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habilitation therapy centralized on facilitation and acupuncture on upper extremities spasm after stroke(论文文献综述)
秦二丽[1](2021)在《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提供更多临床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针灸医院康复二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将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巴氯芬组)和治疗组(埋线治疗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对症治疗及基础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巴氯芬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如下:患侧上肢合谷、外关、曲池、肩髃。分别连续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结束(2个月)后,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患者患侧上肢痉挛的分级,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定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观察两组在治疗结束后上肢肌张力的改善情况,运用SPSS26.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肌痉挛评级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痉挛状态。治疗后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有效率90.3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疗效更优。(3)总有效率:治疗后,治疗组中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中显效5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2%。经秩和检验,P=0.348>0.05,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肌痉挛评级方面差异不大,且均疗效肯定。结论(1)本课题研究表明在上肢拮抗肌群处腧穴进行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与口服巴氯芬相比,在改善患侧上肢痉挛评级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在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穴位埋线疗法明显优于口服巴氯芬。(2)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总体疗效优于口服巴氯芬。
张琼帅[2](2021)在《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临床试验通过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评价头穴丛刺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动物实验主要以头穴丛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析头穴丛刺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GABAB的表达,及对BDNF/Trkb-KCC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72例确诊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单独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础上在顶区和顶前区选取5条穴线加用丛刺治疗,每次留针6小时,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干预4周后,使用改良Ashworth评分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两组患者肌张力分别进行评定,使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前(-3~0天)、治疗后(第4周±3天)各评价一次。研究人员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所得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各组组间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动物实验: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和头针组10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置,而对模型组和头针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MACO)进行脑缺血模型造模。头针组大鼠造模24h后对其采用头穴丛刺法在大鼠百会及左右侧各旁开2mm处针刺,快速捻转1min后留针2h,每日1次,共14d;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正常饲养,每日给予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对照组每日仅给予同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造模24h后对各组大鼠采用Zealonga评分对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价,造模24h及干预14d后对各组大鼠分别采用Narrow ally test进行行为学评价,并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肌张力。干预14d后,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应用石蜡切片及免疫荧光双标测定大鼠梗死区脑皮质内GABA及其受体GABAA和GABAB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大鼠梗死部分脑皮质中Trkb及KCC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含量及Trkb含量表达。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9.0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结果1.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头穴丛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降低患者患侧上肢和下肢的痉挛程度,且疗效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升,头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头针组评分均值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明显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2.动物实验: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24h后,应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对照组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模型组与头针组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对大鼠进行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头针组大鼠站立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明显增多(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14天后,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头针组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仍明显偏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头穴丛刺治疗显着降低了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评分。在大鼠造模24h及干预14d后三组进行肌张力检测结果显示:造模24h后,对照组大鼠肌张力未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均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P<0.05);经14d治疗后,对照组及模型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未明显改变,头针组治疗后较其治疗前及模型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明显减低(P<0.05)。干预14d后,对大鼠脑组织切片并进行TTC染色后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梗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可见明显梗死区域(P<0.05)。而头穴丛刺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梗死体积显着降低(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ABA、GABAA、GABAB中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中KCC2及Trkb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KCC2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头针组大鼠经头穴丛刺治疗后KCC2表达有所提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4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及Trkb含量,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BDNF表达减低,头针组大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BDNF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减低患者患侧上肢及下肢的痉挛程度,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临床有效性。2.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减低大鼠的痉挛程度,使大鼠行动能力得到提升,对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上调损伤侧皮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含量表达,减低痉挛程度。4.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调节损伤侧皮质BDNF/Trkb-KCC2信号通路表达,BDNF/Trkb-KCC2信号通路可能是头穴丛刺疗法降低大鼠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结合临床与基础两方面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损伤侧脑组织内神经递质有关。头穴丛刺疗法基于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依据“治神调形”法则,本研究为其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临床及实验证据。
蔡尚志[3](2021)在《粗针恢刺阴经腧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粗针恢刺阴经腧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期间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招募的76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中,两组各有2例患者脱落,最后纳入分析患者共72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在基础治疗上行粗针恢刺阴经腧穴治疗(本研究所运用的粗针,是指直径为0.40mm的毫针),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共治疗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记录的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简化上肢 Fugl-Meyer 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视觉疼痛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进行安全性观察记录,并运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疗效。结果:1.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MAS评级均显着性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MAS评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简化上肢Fugl-Meyer功能评定(FMA):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上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上肢FM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MBI):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MB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视觉疼痛评分(VAS):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VAS评分降低未见明显差异(P>0.05)。5.安全性观察:研究期间所有受试者未报告出现晕针、断针等针刺严重不良反应,亦未观察到由治疗引起的痉挛症状加重病人。研究中两组均未报告不能忍受针刺治疗病人。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改善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3例,改善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9.40%,治疗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粗针恢刺阴经腧穴与常规针刺疗法均能有效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可减轻疼痛。粗针恢刺阴经腧穴在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可为后续研究方向和思路提供启发。
罗琴[4](2021)在《依托Myoton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对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太极推拿对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依托Myoton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对屈肘痉挛肌生物力学特性(肌张力、硬度、弹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Myoton PRO的测量值与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上太极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提供依据,并推广Myoton技术的应用。方法本试验于2020年09月-2021年02月期间招募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住院或门诊患者,严格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包括基础的内科治疗,试验组采用太极推拿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休息1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日,共治疗2个疗程,即4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并用Myoton PRO测量两组患者患侧屈肘肌(肱二头肌、肱桡肌)的频率(F)、硬度(S)及衰减值(D);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分析F、S及D值与MAS、FMA、MB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结果1.基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例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其中2例脱落,最终完成试验共6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痉挛侧别之间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S、FMA、MBI评分及Myoton PRO测量患者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F、S、D值在治疗前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果(1)临床疗效:经过4周治疗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2)MAS分级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AS评级较治疗前总的来说均有降低(P<0.01);治疗完成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3)FMA评分变化: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治疗4周后均升高(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的FMA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4)MBI评分变化: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升高(P<0.01);经过4周治疗,试验组的MBI评分比对照组升高的更明显(P<0.05)。(5)Myoton PRO测量值变化:试验组治疗后患者肱二头肌的F、S、D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肱桡肌的F、S、D值均较治疗前降低(F、S值的P<0.01,D值P<0.05),同样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肱二头肌、肱桡肌的F、S、D值也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F、S值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D值无明显差异(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无论试验组还是对照组,Myoton PRO测量肱二头肌、肱桡肌的F、S、D值与MAS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与FMA、MBI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且P值均<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1.太极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及单独的康复训练治疗均能改善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肱二头肌及肱桡肌的肌张力和硬度,增加肌肉弹性,但太极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要优于单独的康复训练治疗。2.Myoton技术可以作为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的一种客观量化评估手段,Myoton PRO测量的肌张力、硬度和弹性值可能是中风患者发生痉挛以后的重要预后指标。3.相比于肌张力和硬度,Myoton PRO对肌肉弹性微小变化的敏感性可能更低。4.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受影响较大的屈肘痉挛肌可能是肱桡肌,并非肱二头肌,有待进一步验证。
舒婷[5](2021)在《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毫针疗法相比较,为制定和优化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本课题所纳入6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中心,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毫针对照组和火针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不同针刺方法。选穴均为“调神通络”组穴加减合并导师临床经验效穴,穴位如下:顶中线、顶斜1线、顶斜2线、顶旁线、双侧风池以及患侧肩髃、肩髎、外关、曲池、天井、臂臑、八邪,患侧上肢筋结点、压痛点,手指近节指间关节背侧面中央。治疗组操作方法:头部腧穴采用毫针针刺,得气后行针30s,行针时嘱患者尽量活动患肢至一定程度,后留针30min,其余腧穴采用火针点刺,每穴点刺1次,不留针。对照组操作方法:头部腧穴针刺方法同治疗组,其余穴位采用毫针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疗程:对照组周一至周六每天1次,1周为1疗程。治疗组周一至周六每隔1天治疗1次,1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将两组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MAS)与治疗前进行对比,通过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案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痉挛部位、病程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肢MAS痉挛等级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分、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AS痉挛等级均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疗效对比,治疗组有效率93.33%远大于对照组有效率76.67%,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针疗法和毫针疗法均能改善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痉挛性瘫的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在降低患者上肢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火针疗法优于毫针疗法。3.火针疗法临床疗效优于毫针疗法。4.火针疗法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刺激性强、用时短、操作简便、对患者的体位要求低,花费低,在临床值得推广。
李婉莹[6](2021)在《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以下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Pub Med、Cochrane。每个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开始,截至2020年10月,筛选出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评价表对纳入文献的风险进行评估,使用Revman5.3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同时制作森林图和漏斗图。结果⑴本次研究共纳入1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含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402名。治疗组的干预措施均为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对照组的干预措施包括常规针刺结合康复、单纯康复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⑵Meta分析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4.65,95%Cl(3.10,7.00),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MD=10.28,95%Cl(7.78,12.77),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的MA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MD=-0.49,95%Cl(-0.62,-0.35),P<0.00001],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⑶在定性分析中,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brunnstrom评分、berg评分、GQOL-74评分、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CSI评分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但由于这部分文献数量各仅有一篇,因此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结论本次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单纯康复及药物治疗,且在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痉挛上都有明显的疗效。但本次纳入的文献大多质量不高,整体样本量偏小,今后若需要进一步研究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尚需更多大样本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且应增加随访观察以进一步明确针刺治疗的远期疗效。
穆扬[7](2021)在《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次研究以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为基础,选取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观察其对治疗中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并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相比较,以期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在中风病常规治疗上,治疗组加以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对照组加以常规针刺。两组均每周2、4、6各治疗1次,留针40min/次,共治疗12周,在治疗后两个月进行随访。于治疗前、治疗12周末和随访期对患者MAS、FMA(上肢部分)和MBI评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中风类型、合并基础疾病、MAS、FMA和MBI评分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治疗12周末、随访期的MAS、FMA、MBI评分较治疗前比均有显着提升(P<0.01),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在治疗12周末、随访期两个时间点的MAS、FMA、MBI评分提升均好于常规针刺组(P<0.05)。说明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和常规针刺对患者三个量表方面均有改善,且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改善作用更佳。3.有效率:以患者的上肢MAS变化为标准,治疗12周后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组有效率91.42%>常规针刺组68.6%(P<0.05);随访期与治疗前相比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组有效率85.3%>常规针刺组60.7%(P<0.05)。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偏瘫上肢的MAS、FMA、MBI评分,但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在这三个方面的改善作用上优于常规针刺。2.对于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的有效率更优于常规针刺。3.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偏瘫上肢的改善均具有远期效果但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的远期效果可能有优于常规针刺的趋势。
顾玮青[8](2021)在《药线点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药线点灸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等级、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ADL评分的变化情况,探讨药线点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扩宽治疗思路。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12020.12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头针和体针,头针取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的上1/5段、中2/5段,顶旁2线;体针取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及井穴;治疗组头针治疗同对照组,体针治疗改为药线点灸,取穴同对照组。每日治疗1次,治疗6天休息1天,治疗4周。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MAS等级、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ADL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卒中性质及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在MAS等级、SFMA评分(上肢部分)、ADL评分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AS等级、SFMA评分(上肢部分)、ADL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在MAS等级、SFMA评分(上肢部分)、ADL评分上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FMA评分(上肢部分)、ADL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治疗后显效5人,有效14人,改善10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后显效3人,有效8人,改善15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药线点灸和针刺均能有效降低痉挛等级,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药线点灸在降低痉挛等级,提高上肢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上的临床疗效比针刺更好。2.药线点灸是一种操作便捷,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的治疗手段,更适应基层推广应用。
马琳[9](2020)在《电子捻针仪配合透刺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电子捻针仪配合透刺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依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为30例。两组选穴头针均为百会穴、患肢对侧运动区中2/5段;体针皆取患侧,肩髃穴向臂臑穴方向透刺,曲池穴透手三里,合谷穴进针后先向后溪穴方向透刺,得气后再刺向三间穴方向,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的透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子捻针仪对头针进行捻转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天。选择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这2个时间节点,分别观察两组修订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Fugl-Meyer评分(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BI)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Brunnstrom分级、年龄、病程、MAS肌张力分级、上肢痉挛侧及原发病比较方面,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组内患肢的肘关节MAS分级、FMA评分及BI评分比较,治疗前以上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均有显着地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患肢肘关节MAS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着(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FM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着地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B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3.14天的治疗结束后进行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电子捻针仪配合透刺)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单纯透刺)总的有效率为73.3%,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着(P<0.05)。结论:1.电子捻针仪配合透刺及单纯透刺均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有利于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肌张力的降低、上肢功能的提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2.在MAS量表、FMA量表及BI量表评估病人患肢肘关节肌张力、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电子捻针仪配合透刺治疗明显优于单纯透刺治疗,其具体作用机制的推断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确切证实。
高雪艳[10](2020)在《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痉挛性偏瘫是中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为了观察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故设计临床对照试验。本试验研究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作用,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进一步完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收治的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普通针刺疗法,各治疗2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MAS)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根据患者增高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以评估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卒中类型)、MAS量表评级、简化FMA量表评分、CSI评分、MBI评分等方面比较,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MAS量表评级、简化FMA量表评分、CSI评分、MB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后MAS量表评级、简化FMA量表评分、CSI评分、MB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火针平衡阴阳法结合普通针刺和普通针刺都可以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2.火针平衡阴阳法结合普通针刺疗法在改善肢体痉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等方面优于普通针刺疗法。3.火针平衡阴阳法结合普通针刺是一种安全并且有效的综合疗法,完善了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方案。
二、Rehabilitation therapy centralized on facilitation and acupuncture on upper extremities spasm after strok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habilitation therapy centralized on facilitation and acupuncture on upper extremities spasm after stroke(论文提纲范文)
(1)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不足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
附录 B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
附录 C 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综述一.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 |
综述二.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效应机制研究概述 |
第一章 试验研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案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章 实验一头穴丛刺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模型大鼠GABA受体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实验二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对BDNF/Trk B-KCC2 信号通路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粗针恢刺阴经腧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研究概况 |
1.1.1 定义、临床表现 |
1.1.2 流行病学研究 |
1.1.3 发病机制 |
1.1.4 现代医学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进展 |
1.2 中医学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研究概况 |
1.2.1 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病名 |
1.2.2 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病因病机 |
1.2.3 中医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剔除标准、脱落及中止标准 |
2.1.5 病例剔除或脱落后的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含量估算方法 |
2.2.2 病例分组 |
2.2.3 治疗方案 |
2.2.4 评价指标 |
2.2.5 评价标准 |
2.2.6 统计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3.2 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MAS)比较 |
2.3.3 两组患者简化上肢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FMA)比较 |
2.3.4 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比较 |
2.3.5 两组患者视觉疼痛评分(VAS)比较 |
2.3.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3.7 安全性观察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立题依据 |
3.2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3.2.1 恢刺手法的选择 |
3.2.2 针具的选择 |
3.2.3 腧穴的选择 |
3.3 评价量表的选择依据 |
3.3.1 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 |
3.3.2 上肢Fugl-Meyer功能评定表(FMA) |
3.3.3 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 |
3.3.4 视觉疼痛评分(VAS) |
3.4 研究结果分析 |
3.4.1 临床疗效 |
3.4.2 安全性观察 |
3.5 研究结论 |
3.6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依托Myoton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对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中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数据收集 |
2.3 治疗方法 |
2.4 治疗疗程 |
2.5 研究质量控制 |
3 观察指标 |
3.1 主观评价指标 |
3.2 客观评价指标 |
3.3 临床疗效评定 |
4 统计方法 |
5 不良事件监测 |
6 技术路线图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情况 |
7.2 基线评分 |
7.3 治疗结果 |
7.4 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选题思路 |
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3 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机理认识 |
3.1 中医对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认识 |
4 太极推拿治疗痉挛的机理研究 |
4.1 头枕部推拿应用 |
4.2 肢体推拿及局部推拿应用 |
4.3 推拿具体手法应用 |
5 Myoton技术的应用 |
6 结果分析 |
6.1 疗效分析 |
6.2 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6.3 安全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文献综述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中西医诊断标准 |
附录三:MAS评分 |
附录四:FMA评分(上肢部分) |
附录五:MBI评分 |
致谢 |
(5)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收集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研究路线图 |
3 治疗方案 |
3.1 基础治疗 |
3.2 针刺处方 |
3.3 穴位定位 |
3.4 毫针对照组 |
3.5 火针治疗组 |
3.6 疗程 |
3.7 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
4 观测指标及观察时点 |
4.1 基线资料 |
4.2 疗效评价指标 |
4.3 安全性评价指标 |
4.4 观察时点说明 |
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一般资料对比 |
6.2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 |
6.3 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
6.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6.5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缺血性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的认识 |
1.1 缺血性卒中病因病机 |
1.2 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病因病机 |
2 西医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痉挛性瘫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 西医治疗 |
3 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 |
3.1 火针的起源及应用 |
3.2 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理论依据 |
4 治疗选穴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基础情况分析 |
5.2 观察指标分析 |
5.3 疗效指标分析 |
6 导师对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认识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风后痉挛性瘫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干预措施 |
1.5 结局指标 |
2 排除标准 |
3 检索策略 |
3.1 文献来源 |
3.2 检索策略 |
4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5 文献质量评价及偏倚风险 |
6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结论 |
1 结果 |
1.1 文献检索结果及流程图 |
1.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1.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1.4 Meta分析结果 |
1.5 定性分析 |
1.6 发表性偏倚 |
2 结论 |
2.1 文献质量 |
2.2 疗效总结 |
2.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
讨论 |
1 中西医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
1.1 中医认识及拮抗肌理论 |
1.2 现代康复医学理论 |
2 针刺与康复治疗的结合 |
2.1 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的涵义与关系 |
2.2 针刺拮抗肌与康复疗法的临床实践 |
3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4 对未来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刺与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
1 针刺疗法 |
2 针刺与康复结合疗法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括 |
1.1 中风病的历史沿革 |
1.2 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文献记载 |
1.3 中风后肢体痉挛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 |
2.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机制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
2 试验方案 |
2.1 试验设计及盲法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治疗方案 |
2.4 注意事项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价标准 |
2.7 针刺意外处理 |
2.8 随访 |
2.9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基线数据分析 |
3 治疗前后疗效量表分析 |
4 随访期数据分析 |
5 临床疗效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针刺督脉治疗肢体痉挛的机理探讨 |
1.1 督脉的概括 |
1.2 本次临床试验督脉穴位的选择 |
2 夹脊穴 |
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
4 试验结果分析 |
4.1 两组患者上肢肌张力改善情况 |
4.2 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
4.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
4.4 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比较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的样本量 |
6.2 受试者个体的差异性 |
6.3 未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
6.4 评价标准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刺治疗中风痉挛瘫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药线点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的研究 |
1.1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
1.2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因病机 |
1.3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现状 |
2 现代医学的研究 |
2.1 现代医学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的治疗现状 |
3 对药线灸的认识 |
3.1 药线灸疗法概述 |
3.2 药线灸临床运用与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周期及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法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完成情况 |
3.2 治疗前比较 |
3.3 治疗前后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药线灸选择依据 |
2 选穴依据 |
2.1 头针的选择依据 |
2.2 上肢穴位选择依据 |
2.3 井穴的选择依据 |
3 方法作用机理推测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电子捻针仪配合透刺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认识与研究 |
1.1 病名病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方法 |
2 西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
2.1 机理探究 |
2.2 治疗方法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对照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疗效观察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两组临床资料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讨论 |
1 选题意义 |
2 取穴及透刺依据 |
2.1 头针选穴 |
2.2 体针选穴与透刺 |
3 通经接气法的运用 |
4 捻针仪原理 |
5 评估指标的选择 |
6 课题研究创新点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10)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
2 火针 |
3 选穴依据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
1 根据病因病机选择针刺治疗方式 |
2 特殊针刺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Rehabilitation therapy centralized on facilitation and acupuncture on upper extremities spasm after stroke(论文参考文献)
- [1]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D]. 秦二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D]. 张琼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粗针恢刺阴经腧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D]. 蔡尚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依托Myoton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对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疗效的临床研究[D]. 罗琴.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临床研究[D]. 舒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针刺拮抗肌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系统评价[D]. 李婉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D]. 穆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药线点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顾玮青.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电子捻针仪配合透刺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高雪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中风后遗症论文; 中风的症状论文; 康复治疗技术论文; 肌肉痉挛处理方法论文; 偏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