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侯雪菲[1](2019)在《中日虾夷扇贝设施养殖发展的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野生贝类的采捕有着悠久的历史,人工养殖的相关技术也日趋成熟,贝类产业逐渐成为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贝类养殖物种逐渐增多、产量不断增加,而其中,虾夷扇贝经过近二十年的养殖推广,目前已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规模化养殖,近10年来创造了数十亿元的产值,已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之一。然而,随着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诸多问题和不足也不断出现,养殖环境恶化、病害频发等问题亟需解决。本文采用调查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以中日两国虾夷扇贝设施养殖产业发展的整体特征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两个国家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产业发展方面的异同,通过对我国虾夷扇贝设施养殖产业在技术、产业发展两方面的横向对比和中日两国的纵向比较,为我国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1)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在海流、盐度、水温、冰清、降水量和潮汐差六个方面的自然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适宜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自然环境方面,总体上日本优于我国。(2)我国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设备、技术研发,工厂化育苗,以及适宜生态环境调控等方面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不足,特别是在设备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亟待加强。(3)相较于日本,我国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贝类产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进展较缓慢;“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4)我国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生产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机构建设不够完善、民间协会作用不够突出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宏观管理和具体技术两个维度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和意见:(1)合理规划,谋划虾夷扇贝设施养殖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建立起从上到下的监督和管理体系;(2)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的建立,以此来推动虾夷扇贝设施养殖创新技术研发和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3)加大对虾夷扇贝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监测、预防和预警力度,力求实现“贝类—环境—设施系统”在发展动态过程中的稳定和平衡;(4)规范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优化设施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设施设备,完善设施养殖生产过程中对不良气象、生态条件和极端生产环境的适应策略。
本刊编辑部[2](2012)在《开好局 迈好步 为顺利完成渔业“十二五”规划奠定扎实基础——2011年全国渔业工作盘点》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渔业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应对渔业突发事件,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保持了渔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顺利完成"十二五"既定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总结各地开局之年的工作亮点与重点,不为宣扬,只为督促激励,圆满完成既定规划任务。
本刊编辑部[3](2011)在《硕果累累 成绩斐然 “十一五”全国渔业工作亮点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一五"这五年,对很多行业来说都是辉煌的五年。渔业也不例外,五年来,渔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强渔惠渔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全面推进,渔业综合管理能力明显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国渔业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十一五"全国渔业工作成绩,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吴比,王丽,于凤仪[4](2009)在《扇贝养殖新技术》文中认为扇贝除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全世界有300多种扇贝,我国经济价值较大的有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日月贝等。
高维锡[5](2006)在《微量元素对扇贝免疫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用我国大规模人工养殖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在一定的温度、pH值、光强等条件下,用Na2SeO3、CrCl3、ZnCl2、CuSO4、FeCl3、MnCl2等六种试剂的5种不同浓度培养扇贝幼虫,观察不同浓度的不同试剂对扇贝幼虫生长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扇贝幼虫的壳长和壳高均比其原始数据有了明显的增长,但各组又有一定的差异:Cu、Zn、Fe、Cr对幼虫壳长增长的影响差异极显着,Se的影响差异显着,而Mn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对壳高生长的影响中,Cu的差异显着,其余的5种元素差异极显着。Na2SeO3的浓度为40μg/L时,幼虫平均壳长和壳高的增长最大,分别为43.0μm和40.7μm。说明Na2SeO3促进幼虫生长的最适浓度为40μg/L;CrCl3促进幼虫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μg/L,幼虫平均壳长和壳高的最大增长分别为50.8μm和50.5μm;ZnCl2促进幼虫生长的最适浓度为20μg/L,幼虫平均壳长和壳高的最大增长分别为43.6μm和44.1μm;CuSO4促进幼虫壳长增长的最适浓度为80μg/L,幼虫平均壳长最大增长为41.3μm,但促进幼虫壳高增长的最适浓度为5μg/L,幼虫平均壳高的最大增长为39.4μm;FeCl3促进幼虫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μg/L,幼虫平均壳长和壳高的最大增长分别为43.6μm和41.8μm;MnCl2促进幼虫生长的最适浓度为80μg/L,幼虫平均壳长和壳高的最大增长分别为41.5μm和39.9μm。 将扇贝培养在含有微量元素的海水中,在不同时间测定其血淋巴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以得到微量元素对扇贝血淋巴中抗氧化酶活力影响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ANAE酶活力在1、3和5天时均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且均在第5天酶活力最高,血细胞中的酶活力又一直高于血清中的酶活力,说明微量元素对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ANAE活力有活化作用;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ACP活力在1、3和5天时均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第5天酶活力最高,而血细胞中第3天酶活力最高,并且血细胞中的酶活力一直高于血清中的酶活力,说明微量元素对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ACP活力也有活化作用;微量元素对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也有刺激加强的作用。 用富集微量元素的微藻投喂实验组扇贝,结果表明:经投喂富集微量元素的
谢杭,赵江宋[6](2000)在《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赵守江[7](1999)在《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文中认为 网笼浮筏养殖,是当前我省应用范围较广的扇贝养成方式。这种方式跑苗较少,比较安全,可以防除大型敌害。但随着扇贝的生长要随时更换大网目的网衣,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因扇贝无固定附着基,个体间互相碰撞,
蔡友飞[8](1998)在《福建创汇水产养殖业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
胡连元[9](1986)在《日本的栽培渔业概况》文中研究说明 日本是个岛国,对发展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历史以来日本人民素有吃鱼习惯,因此渔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日本渔业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已由原始的狩猎型生产,逐步演变成类似于农业上耕耘的栽培型生产,日本称之为栽培渔业,我国便称它为增养殖渔业。第一章日本栽培渔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日虾夷扇贝设施养殖发展的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查询 |
1.4.2 专家访谈咨询 |
1.4.3 综合对比分析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中国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现状 |
2.1 虾夷扇贝养殖设施装备的研制与应用情况 |
2.2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育苗)技术的研发情况 |
2.3 虾夷扇贝工厂化育苗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情况 |
2.4 虾夷扇贝养殖(育苗)适宜生态环境条件的工程调控情况 |
2.5 虾夷扇贝养殖(育苗)新装置、新方法、新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情况 |
2.6 中国虾夷扇贝设施养殖面临的问题 |
2.6.1 规划相对滞后,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
2.6.2 基础研究落后,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
2.6.3 科技创新力度不够,技术研发速度缓慢 |
2.6.4 水域环境的实时监测体系尚待加强,病害预警体系亟待建立 |
第三章 日本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产业分析 |
3.1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的自然采苗 |
3.1.1 自然采苗的主要生产流程 |
3.1.2 自然采苗的主要设施装备 |
3.2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的自然苗分选、疏密与装笼 |
3.2.1 自然苗分选、疏密与装笼流程 |
3.2.2 自然苗分选、疏密与装笼的设施装备 |
3.3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的中间育成及倒笼、垂下式养殖和底播作业 |
3.3.1 中间育成、倒笼、垂下式养殖和底播作业的生产流程 |
3.3.2 中间育成、倒笼、垂下式养殖和底播作业的设施装备 |
3.4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的净化与暂养 |
3.5 虾夷扇贝设施养殖过程中的敌害驱除 |
3.6 虾夷扇贝的贝壳处理 |
第四章 中日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整体特征对比分析 |
4.1 设施养殖面临的自然因素 |
4.1.1 海流情况 |
4.1.2 盐度情况 |
4.1.3 水温情况 |
4.1.4 冰情情况 |
4.1.5 降水量情况 |
4.1.6 潮汐差情况 |
4.2 设施养殖的生产流程 |
4.3 设施养殖的生产管理 |
4.3.1 出台的法律对比 |
4.3.2 管理机构的对比 |
4.3.3 民间组织的对比 |
4.4 经济因素对设施养殖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发展虾夷扇贝设施养殖的对策建议 |
5.1 宏观管理方面 |
5.1.1 合理规划,实现从上到下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
5.1.2 实现校企联合的“产-学-研-用”贯通研究模式,搭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
5.1.3 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实现技术和资源共享 |
5.1.4 加强对养殖水域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力度 |
5.2 产业技术方面 |
5.2.1 存在的问题 |
5.2.2 规范虾夷扇贝养殖过程中的工艺流程 |
5.2.3 优化虾夷扇贝养殖过程中的设施设备 |
5.2.4 完善虾夷扇贝在不良气象生态条件和极端生产环境的管理策略 |
5.2.5 构建“贝类—环境—设施系统”综合调控体系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扇贝养殖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扇贝的生物学特性 |
1. 生态习性 |
2. 环境要求 |
3. 摄食习性 |
4. 生长与繁殖 |
5. 敌害 |
二、扇贝的养成技术 |
1. 养成海区条件 |
2. 分苗时间 |
3. 养殖方法 |
4. 日常管理 |
5. 收获加工 |
(5)微量元素对扇贝免疫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
2.扇贝的养殖种类及养殖现状 |
第二章 扇贝养殖海区营养盐含量的调查分析 |
1.采样时间、地点及采样方法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微量元素对扇贝幼虫生长的影响 |
1.实验材料与试剂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第四章 微量元素对扇贝免疫力的影响 |
1.实验材料、试剂及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和步骤 |
3.实验结果 |
4.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富集微量元素的微藻对扇贝免疫力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试剂和仪器 |
3.实验方法和步骤 |
4.实验结果 |
5.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日虾夷扇贝设施养殖发展的对比分析研究[D]. 侯雪菲.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2]开好局 迈好步 为顺利完成渔业“十二五”规划奠定扎实基础——2011年全国渔业工作盘点[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水产, 2012(01)
- [3]硕果累累 成绩斐然 “十一五”全国渔业工作亮点回顾[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水产, 2011(01)
- [4]扇贝养殖新技术[J]. 吴比,王丽,于凤仪. 新农业, 2009(12)
- [5]微量元素对扇贝免疫力的影响[D]. 高维锡.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6]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J]. 谢杭,赵江宋. 南方农机, 2000(06)
- [7]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J]. 赵守江. 农业知识, 1999(04)
- [8]福建创汇水产养殖业现状与展望[J]. 蔡友飞. 科学养鱼, 1998(01)
- [9]日本的栽培渔业概况[J]. 胡连元. 河北渔业, 19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