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德的真话与斯大林的悲剧(论文文献综述)
冯璐[1](2019)在《比我更重要的是人类的命运 纪德:奔赴自由的“背德者”》文中认为1947年之于安德烈·纪德,注定是满载而归的一年。6月,牛津大学授予其荣誉博士学位,11月13日,瑞典文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78岁的纪德,理由是他"以对真理的无所畏惧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和处境"。消息传来,巴黎瓦诺大街的纪德家炸了锅,"小夫人"玛利亚——纪德的至交兼助手,忙于应对纷至沓来的电话和信件,家中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各路记者和摄影师。
马抱抱[2](2019)在《奥克塔维奥·帕斯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奥克塔维奥·帕斯是墨西哥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着名作家,组委会评价“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他的文学思想精深广博,观念超前,既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的火花,也是古典与当代的高度结合。他的文学思想比较庞杂,本文择其要旨,从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文学关系等四方面总结了帕斯的文学思想。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正文共有四章。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帕斯的家庭背景和成长历程。祖父和父亲的革命经历让帕斯对“革命”有了最切身的体认,造成了他对革命既有无限的热情又不得不三思而行的态度。他的母亲、姑母、妻子滋润了他的创作和心灵,他的外交官生涯让其充分领略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其次概述了奥克塔维奥·帕斯文学思想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从灵感和想象两方面总结了帕斯的文学创作思想。帕斯认为创作中构思与灵感相辅相成,构思需要灵感,而后者也需要构思。他高度评价了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他将想象看作一种认识工具,进而认为想象可以引起意愿,导致行动,最终改变世界。他认为想象可以使对立的现实产生关系,创造出新的理念和事物。第二章主要论述帕斯有关文学接受的思想。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帕斯认为文本存在一种召唤结构,需要读者参与填补。他认为读者的期待视野由于历史性和个人性而各不相同,因此作者创作和读者阅读的过程是期待视野的角力。帕斯还对文学批评作出了评价,他认为作者不是作品的主人,批评家和读者有批评的自由。但他也严厉批判了一些不负责任的批评家,并呼吁真正的批评。第三章是帕斯对文学在时代困境中如何发展的回答。帕斯认为,这个时代困境是市场化和技术至上对文学发展的挑战,市场的逻辑并非文学的逻辑,技术使文学世界变得空洞。但他并不悲观,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世界文学走向融合的今天,帕斯主张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放眼世界。第四章总结了帕斯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帕斯不提倡文学处处跟政府对着干,也不喜欢没有骨气的吹捧。他信奉言论自由,不论题材是否具有政治性,内容是否具有倾向性,作者写作任何文学作品都应严格地出于美学的理由和自身的激情。帕斯批判政治对文学的干预,主张文学具有独立性,但也认为文学与政治可以实现对立统一。结语认为,帕斯的文学思想最大特征是问题意识,他的思考总是致力于为时代困境中的文学寻找出路。
旷新年[3](2018)在《《一九八四》的另一种阅读经验》文中研究表明1991年8月19日晚上,我与一位同学正在北京开往成都的火车上,从列车广播里听到了苏联政变的消息。我意识到,一个时代结束了。俄国十月革命使旧世界的秩序土崩瓦解,激发了千百万人追求自由、平等、解放的梦想;但是,苏联并没有将乌托邦转化为现实,而是将理想变成了噩梦。苏联既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空前胜利,也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巨大失败;既是共产主义运动引以为傲的荣耀,也是共产主义运动难以抹去的污点。
魏淑霞[4](2017)在《爱伦堡回忆录《人·岁月·生活》研究》文中提出伊利亚·格里戈利耶维奇·爱伦堡是苏俄着名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经历了俄国从沙皇专制转向苏联社会主义时期。目前我国对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研究的比较透彻,但对描写其一生以及囊括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的关注却远远不够,仅在1999年的海南出版社中有汉译本问世,且尚未有对该回忆录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基于此,本论文以该回忆录为蓝本进行分析论述,旨在使我国学界较为全面地了解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论文分为绪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以及结语几部分。第一章中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第二章主要从三方面对回忆录中所涉及的爱伦堡的个人经历进行分析论述:首先,对爱伦堡不受家庭传统思想控制的个人生活、其错综复杂的精神成长历程,以及他对斯大林的态度进行了论述;其次,分析了爱伦堡为保卫和平做出的努力;最后,从爱伦堡的思想变化过程与文学创作方面对他的文化生活进行阐释。第三章从革命观和战争观两方面对回忆录中关于历史事件的“岁月”进行分析:首先是从一战与俄国内战两个事件中对爱伦堡从初步形成到最后形成的革命观进行了论述;其次通过二战对爱伦堡的战争观进行阐释。第四章从三个方面对回忆录中爱伦堡所接触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与爱伦堡有过接触的俄国坚持创作自由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曼德尔施塔姆;其次论述了爱伦堡眼中的欧洲知识分子纪德与海明威;最后阐释了与爱伦堡有过接触的政治家身份下的作家法捷耶夫与乌曼斯基对艺术事业的热爱。结语中总结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此课题的研究意义。
雷颐[5](2016)在《茨威格、罗曼·罗兰和纪德的莫斯科行》文中研究说明茨威格、罗曼·罗兰和纪德分别在1928、1935和1936年到苏联访问,回来后写了或简或详的访问记,有的当时未公开发表,有的当时就公开发表。今天边读他们当年的闻见观感,一边回想这半个多世纪的潮起潮落、风雨苍黄,使人不胜今昔之慨;他们的态度、意见和观点,更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一1928年夏,茨威格收到一封邀请信,要他作为奥地利作家代表团的成员到莫斯科参加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生性谨慎
李磊[6](2015)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与中国现代知识人》文中研究说明罗曼·罗兰进入国人视野,是在狂飙突进的五四时期,在这将近百年的岁月里,罗曼·罗兰及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深受欢迎却又饱受批判。这部小说深受现代中国知识人喜欢毋庸置疑,而傅雷译本又将这部小说在中国的影响推向了极致。但也不可否认,解放后对这一部小说的批判也是颇具规模,特别是在1958年达到了批判的顶峰。这一年《读书月刊》开设专栏讨论这部小说,作家出版社也出版了《怎样认识“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原因就是小说中的个人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对青年人造成的危害太大,必须集中批判,藉以清除流毒。以此为背景,本文讨论《约翰·克利斯朵夫》对中国现代知识人的影响,具体操作上就是通过五个鲜明的个案来具体入微地呈现《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二十世纪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自身的品质和中国现代知识人的文化传统及遭遇的时代境况这两个方面入手,粗略探讨《约翰·克利斯朵夫》符合中国现代知识人“脾胃”的原因。第二章论述小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精神气质,为此笔者提出了“约翰·克利斯朵夫气质”这一概念,这为后面分析中国现代知识人对小说的接受打下了基础,喜欢他或批判他也就不再空洞抽象。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论述《约翰·克利斯朵夫》对批评家胡风、作家路翎、学者王元化等“胡风分子”的影响,以及罗曼·罗兰与他们的精神领袖鲁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说,这一章是论述鲁迅文学传统与约翰·克利斯朵夫气质所发生的一次碰撞以及产生的思想火花。第四章主要以学者罗大冈的《论罗曼·罗兰》为个案,论述《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所遭受的扭曲或误解,这一章与第三章就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二者形成互补的紧张态势,可以加深我们对约翰·克利斯朵夫气质的理解,自然也对中国现代知识人在特殊时代下的命运遭遇有同情之理解。找出这误读扭曲的地方,从误读之处探寻出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社会思潮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发展和变化。这于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以及20世纪中国知识人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综上所述,可知本文不是以深入探讨原着为目的,即完成解码《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任务,而是要考察《约翰·克利斯朵夫》在现代中国语境中如何被不断地解读、改造、扭曲的过程,即分析《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嬗变。一句话,本文关注的焦点不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什么,而是它变成了什么,以及背后“如何是”的问题。
张秀姿[7](2015)在《纪德与曼德施塔姆文学创作中道德自我完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总处在不同步的状态,互相促进并影响着,以此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文学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作为社会发展的软力量,甚至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作家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作家的精神探索对文学甚至社会的意义重大。文学创作与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些因素总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冲突,比如作家的作品与政治、文学与社会之间等都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作家的思想超前于社会发展,或者落后于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是个长久的话题。作家们也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让自己处在不同的境地。回顾过去,人们才发现作家在当时精神追求和道德探索的难能可贵之处。文学史上有这样两个人,他们都在人们的疑惑不解中存在着,备受争议,却都是文学上难得的骄子,都博学多才,善于用文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但同时又在难以立足的环境中保全自己的道德追求,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为自己的思想发展堆石砌路,找寻自己的道德出路。这种境界难能可贵,但也很艰辛。纪德,一个在生时便获得诺贝尔至高的文学奖项,但同时又引来无数的谴责和不理解的法国作家,全部作品被梵蒂冈列为禁书也足以看出他作品的破坏性之大,然而这些却从来没有阻止过他放弃过自己的道德追求。纪德用尽毕生的精力在道德精神的矛盾逆境中艰苦前进,为自己真正想要的自由在做精神追求。曼德施塔姆,一个生于1891年,英年早逝于二战前的俄国诗人,他可能仅仅是众多被“平反”的诗人之一,曼德施塔姆在已故后半个多世纪,作品才陆续被世人所知,也是读者们的荣幸吧!纪德和曼德施塔姆在人格发展上是可以引起某种共鸣的,笔者认为。两位作家共同地最初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的创作启蒙,以及家庭中的宗教影响,到后来自身的发展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并开始反叛那个作品上旧的自己,并由此产生了对自己所处政治制度的疑问和反抗。这些因素让他们在不同的体制内走在了同一条道路上。本文将纪德和曼德施塔姆从他们对自己接受的教育和原有的价值观念进行否定出发,追随自己的内心,完善个人道德,进行精神探索。从他们进行道德自我完善的表现,包括个人道德中的最高原则——真诚,以及他们对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看法进行对比研究,。第二部分深入了解两位作家的道德自我完善的探索过程,精神探索体现在文学创作上的变化,从象征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变动,还有他们对于宗教道德的认识,这些都是作家道德完善的重要方面。第三部分,通过以上对比研究,指出纪德与曼德施塔姆在精神探索的道路上相似的缘由是什么,包括客观方面的家庭背景分析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当然这更离不开他们在道德探索道路上的自觉自省。
霍贺[8](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周尚文[9](2014)在《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风波——评罗曼·罗兰与安德烈·纪德访苏观感引发的纷争》文中提出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两位法国着名作家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先后应邀访问苏联。他们都被认为是"苏联之友"的左翼进步作家,访苏回国后,分别写下了两本访苏观感的笔记:《莫斯科日记》和《访苏归来》。根据罗兰的嘱托,《日记》封存50年后才出版,而纪德《访苏归来》一书在当年就公开出版,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从内容看,两人的观感大体相似,他们都对苏联建设新社会的成就给予肯定和赞赏,也对个人崇拜、特权行为、法制残缺以及社会不平等、民众生活艰难等现象有一定的考察和记载。但两人对观感的处置方法不同,纪德遭到苏联官方的严厉抨击和围攻,而罗兰仍保持着"苏联之友"的名声。余波未了,这场风波引起当今我国学界的关注和争议。理性评析这场历史风波,罗兰、纪德这样具有良知和敏锐观察力的作家,都值得我们钦佩,不必由于两者做法不同而加以褒贬,后人不应苛求于他们。
高龙彬[10](2013)在《东西方知识分子视野下的20世纪20—30年代的苏俄》文中研究说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成为世界的焦点。东西方的知识分子纷纷到苏俄访问。由于各自的背景等不同,他们对苏俄的所见所闻、所思所闻也就不尽相同,但是比较完整地描绘了当时苏俄的社会状况。
二、纪德的真话与斯大林的悲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纪德的真话与斯大林的悲剧(论文提纲范文)
(1)比我更重要的是人类的命运 纪德:奔赴自由的“背德者”(论文提纲范文)
萌生与习俗斗争的意识 |
在“重生之地”打开禁忌之门 |
婚姻生活:对自由本我的追寻 |
访苏归来,理想破灭的逆耳真话 |
“我的命运圆满完成” |
(2)奥克塔维奥·帕斯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灵感与想象:帕斯论文学创作 |
第一节 帕斯论灵感 |
第二节 帕斯论想象 |
第二章 “诗人消失在他的声音背后”:帕斯论文学接受 |
第一节 “作品是创造多种含义的装置” |
第二节 “重要的不是诗人,而是诗” |
第三章 “市场的逻辑并非文学的逻辑”:帕斯论文学发展 |
第一节 市场、技术带来的危机和机遇 |
第二节 创造一种书写传统的方式 |
第四章 “不是意识形态家,也不是布道者”:帕斯论文学与政治 |
第一节 “严格地出于美学的理由”:文学的独立性 |
第二节 “权力侵入艺术创作领域”:政治的侵略性 |
第三节 文学与政治的对立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爱伦堡回忆录《人·岁月·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回忆录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五、研究目的、意义 |
注释 |
第二章 自传事实中的生活:一生颠沛流离的爱伦堡 |
一、苹果落地,离树很远——不受家庭控制的个人生活 |
(一)走向文学与革命的少年时期 |
(二)错综复杂的精神成长历程 |
(三)对斯大林的复杂情感 |
二、积极的社会活动参加者——社会生活 |
(一)多重身份下的社会活动家 |
(二)对犹太人的同情 |
三、思想变化历程与文学创作——艺术文化生活 |
(一)萌芽时期:与诗结缘 |
(二)矛盾发展时期:犹豫彷徨时期的诗与小说并行 |
(三)成熟时期:社会主义背景下的良心之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历史事实中的岁月:波诡云谲的时代 |
一、爱伦堡的革命观 |
(一)革命观初步形成时期 |
(二)矛盾的革命观最终形成时期 |
二、爱伦堡的战争观 |
(一)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妥协的西班牙 |
(二)伟大卫国战争中的人道主义战争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他传”中人的“命运”:动荡年代艺术家的群体画像 |
一、俄国文学中的自由书写者 |
(一)马雅可夫斯基:具有复杂情感的未来派诗人 |
(二)曼德尔施塔姆:具有历史感的阿克梅派诗人 |
二、欧洲战争年代的作家知识分子 |
(一)纪德: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导师 |
(二)海明威:虽死犹生的人道主义作家 |
三、政治家身份下的苏俄作家 |
(一)并非“个人崇拜者”的法捷耶夫 |
(二)博学多才的乌曼斯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5)茨威格、罗曼·罗兰和纪德的莫斯科行(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6)《约翰·克利斯朵夫》与中国现代知识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简述《约翰·克利斯朵夫》国内译介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现代知识人接受《约翰·克利斯多夫》原因 |
第一节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内在品质 |
第二节 现代知识人的文化传统及社会时代问题 |
第二章 何为“约翰·克利斯朵夫气质”? |
第一节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成长性 |
第二节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英雄性 |
第三章 瘸腿的雅各:对鲁迅一脉的激荡 |
第一节 “精神界之战士”——罗曼·罗兰与鲁迅 |
第二节 胡风文艺思想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因素 |
第三节“举起了他底整个的生命在呼唤着”一一路领《财主底儿女们》与《约翰?克利斯朵夫》 |
第四节 “王元化就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
第四章 毕竟是书生: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误读 |
第一节 个人主义、人道主义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关于1958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集中批判 |
第三节“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从破产到复苏——以罗大冈《论罗曼?罗兰》为例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文章 |
后记 |
(7)纪德与曼德施塔姆文学创作中道德自我完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对道德的另一种理解:艺术家的道德 |
0.2.悖逆传统道德 |
1 纪德与曼德施塔姆道德完善表现概述 |
1.1 反叛传统追求道德个性自由 |
1.1.1 纪德:由“内”而“外”的道德探索 |
1.1.2 曼德施塔姆:“由外而内”的道德自我完善 |
1.2 纪德与曼德施塔姆道德中至上的真诚原则 |
1.3 对“苏联式”社会道德的控诉 |
1.3.1 从《论苏联归来》看纪德的改变 |
1.3.2 曼德施塔姆对“苏式道德”的期望与绝望 |
2. 纪德与曼德施塔姆道德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比较 |
2.1 摒弃象征走向现实 |
2.2 在宗教内找寻道德遭到碰壁 |
3 纪德与曼德施塔姆道德自我完善相似性的根由 |
3.1 成长环境的深刻影响 |
3.2 社会文化环境与道德探索 |
3.3 自身的道德觉醒 |
3.3.1 孤寂中自觉自省 |
3.3.2 活在自然里 |
3.3.3“苦行僧”式的人生历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一、大陆地区 |
二、港台地区 |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
第一节 少年志向 |
一、家世与家学 |
二、明道救世 |
三、科学报国 |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
小结 |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
小结 |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
小结 |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
小结 |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
小结 |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风波——评罗曼·罗兰与安德烈·纪德访苏观感引发的纷争(论文提纲范文)
“苏联之友” |
《莫斯科日记》 和 《访苏归来》 记了什么 |
《访苏归来》 引起轩然大波 |
理性看待历史风波 |
(10)东西方知识分子视野下的20世纪20—30年代的苏俄(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四、纪德的真话与斯大林的悲剧(论文参考文献)
- [1]比我更重要的是人类的命运 纪德:奔赴自由的“背德者”[J]. 冯璐. 国家人文历史, 2019(08)
- [2]奥克塔维奥·帕斯文学思想研究[D]. 马抱抱. 扬州大学, 2019(02)
- [3]《一九八四》的另一种阅读经验[J]. 旷新年.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8(01)
- [4]爱伦堡回忆录《人·岁月·生活》研究[D]. 魏淑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5]茨威格、罗曼·罗兰和纪德的莫斯科行[J]. 雷颐. 炎黄春秋, 2016(06)
- [6]《约翰·克利斯朵夫》与中国现代知识人[D]. 李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7]纪德与曼德施塔姆文学创作中道德自我完善比较研究[D]. 张秀姿. 辽宁大学, 2015(01)
- [8]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9]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风波——评罗曼·罗兰与安德烈·纪德访苏观感引发的纷争[J]. 周尚文. 探索与争鸣, 2014(02)
- [10]东西方知识分子视野下的20世纪20—30年代的苏俄[J]. 高龙彬. 西伯利亚研究, 2013(02)
标签:约翰·克利斯朵夫论文; 文学论文; 现代主义论文; 胡秋原论文; 塔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