础信息 |
3.4.2 气田集输管道参数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技术研究 |
4.1 井间轮换分离计量技术原理 |
4.2 多井加热炉换热技术原理 |
4.3 升一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运行试验 |
4.3.1 计量分离工艺优化简化研究 |
4.3.2 多井加热炉换热工艺研究 |
4.3.3 井间轮换计量试验 |
4.3.4 优化简化运行试验效果 |
4.4 集气站工艺优化简化技术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气管道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 |
5.1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规律研究 |
5.1.1 实验装置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实验介质 |
5.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 电热集气工艺试验 |
5.2.1 技术原理 |
5.2.2 试验内容 |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注醇集气工艺试验 |
5.3.1 试验内容 |
5.3.2 试验效果 |
5.3.3 运行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集气管道腐蚀行为及防腐效果评价研究 |
6.1 腐蚀行为及成因 |
6.1.1 气井腐蚀影响因素与腐蚀速率关系 |
6.1.2 地面工艺腐蚀影响因素 |
6.1.3 腐蚀影响因素界限范围确定 |
6.2 防腐对策研究与评价 |
6.2.1 缓蚀剂加注 |
6.2.2 防腐材质 |
6.3 防腐涂层评价和优选 |
6.4 防腐技术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徐深气田集输工艺标准化设计模式研究 |
7.1 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 |
7.1.1 减轻劳动强度,保证设计质量 |
7.1.2 加快材料和设备采办进度 |
7.1.3 可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
7.1.4 奠定预制化制造、组装化施工的基础 |
7.2 标准化设计的现状 |
7.2.1 国外标准化设计现状 |
7.2.2 国内标准化设计现状 |
7.3 标准化设计基本思路 |
7.3.1 在高寒地区实现季节性模块化预制需要标准化设计 |
7.3.2 标准化设计需要采用的先进工艺技术 |
7.3.3 标准化设计需要制定规范统一的建设标准 |
7.3.4 标准化设计需要立足工况实现系列化 |
7.4 深层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研究 |
7.4.1 深层气田井场标准化设计 |
7.4.2 深层气田站场标准化设计 |
7.5 深层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应用与评价 |
7.5.1 徐深3井区产能建设工程概况 |
7.5.2 标准化设计的应用及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航站楼快速建设背景 |
1.1.2 金属屋面在航站楼中的应用背景 |
1.1.3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现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图示分析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航站楼金属屋面概述 |
2.1 航站楼建筑概述 |
2.1.1 航站楼建筑构型 |
2.1.2 航站楼建筑特征 |
2.2 金属屋面概述 |
2.2.1 金属屋面的定义 |
2.2.2 金属屋面的系统分类 |
2.3 航站楼金属屋面概述 |
2.3.1 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发展 |
2.3.2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动因 |
2.3.3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特点 |
2.4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设计要素 |
2.4.1 金属屋面构型设计 |
2.4.2 金属屋面系统选型 |
2.4.3 金属屋面细部构造 |
2.4.4 金属屋面的节能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及实例研究 |
3.1 调研的目的、对象和方式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式 |
3.2 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类型研究 |
3.2.1 金属屋面的板型体系 |
3.2.2 金属屋面构型设计 |
3.2.3 金属屋面采光天窗形式 |
3.2.4 金属屋面的防水构造 |
3.2.5 金属屋面的保温构造 |
3.3 国内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实例解析 |
3.3.1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
3.3.2 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 |
3.3.3 桂林两江机场T2航站楼 |
3.3.4 昆明长水机场航站楼 |
3.3.5 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 |
3.4 国外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解析实例 |
3.4.1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 |
3.4.2 西班牙马德里巴拉哈斯国际机场T4航站楼 |
3.5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问题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4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艺术表现与技术难点 |
4.1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艺术表现 |
4.1.1 表皮处理 |
4.1.2 平面构成 |
4.1.3 立体造型 |
4.2 航站楼金属屋面技术难点分析 |
4.2.1 航站楼金属屋面抗风设计 |
4.2.2 航站楼金属屋面防水设计 |
4.2.3 航站楼金属屋面声学设计 |
4.2.4 航站楼金属屋面防雷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策略 |
5.1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原则 |
5.1.1 构造合理原则 |
5.1.2 技术适宜原则 |
5.1.3 形式美观原则 |
5.2 航站楼金属屋面整体设计 |
5.2.1 基于围护功能 |
5.2.2 基于空间需求 |
5.2.3 基于建筑表现 |
5.3 航站楼金属屋面细部设计 |
5.3.1 适宜的屋面选型 |
5.3.2 合理的采光窗设计 |
5.3.3 科学的构造设计 |
5.4 航站楼金属屋面可持续设计 |
5.4.1 金属屋面性能优化 |
5.4.2 屋面节能技术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总结 |
6.2 航站楼金属屋面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3)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学术史回顾 |
1.1 承淡安先生研究 |
1.2 澄江针灸学派的研究 |
1.3 针灸器具的研究 |
2 前言 |
2.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背景 |
1 承淡安医学道路的起步 |
2 影响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历史事件 |
2.1 办社办学 |
2.2 东渡扶桑 |
3 小结 |
第二章 承淡安对针灸针具的革新 |
1 毫针针具的革新 |
1.1 振兴针灸首选毫针 |
1.2 毫针材质不断探索 |
1.3 毫针规格厘定规范 |
2 皮肤针针具的革新 |
3 “九针”与鍉针 |
3.1 鍉针的革新 |
3.2 仿制“九针”模型 |
4 角针、皮内针与揿针 |
4.1 推广皮内针、发明角针 |
4.2 创制揿针 |
5 针灸消毒的革新 |
5.1 对针灸操作的消毒 |
5.2 收藏保管方式(藏针管、藏针夹、藏针盒) |
5.3 擦针消毒丸 |
6 针具附属用品与其他针具的革新 |
6.1 擦针砂纸 |
6.2 其他针具 |
7 小结 |
第三章 承淡安对艾灸用具的革新 |
1 对药艾条的革新 |
2 对艾柱大小、艾绒材质的革新 |
3 传承创制念盈药条 |
4 温灸器的引进 |
5 艾灸附属用品的革新 |
5.1 优化生肌玉红膏制作工艺 |
5.2 艾灸收藏保存的革新 |
6 现代灸疗的新探索 |
7 小结 |
第四章 承淡安对教学用具的革新 |
1 分段经穴照片 |
2 点穴用人体模型 |
3 古宫铜人像照 |
4 取穴手术图 |
5 重绘人体经穴图 |
6 全身神经挂图(附骨骼) |
7 子午流注取穴推算盘 |
8 总结 |
第五章 承淡安对诊疗用品的革新 |
1 标准化针灸病历:从诊疗用笺到诊治记录活页 |
2 针灸诊室美术标语 |
3 小结 |
第六章 承淡安对其他针灸用品的革新 |
1 新型玻璃吸筒 |
2 橡皮吸头 |
3 量穴尺 |
4 电灸器 |
5 电针机 |
6 针灸医生出诊箱 |
7 小结 |
第七章 影响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主要因素 |
1 承淡安“守正创新”的精神 |
2 日本针学的拥趸 |
3 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第八章 对近现代针灸器具的影响 |
1 莘莘学子 传承创新 |
2 “东方学术自有江河不可废之故” |
3 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可期 |
附: 苏州医疗用品厂的历史沿革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目录 |
附录二 梅焕慈书信 附书信解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朴素观念的中式餐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朴素观念研究现状 |
1.2.2 餐具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课题创新点 |
第2章 朴素观念相关概述 |
2.1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朴素观念 |
2.1.1 “朴素”的起源及释义 |
2.1.2 儒释道思想与朴素观念 |
2.2 中国传统生活观中的朴素观念 |
2.2.1 平和悠然的生活方式 |
2.2.2 克勤克俭的生活习惯 |
2.2.3 仁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
2.3 中国传统造物中的朴素观念 |
2.3.1 园林建筑中的朴素观念 |
2.3.2 农具中的朴素观念 |
2.3.3 明式家具中的朴素观念 |
2.3.4 饮食器具中的朴素观念 |
2.4 朴素观念在当代设计中的解读 |
2.4.1 当代朴素观念的定义 |
2.4.2 朴素观念在设计中的特征 |
2.4.3 现代设计理念与朴素观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式餐具研究 |
3.1 中式餐具概述 |
3.1.1 中式餐具探源及发展 |
3.1.2 中式餐具的定义 |
3.1.3 现代中式餐具的分类 |
3.2 中式餐具的内部要素分析 |
3.2.1 中式餐具的材质及加工工艺 |
3.2.2 中式餐具的形制规格 |
3.2.3 中式餐具的装饰 |
3.3 饮食文化对中式餐具设计的影响 |
3.3.1 饮食观念 |
3.3.2 饮食内容 |
3.3.3 饮食方式 |
3.3.4 饮食礼仪 |
3.4 中式餐具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
3.4.1 中式餐具的现状 |
3.4.2 中式餐具的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餐具设计中朴素观念的体现 |
4.1 朴素观念在现代餐具设计中的意义 |
4.1.1 设计活动:作为设计理念提升中式餐具设计品质 |
4.1.2 商业价值:有助于构建中式餐具品牌形象 |
4.1.3 生活观念:有助于形成朴素生活的观念 |
4.1.4 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 |
4.2 餐具设计中朴素观念的应用案例分析 |
4.2.1 日本餐具的“素”与“自然” |
4.2.2 北欧餐具的“素”与“温度” |
4.3 朴素观念在中式餐具设计中的体现 |
4.3.1 中式餐具设计风格中朴素观念的体现 |
4.3.2 中式餐具形制设计中朴素观念的体现 |
4.3.3 中式餐具规格等级中朴素观念的体现 |
4.3.4 中式餐具材质应用中朴素观念的体现 |
4.3.5 中式餐具情感传达中朴素观念的体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朴素观念的中式餐具设计原则与策略 |
5.1 基于朴素观念的中式餐具设计原则 |
5.1.1 恒久性原则 |
5.1.2 适度平衡原则 |
5.1.3 物尽其用原则 |
5.1.4 情感联结原则 |
5.2 朴素观念下中式餐具设计外在表达策略 |
5.2.1 物尽其用的材质运用 |
5.2.2 大美至简的造型塑造 |
5.2.3 以淡为尚的色彩意境 |
5.2.4 纯粹精致的生产工艺 |
5.2.5 返朴归真的装饰效果 |
5.3 朴素观念下餐具设计内涵建设策略 |
5.3.1 营造自然感官体验 |
5.3.2 提炼产品故事实现情感减负 |
5.3.3 融入本土文化增强归属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朴素观念的中式餐具设计实践 |
6.1 设计概念生成 |
6.1.1 设计目的及意义 |
6.1.2 问题聚焦 |
6.1.3 设计定位 |
6.2 设计实践展示及说明 |
6.2.1 设计实践一——三足器中式餐具设计 |
6.2.2 设计实践二——月韵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A:中式餐具调研统计情况 |
附录 B:日式餐具调研统计情况 |
(6)婴幼儿早教看护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任务 |
1.3 国内外早期教育发展状况 |
1.3.1 英国早期教育 |
1.3.2 美国早期教育 |
1.3.3 日本早期教育 |
1.3.4 欧盟早期教育 |
1.3.5 中国早期教育 |
1.3.6 早期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 |
1.3.7 小结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1.4.1 脑科学概念 |
1.4.2 国内外脑科学研究与发展现状 |
1.4.3 脑科学理论与早期教育 |
1.4.4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1.4.5 小结 |
1.5 研究对象、内容与范围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范围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案例调研 |
2.1 国内外相关案例 |
2.1.1 国外 |
2.1.2 国内 |
2.1.3 小结 |
2.2 企业所属幼儿园与早教中心 |
2.2.1 调研概述 |
2.2.2 西安经开早教中心 |
2.2.3 西安曲江早教中心 |
2.2.4 福田幼儿园万科园 |
2.2.5 其它6 所福田幼儿园 |
2.2.6 其它2 所早教中心 |
2.2.7 小结 |
2.3 日本七田真教育中心 |
2.3.1 选取原因 |
2.3.2 日本 |
2.3.3 北京地区 |
2.3.4 上海地区 |
2.3.5 深圳地区 |
2.3.6 国内其它城市 |
2.3.7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关于0-3 岁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设计参考指标与要求 |
3.1 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规模问题 |
3.2 不同年龄段基本构成单元人数 |
3.3 居住区级公共建筑配置指标 |
3.4 育婴师与其他人员配备标准 |
3.5 婴幼儿保育空间最小人均使用面积 |
3.6 后勤、行政管理用房面积 |
3.7 室内净高与走廊净宽 |
3.8 室内空间与环境设计要求 |
3.8.1 空间设计要求 |
3.8.2 构造节点 |
3.8.3 家具配置要求 |
3.8.4 空间环境 |
3.8.5 防火与疏散 |
3.9 设备设施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模板化空间设计研究 |
4.1 抽象空间模式 |
4.1.1 平面功能关系 |
4.1.2 基本构成单元空间模式 |
4.1.3 基本构成单元空间组合方式 |
4.2 基本构成单元空间设计 |
4.2.1 基本构成单元使用模式 |
4.2.2 有自然采光时基本构成单元 |
4.2.3 内墙可开合时基本构成单元 |
4.2.4 两种空间效果 |
4.3 空间组合(厅、廊空间设计) |
4.3.1 廊空间 |
4.3.2 厅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空间模块化规划与设计实践探索 |
5.1 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模块化规划 |
5.1.1 各模块关系 |
5.1.2 模块规划布点依据 |
5.1.3 模块网布局示例 |
5.2 早教看护中心设计实践探索 |
5.2.1 平面布局 |
5.2.2 空间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总结 |
6.1 结论 |
6.1.1 关于基础设计指标 |
6.1.2 关于空间环境设计指标 |
6.1.3 关于空间设计 |
6.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图表来源 |
致谢 |
(7)不锈钢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蜂窝夹层结构的介绍与研究历史 |
1.2.1 蜂窝夹层结构分类及应用 |
1.2.2 蜂窝夹层结构研究历史 |
1.3 不锈钢结构的实际应用与研究历史 |
1.3.1 不锈钢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实例 |
1.3.2 不锈钢材性研究概况 |
1.3.3 不锈钢结构的研究历史 |
1.4 不锈钢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不锈钢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 |
2.3 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
2.3.1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4 测点内容及测点布置 |
2.4.1 测试内容 |
2.4.2 测点布置 |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荷载-位移曲线 |
2.5.2 试验现象及分析 |
2.5.3 试验数据计算及汇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锈钢芯板梁抗弯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3.1 概述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几何模型 |
3.2.2 材性 |
3.2.3 边界条件与荷载 |
3.2.4 相互作用和约束 |
3.2.5 网格划分 |
3.2.6 特征值屈曲分析 |
3.2.7 初始缺陷的添加 |
3.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比较分析 |
3.4 破坏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锈钢芯板梁抗弯承载力参数分析 |
4.1 概述 |
4.2 梁高b对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
4.3 芯管横向间距l_(nz)对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
4.4 芯管纵向间距l_(my)对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
4.5 芯管外径d对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
4.6 芯管壁厚t_w对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
4.7 腹板厚度t_f对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
4.8 翼缘板厚度t对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锈钢芯板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5.1 概述 |
5.2 弹性屈曲荷载公式 |
5.3 不锈钢芯板梁几何参数的计算 |
5.4 MR/My-λn曲线拟合 |
5.5 受弯抗弯承载力结果对比 |
5.6 芯板梁挠度的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成组技术在航空航天特种紧固件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航空航天紧固件生产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2.1 航空航天紧固件产业现状 |
2.1.1 国内标准紧固件产业概述 |
2.1.2 航空航天特种紧固件发展概述 |
2.2 航空航天紧特种固件生产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2.2.1 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 |
2.2.2 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
2.3 国内特种紧固件生产质量管理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特征的航空航天紧固件成组技术研究 |
3.1 航空航天紧固产品的特征 |
3.1.1 相似性特征 |
3.1.2 差异化特征 |
3.2 航空航天用特种紧固件产品的成组策略 |
3.3 基于成组技术的航空航天紧固件产品的编码设计 |
3.3.1 编码方法与原理 |
3.3.2 编码现状分析 |
3.3.3 基于特征的成组编码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成组技术的生产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
4.1 基于成组技术的工艺文件质量管理方法应用研究 |
4.2 SPC在基于成组技术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XX公司实例应用 |
5.1 基于成组技术的生产质量管控应用 |
5.1.1 成组技术在工艺质量管控过程中的应用 |
5.1.2 成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SPC质量过程控制的应用 |
5.2 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不同冶炼方法的15-5PH不锈钢中夹杂物对疲劳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高强度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
1.4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强韧化机理 |
1.4.1 强化机理 |
1.4.2 韧化机理 |
1.5 钢中的洁净度和疲劳性能 |
1.5.1 钢的洁净度 |
1.5.2 疲劳性能的研究状况 |
1.5.3 疲劳的分类 |
1.5.4 夹杂物对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
1.6 高强度钢的氢脆敏感性的研究 |
1.6.1 钢铁材料氢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
1.6.2 钢铁材料氢致延迟断裂的研究现状 |
1.7 15 -5PH不锈钢的研究现状 |
1.7.1 15 -5PH不锈钢的组织性能的研究现状 |
1.7.2 15 -5PH不锈钢的冶炼工艺研究进展 |
1.7.3 15 -5PH不锈钢的冶炼工艺的特点 |
1.7.4 15 -5PH钢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 |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案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样方法及手段 |
2.2.1 热处理工艺 |
2.2.2 力学性能 |
2.2.3 热处理设备 |
2.2.4 显微组织观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钢组织与性能研究 |
3.1力学性能实验 |
3.1.1 Φ150mm试验钢力学性能对比 |
3.1.2 Φ350mm试验钢力学性能对比 |
3.1.3 时效温度对Φ350mm试验钢力学性能影响 |
3.2 低倍组织对比 |
3.2.1 Φ150mm试验钢低倍组织对比 |
3.2.2 Φ350mm试验钢低倍组织对比 |
3.3 微观组织对比 |
3.3.1 Φ150mm试验钢夹杂物形貌对比 |
3.3.2 Φ350mm试验钢夹杂物形貌对比 |
3.3.3 Φ150mm试验钢δ铁素体对比 |
3.3.4 Φ350mm试验钢δ铁素体对比 |
3.3.5 Φ150mm试验钢晶粒度对比 |
3.3.6 Φ350mm试验钢晶粒度对比 |
3.3.7 Φ150mm试验钢金相组织对比 |
3.3.8 Φ350mm试验钢金相组织对比 |
3.4 冲击断口形貌对比观察 |
3.4.1 Φ150mm试验钢冲击断口对比 |
3.4.2 Φ350mm试验钢冲击断口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夹杂物的粒径分布 |
4.1 试验钢中夹杂物的种类 |
4.1.1 Φ150mm试验钢夹杂物种类 |
4.1.2 Φ350mm试验钢夹杂物种类 |
4.2 夹杂物的成分、分布 |
4.2.1 Φ150mm试验钢夹杂物成分、分布 |
4.2.2 Φ350mm试验钢夹杂物成分、分布 |
4.3 夹杂物的形状 |
4.3.1 Φ150mm试验钢夹杂物形状 |
4.3.2 Φ350mm试验钢夹杂物形状 |
4.4 夹杂物的微观形貌 |
4.4.1 Φ150mm试验钢夹杂物形貌 |
4.4.2 Φ350mm试验钢夹杂物形貌 |
4.5 四种试验钢中夹杂物的粒径分布统计 |
4.6 小规格试验钢断裂韧性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疲劳S-N曲线的测定及裂纹扩展速率分析 |
5.1 试验钢疲劳强度的预测 |
5.2 试验钢疲劳S-N曲线 |
5.3 试验钢疲劳断口的观察 |
5.3.1 宏观疲劳断口分析 |
5.3.2 微观疲劳断口分析 |
5.3.3 试验钢裂纹扩展速率对比 |
5.4原位拉伸观测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两种15-5PH钢氢脆敏感性对比研究 |
6.1 引言 |
6.2 微观组织对比 |
6.3 TDS曲线分析 |
6.4 缺口慢拉伸试验 |
6.5 慢拉伸试样断口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钢的逻辑及其节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来源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5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6.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钢材及其特性 |
2.1 钢的产生及分类 |
2.2 钢材的力学性能 |
2.3 钢材的工艺性能 |
2.4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建筑中钢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
3.1 钢材在建筑中的历史 |
3.2 钢材在建筑中的应用 |
3.2.1 钢结构构件 |
3.2.2 钢连接件 |
3.2.3 表皮钢材料 |
3.3 钢材料建筑结构概论 |
3.3.1 钢结构体系 |
3.3.2 钢与木结构 |
3.3.3 钢与砌体结构 |
3.3.4 钢与混凝土结构 |
3.4 钢材的连接方式 |
3.4.1 铆钉连接 |
3.4.2 螺栓连接 |
3.4.3 焊缝连接 |
3.4.4 销钉连接 |
3.5 本章小结 |
4. 钢材料建筑案例研究 |
4.1 案例研究的步骤和逻辑 |
4.2 钢材料建筑案例概述 |
4.3 钢结构建筑 |
4.3.1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ew National Gallary) |
4.3.2 蓬皮杜文化中心(Le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
4.3.3 Inmos微处理器工厂(Inmos Microprocessor Factories) |
4.3.4 斯图加特航站楼(Airport Stuttgart Terminal stuttgart ) |
4.3.5 汤姆森光学仪器厂(Thomson Optronics Factory) |
4.3.6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英国馆(British Pavilion Seville Exposition) |
4.3.7 辛普森-李住宅(Simpson-Lee house) |
4.3.8 河谷大学学术资源中心(Thames Valley University Resource Centre) |
4.3.9 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四号航站楼(Madrid Barajas Airport T4 Terminal) |
4.4 钢结构与其它材料结构建筑 |
4.4.1 克里潘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Klippan) |
4.4.2 伦佐·皮亚诺热那亚工作室(Building Workshop & Laoratory) |
4.4.3 贝埃勒基金会博物馆(Beyeler Foundation) |
4.4.4 巴巴内克住宅(Haus Babanek) |
4.4.5 帕瑞什艺术博物馆(Parrish Art Museum) |
4.5.6 金贝儿美术馆新馆(Kimbell Art Museum Expansion) |
4.5 非主要结构部分钢材料建筑 |
4.5.1 布雷根茨美术馆(Kunsthaus Bregenz) |
4.5.2 多明莱斯葡萄酒厂(Domingo Les Wineries) |
4.5.3 尤亚丽珀图斯住宅(Eucaliptus House) |
4.5.4 汉诺威博览会瑞士馆(Sound Box,Swiss Pavilion,EXPO 2000) |
4.6 本章小节 |
5. 结论 |
5.1 论文研究的结论 |
5.2 论文研究的局限 |
5.3 未来发展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不锈钢的历史、分类和规格(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寒地区含二氧化碳气田集输系统优化及标准化技术研究[D]. 孙云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D]. 王宏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研究[D]. 王国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基于朴素观念的中式餐具设计研究[D]. 邵方素.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告 2019年 第31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 2019(45)
- [6]婴幼儿早教看护空间研究[D]. 赵雷波. 深圳大学, 2019(01)
- [7]不锈钢芯板梁抗弯承载力研究[D]. 张斌. 湖南大学, 2019(07)
- [8]成组技术在航空航天特种紧固件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D]. 陈佃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不同冶炼方法的15-5PH不锈钢中夹杂物对疲劳性能的影响[D]. 管真.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钢的逻辑及其节点[D]. 於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