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召开“城镇集中供热第十个五年计划设想”讨论会(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杨角[2](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薄宏涛[3](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指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杨振生[4](2017)在《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城镇化历程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地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不能回避城镇化。目前,全世界73亿人口中已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人类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的时代。但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人口总数仅有10亿人左右。除了在"冷战"背景下亚洲"四小龙"成功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以外,还没有其他国家成功的例证。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有些国家甚至因过度城镇化陷入动乱而造成政权的更迭。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2亿人左右,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将超过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宏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之严峻,在世界城镇化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利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大而极具挑战性的历史课题。因此,对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汲取教训,探求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丰富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并提出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历程背后的思想和政策根源,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如何决定国家的城镇化政策,进而如何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其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问题教训。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主体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五章,从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视角,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为切入点,选取地级德州市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重点对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指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本文将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划分为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阶段。从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城镇化实践三个方面,对各阶段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论证。本文认为,只有对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中国城镇化实践效果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刻分析,才能厘清中国城镇化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准确研判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从而提出中国城镇化的可行路径。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世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探索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失误,才能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对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政治型城镇阶段,德州地区城镇化在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行。城市乡村在强大的政治控制力之下,基层政权得到巩固,社会高度稳定,呈现出低水平稳固的城乡关系。尽管这一时期德州地区工业化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农业生产低位徘徊,缺乏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能力,导致政治型城镇化战略下的"贫困"城镇化。"生产性"功能优先的城市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是最直接的原因,"大跃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运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既要肯定这一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更要深刻反思其中的惨痛教训。在经济型城镇化阶段,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1992年开始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潮,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拉动德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禁锢和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GDP增长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繁荣和人民的富裕。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经济型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粗放式城镇化.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倒逼经济型城镇化模式向新型城镇转型发展。2004年以来,德州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德州创造了一种"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两个视角对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路径,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并将新型社区纳入全市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社区城镇化协同发展。"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是在国家新型城镇战略指引下,基于"自下而上"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为如何引导李克强总理提出的"1亿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成功范例。本文对"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将德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上升到城镇化理论高度。总结出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所遵循的党的领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等基本原则,归纳出这一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机遇、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和教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强化产业支撑、重视文化城镇化、侧重就近城镇化等对策和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六个基本结论:一是执政党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政策与城镇化实践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发现中国共产党关于城镇化思想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城镇化的顺利或曲折发展。二是世界各国国情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因此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既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三是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统筹解决城镇化和"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地方实践范例。四是城镇化是中国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所承载的意义远非经济领域本身,不能夸大城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治理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因此要有风险和忧患意识,走稳健的城镇化的中国道路,避免"激进"城镇化。五是在符合国家城镇化战略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尊重地方城镇化的创新做法,实践中即使存在失误,也要持包容的态度。六是要构建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对城镇化的研究,要从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构建中国学术界自己的城镇化理论体系,然后提升到国家层面上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增强中国城镇化的理论自信,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城镇化的"中国式"模式,为世界城镇化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典范。
侯静[5](2017)在《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预测及能效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有效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寻求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已渐上日程。公共建筑部门是影响整个建筑部门乃至国家层面能耗总量控制目标实现的关键领域,准确分析其能耗现状并预测其增长趋势、探索其能效提升路径,对于指导公共建筑部门进行能效提升、控制能耗增长、实施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为重要背景,以我国城镇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一系列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其宏观运行能耗与能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国家统计体系尚不完善,公共建筑的能耗总量与用能强度等基本现状都不明确。因此,论文首先基于指标法和统计年鉴数据拆分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宏观运行能耗总量及整体能耗强度现状。在之基础上,综合运用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系统校核法进行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预测模型构建,并预测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的增长趋势。之后,通过愿景牵引法、机构问卷调查法和改进的德尔菲法,设计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中长期路径,并基于路径参数构建TAYLOR级数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了节能量。最后,运用EFA和SEM等方法探究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绩效影响因素的内部结构和路径分布,在之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保障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应用曲线回归分析法构建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的增长趋势。在对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现状进行系统测算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预测理论模型,运用MATLAB和DATAFIT进行曲线回归模型方程组的建立和模型检验后,分别运用趋势外推法和系统校核法进行自变量的预测赋值和中介变量的校核判定,预测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2015~2030年的增长趋势。(2)采用愿景牵引法设计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路径,并测算了路径的节能量。采用愿景牵引法,通过机构问卷调查和改进的德尔菲法,设计了包括能效提升梯度和描述参数体系的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中长期(2016~2030年)路径。并基于路径参数,构建了 TAYLOR级数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测算了路径的节能量。(3)综合运用EFA和SEM探究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绩效影响因素的内部结构和路径分布。结合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识别了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影响因素清单;基于EFA和SEM方法,应用SPSS和AMOS软件工具,探究了影响因素的内部结构和路径分布;在之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保障措施建议。
王珊珊[6](2015)在《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们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的潜力也在城镇化。而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人口的转移问题。不仅如此,农民进城后,如何保障他们在城里享受较为优质的服务,最终还是依赖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产业的聚集效应吸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一定区域集中,城镇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城镇化不断发展。而根据产业发展理论表明一方面农业发展提供农产品剩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粮食和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聚集,第三产业发展,又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化转移。在产业的共同作用下,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多,实现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2013年安徽城镇人口从2313万人增加到3316万人,城镇化率从35.5%提高到47.86%。但是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安徽城镇化建设较多采用设置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规划的方式实现,虽然在短期能够暂时推动城镇化发展,但是产业基础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以及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促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安徽凭借优越地理位置、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2015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中首次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些国家发展战略无疑会为安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因此以安徽为对象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传统农业大省、产业基础薄弱的安徽为研究对象,围绕四大重要问题展开。一是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探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的理论问题。二是归纳总结典型国家、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演进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探讨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践问题,为安徽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三是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三次产业对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问题。四是聚焦安徽省情,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探索安徽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的路径选择问题。根据美国、英国、韩国等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城镇化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坚实经济基础的体现就是产业发展。缺乏工业和经济充分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城市病,阻碍城镇化的正常发展。建立在工业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服务业将逐步取代工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同时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农业,农业剩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首要前提条件。在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中产业支撑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安徽三大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框架。在此框架下,分别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对安徽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状况进行剖析,并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安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产业发展薄弱、产业支撑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农业效率低下,占用过多人力资源;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聚集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不平稳,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从三大产业入手完善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体系:一是从农业发展方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增加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工业发展方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三是从第三产业方面,要做大做强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坚持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崔照忠[7](2014)在《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全球城镇化加速,生态危机也趋加重,以生态城市建设为目标的全球生态化运动也随之成为一股浪潮。与其相伴,中国县域的城镇化进程也进入加速期且生态问题不容乐观。面对城镇快速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必须亟待迅速转向。因此,城镇的生态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转变传统的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结合这一时代背景,本文回顾了生态城市理论的产生、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了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将生态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提出用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理论来解决中国发展中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发展的困境,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更是中国县级城市,尤其是快速发展中的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论文应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查统计法以及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城镇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层面,六个维度”的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概念,构建了生态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区域生态城镇化理论,提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并且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的评价体系。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实证分析,以山东省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为例,用所提出的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具体对策建议。论文在建构“三个层面,六个维度”区域生态城镇系统模型上,提出该系统由物质、功能、意识三个层面以及空间、经济、社会、自然、文化、政治六个维度构成,而且是主体多元、自然与人工环境相融合、开放的地域生态系统。在概括区域生态城镇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对其要素与结构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它的功能与特征进行了总结。论文在区域生态城镇化理论研究上,首先将区域生态城镇化定义为: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镇和乡村的居民用自然生态方式与所在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相互作用而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实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然后提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六条原则;最后将城镇化与生态化相耦合,用情景分析法优选了适合中国发展的最佳模式,并指出县域城镇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就是区域生态城镇化。论文在区域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建模研究上,首先总结分析了传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认为传统城镇化是在政府规划引导力、市场经济驱动力、科学技术推动力、政策法规促进力四种合力作用下,各种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集聚的过程;然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区域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概念,提出了内外动力源共同作用的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其中内在动力源是动力主体的共同愿景,外在动力源是生态前景吸引力、政策法规引导力、生态文明驱动力、资源环境挤压力、科技创新支撑力;最后运用前面提出的理论构建了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在建立区域生态城镇化目标与评价模型上,构建了有别于传统城镇化以发展为主体目标的评价模型,提出了目标全面多维的区域生态城镇化评价模型,用层次分析法将“三个层面,六个维度”区域生态城镇系统构建成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在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山水花都、幸福青州”为目标的区域生态城镇化建设方案,分阶段实施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战略,并建设性地提出青州市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构建协调的生态空间、健康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社会、高效的生态经济、创新的生态文化、民主的生态政治六大体系。论文对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对于发展中地区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全国区域生态城镇化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借鉴和引导作用。
王素斋[8](2014)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驱动力量。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镇,推动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变。在我们感叹这史无前例的大变革的同时,也看到,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进城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使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成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瓶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力图将新型城镇化发展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从世界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出发,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传统模式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准确把握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论证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及其内涵、特征和战略方向,在借鉴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模式”的基本要求、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从而为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具体来说,论文结构上共分为理论基础、问题与经验、对策建议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城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镇化思想、中国化城镇化理论、西方学者城镇化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内的相关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回顾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总结成就和历史经验,分析问题及成因,阐明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并对中外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案例研究,为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提供现实依据和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思路和原则,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框架,提出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和体制机制保障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就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建设集约、智慧、绿色、低碳的城镇化,为人们提供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强化产业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农业人口转移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为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创造条件;尊重自然与传统,塑造城镇特色,让人们看得见、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岳文海[9](2013)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和新战略。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新表述和新任务。特别是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再次阐释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这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①这说明,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5-10年综合发展结构的核心主题之一,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持久动力,是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无疑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化现象,他们深刻阐述了城乡关系对社会快速、良性发展的全局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如果城乡关系改变,整个社会也会相应跟着改变。”②随着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城乡之间必定会走向一体化,实现融合发展,“人们只有在消除城乡对立后才能从他们以往历史所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③。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了城乡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的重要地位。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俄国城乡关系如何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考察。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俄国,要想从根本上消灭城乡对立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一项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伟大任务,必须“把消灭城乡差别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④同时,“为了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还必须使千百万农村人口加强学习,改变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⑤。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斯大林认为城乡对立的性质和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城乡这种对立关系是利益上的对立,根本在于制度上的对立安排”①。斯大林强调,要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结合,必须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进行经常交换”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镇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城市文明,源远流长,极具丰富的内涵,对当代中国城镇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生产力在新的社会制度下不断被解放出来,工业化取得了较大成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历史任务也被提到重要的位置,开始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征途。依托各地区位优势、主导产业、动力机制、空间范围等,我国城镇化进程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探索各种不同城镇化的模式,可以为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积累丰富的经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在2011年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这昭示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的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我国新型城镇化理论和实践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做出的卓越贡献。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的理论构成之一。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逾越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等发展因素、条件的不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道路也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当今受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城市化发展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显现出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等后现代特征。通过分析欧美、东亚及拉丁美洲等一些典型国家城市化的道路,总结其发展经验和特点,剖析其教训和弊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现,将使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走的更加健康。当代中国,把发生在中国的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强调为新型城镇化。这主要是因为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西方城市化及一些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根本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新型”二字,既有性质和道路的“新”,也有具体方式和实现手段的“新”。性质的“新”表现为道路、制度和指导思想的独特性,凸显了我国新型城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的“新”,除表现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四城”并举之外,还体现为新型城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农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城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体系,应该着眼于“八大支柱”的建设和相互作用,即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服务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产业结构是城镇化的枢纽动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城镇化等级体系,“市场+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城镇化模式,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镇化无论是水平、速度、空间分布和城镇体系,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迄今已经初步形成城市群、大中小城镇城镇等级体系和东、中、西不同的城镇化空间分布格局。但是总体上,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仍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前期。在我国农村人口向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的浪潮当中,已经遇到了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些难题或因利益攸关冲突产生,或因体制机制不适应出现,涉及到就业、融资、环境等多方面问题,使得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直面难题的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即:坚持正确思想的指导,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和构建新型城镇化度量体系;加快城镇化产业支撑建设和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加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探索融资体制机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坚持民生型和环保型城镇化导向。
李斌[10](2013)在《绿色新政下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不断投入的资源、能源,“两高一资”项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长久下去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与此同时,在国际环境中,为摆脱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探寻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08年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策略,此策略被认为是人类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的又一大产业革命。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各自的绿色经济发展计划,力图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升级中垄断绿色产业的核心技术,进而继续掌控其在全球经济政治舞台上的主导权。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并将该问题立足于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建立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政策方面,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鉴于绿色经济概念较新,目前国内外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核心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力求在绿色经济理论方面进行创新,在通过文献综述及大量的资料研究的前提下,系统分析了绿色经济的内涵。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绿色产业的发展。本文以碳排放量为标准,认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工业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四大产业部门。本文试图系统、全面的阐述了绿色经济四大支撑产业的内涵,并分析了发展四大支撑产业的必要性。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分析了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阶段、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子、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等内容,基本构建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体系。本文主要内容有七章,具体章节及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引论,主要介绍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本文研究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在绿色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是主体研究内容之前的理论准备。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经济发展的内涵、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相互关系。接着,较为详细的阐述了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两大理论基础—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最后,文章分析了绿色经济发展的四大领域,并对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工业、绿色交通的内涵及其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做了剖析。第三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绿色新政”浪潮),通过对部分OECD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政策的评价,找出当前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减少经济的碳依赖度和发展绿色经济。简要概括了当前国际社会中倡导与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并剖析了绿色新政浪潮下全球绿色经济发展制度框架的创新。第四章侧重分析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脱钩理论,简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对资源、能源、环境的影响关系,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相对脱钩的关系,表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二是利用IPAT模型,分别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能源消耗总量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子,并利用IPAT模型的变形模式,简要分析了中国1990-2010年间经济发展、人口、技术等各因素对环境、能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0-201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尚不存在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中国目前绿色经济发展任务仍很艰巨。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基于上文的理论研究,确认中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工业这四大产业部门,并结合中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内容确定了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确定了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并对中国2010年现状与“十二五”期末目标值进行了评价分析,最终从控制指标层面确定了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研究发现,在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工业四大绿色产业部门的绿色发展中,绿色工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分最高,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紧随其后,绿色能源得分与前三大产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绿色经济指标发展的重要任务是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城市客源轨道交通里程、新材料产值、ETC平均覆盖率、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等。而尽管2010年底,中国新型材料墙体应用已经达到了“十二五”标准,但由于该数值是比例值,新型材料推广仍不应忽视。第六章在上一章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十二五”期间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工业的发展路径,给出了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第七章在总结上述章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现阶段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中国绿色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策略。
二、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召开“城镇集中供热第十个五年计划设想”讨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召开“城镇集中供热第十个五年计划设想”讨论会(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4)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城市"和"城镇"的概念界定 |
(二) 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
(三) 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城镇化政策梳理与评价 |
(二) 国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
(三) 中国城镇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主体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二) 实地调查方法 |
(三) 比较分析方法 |
(四)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49—1977) |
一、均衡回复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49—1957) |
二、剧烈波动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58—1965) |
三、低迷徘徊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66—1977)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78—2004) |
一、松绑加速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78—1984) |
二、稳步发展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84—1991) |
三、快速推进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92—2005)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2005年至今) |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
二、科学发展观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针 |
三、新型城镇化政策导向促进了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
第二章 政治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第一节 政治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一、政治型城镇化的概念 |
二、政治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德州地区概况及建国前城市建设情况 |
一、德州地区概况 |
二、解放前德州城市建设情况 |
第三节 、政治型城镇化视域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一、建国初头七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49年10月—1956年9月) |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56年9月—1966年5月) |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66年5月—1978年12月) |
第四节 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
一、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 |
二、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启示 |
第三章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第一节 经济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一、经济型城镇化的概念 |
二、经济型城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一、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84年10月—1992年1月) |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92年1月—2003年10月) |
第三节 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
一、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评价 |
二、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启示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
一、农村城镇化的探索:2004—2008年新农村建设 |
二、2004—2008年德州市新型城镇化探索 |
第三节 关于德州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
一、德州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
二、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
三、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的启示 |
第五章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概述 |
一、"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概念 |
二、"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原则 |
三、"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历程 |
第二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经验总结 |
一、创建了一种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
二、夯实了城镇化体系中的底层支撑 |
三、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三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战略机遇、困难和问题 |
一、战略机遇 |
二、困难和问题 |
第四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
一、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 |
二、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
三、重视文化城镇化 |
四、侧重就近城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预测及能效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及测算 |
1.2.2 公共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及方法 |
1.2.3 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影响因素 |
1.2.4 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途径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2 我国城镇公共建筑用能现状分析 |
2.1 公共建筑类别与用能特征 |
2.1.1 公共建筑的类别 |
2.1.2 公共建筑的能耗构成和用能特征 |
2.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界定 |
2.2 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总量测算分析 |
2.2.1 基于指标法的公共建筑采暖能耗拆分测算 |
2.2.2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拆分法的公共建筑电耗测算 |
2.2.3 公共建筑总能耗分析 |
2.3 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强度测算分析 |
2.3.1 基于TAYLOR函数的公共建筑面积规模测算 |
2.3.2 公共建筑能耗强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增长趋势预测 |
3.1 理论模型构建与预测方法选择 |
3.1.1 理论模型构建 |
3.1.2 预测方法选择 |
3.2 基于曲线回归分析法的公共建筑能耗预测模型构建 |
3.2.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2.2 曲线回归模型方程组建立 |
3.2.3 模型检验 |
3.3 基于趋势外推法与系统校核法的公共建筑能耗预测 |
3.3.1 独立自变量的趋势外推预测模型构建 |
3.3.2 中介变量的校核系统构建 |
3.3.3 预测实施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路径设计 |
4.1 公共建筑能效因子分析 |
4.1.1 结构本体能效因子 |
4.1.2 设备系统能效因子 |
4.1.3 运行管理能效因子 |
4.2 基于愿景牵引法的能效提升路径研究 |
4.2.1 发达国家路径分析及愿景牵引法的选择 |
4.2.2 初始愿景赋值及参数体系设定 |
4.2.3 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 |
4.2.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5 结果分析 |
4.3 能效提升路径的节能量测算 |
4.3.1 TAYLOR级数BP神经网络预测法 |
4.3.2 模型构建及误差分析 |
4.3.3 能耗预测及节能量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保障措施研究 |
5.1 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影响因素识别及清单构建 |
5.1.2 基于EFA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3 基于SEM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保障措施建议 |
5.2.1 健全法规制度,强化政策约束机制 |
5.2.2 完善配套政策,优化经济激励机制 |
5.2.3 提升技术标准,强化技术产品支撑 |
5.2.4 创新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5.2.5 强化路径引导,提升节能行为意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6.1.1 论文主要工作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一) 世界城镇化 |
(二) 中国城镇化 |
(三) 安徽城镇化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 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
(二) 有关产业的研究 |
(三) 城镇化与产业的互动关系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
(二) 有关产业的研究 |
(三) 城市化与产业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 比较研究方法 |
(二)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三) 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城镇化的内涵、类型与发展阶段 |
一、两个主要概念的辨析 |
(一) 城市化 |
(二) 城镇化 |
二、城镇化的类型 |
(一) 根据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特征划分 |
(二) 根据产业的主导功能划分 |
三、城镇化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一)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二)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
(三) 乔根森模型 |
(四) 托达罗模型 |
二、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
(一) 产业的聚集效应 |
(二) 产业的扩散效应 |
(三) 产业的收入效应 |
(四) 产业的关联效应 |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产业结构演变的思想 |
(一) 从报酬递减规律的角度 |
(二) 从平衡增长的角度 |
(三) 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 |
(四) 从产业两大部类的划分角度 |
二、二战后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分析 |
(一) 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
(二) 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换的规律 |
(三) 产业层次叠加规律 |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英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城镇化起步阶段(16世纪--18世纪) |
(二) 城镇化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 |
(三) 实现高度城镇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四) 城镇化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以来) |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建国至19世纪70年代 |
(二)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
(三) 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 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韩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城镇化史前时期(1876-1947年) |
(二) 城镇化起步阶段(1948-1960年) |
(三)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61-1987年) |
(四) 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 |
二、台湾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日据时期台湾城镇化(1895-1945年) |
(二) 经济恢复时期城镇化(1946-1952年) |
(三) 初级经济发展阶段与城镇化(1953-1963年) |
(四) 1964-1986年工业经济为主的阶段 |
(五) 服务业为主的阶段(1986—至今) |
第三节 拉丁美洲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 |
一、巴西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巴西城镇化进程 |
(二) 巴西产业结构演进轨迹 |
(三) 巴西城镇化的影响 |
二、墨西哥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城镇化初期阶段(1940年之前) |
(二) 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1940-1960年) |
(三)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60-1980年) |
(四) 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80-至今) |
总结 |
第四章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第一节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 |
一、演进历程 |
(一) 建国到1978年 |
(二) 1978年至今 |
二、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第二节 安徽城镇化发展 |
一、安徽城镇化发展历程 |
(一) 1978年以前城镇化曲折发展阶段 |
(二)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阶段 |
二、安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一) 安徽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
(二) 安徽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三)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三、安徽城镇化的目标与机遇 |
第三节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二、城镇化过程中安徽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
第四节 安徽省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
三、协整检验 |
四、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一) 脉冲响应 |
(二) 方差分解 |
总结 |
第五章 三次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现状及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第一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
一、农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 直接作用机理 |
(二) 间接作用机理 |
二、安徽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
(一) 安徽第一产业发展历程 |
(二) 安徽省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三、安徽省第一产业支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均衡且主要农产品单产产量偏低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
(三) 就业结构转型滞后 |
(四) 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与层次难以提升 |
(五) 农户生产性投资较少 |
第二节 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 |
(一) 工业化的内涵 |
(二) 工业化发展阶段 |
(三)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
(四)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标准结构 |
二、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分析 |
(一) 安徽省工业化阶段判断 |
(二) 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分析 |
三、安徽省工业现状及拉动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安徽省工业现状 |
(二) 安徽工业拉动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三) 建筑业与城镇化 |
四、乡镇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经济基础 |
(一) 安徽乡镇企业的发展轨迹及其与城镇化发展 |
(二) 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研究 |
一、第三产业与城镇化 |
(一) 第三产业的含义 |
(二) 第三产业推动城镇化的作用 |
二、安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二) 第三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安徽第三产业各层次与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
(一) 变量选择 |
(二) 单位根检验 |
(三) 协整方程 |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 |
(五)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1. 脉冲响应 |
2. 方差分解 |
第六章 三次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第一节 第一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一) 基本原则 |
(二) 主要发展措施建议 |
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
(一)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
(二) 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
(三) 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一、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
(一) 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
(二) 搞好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 |
二、优化、调整和升级工业结构 |
(一) 优化、调整轻重工业内部结构 |
(二)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三)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
第三节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一、做大做强服务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一)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
(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三、坚持市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生态城市相关研究 |
1.2.2 城镇化及其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生态城市、城镇化理论与实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区域城镇化理论 |
2.1.3 生态价值理论 |
2.1.4 生态现代化理论 |
2.1.5 生态城市理论 |
2.1.6 循环经济理论 |
2.1.7 县域经济理论 |
2.2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实践 |
2.2.1 国外城镇化发展历程 |
2.2.2 国内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
2.3.1 国外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
2.3.2 国内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
2.3.3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
3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 |
3.1 基本概念 |
3.1.1 区域与县域 |
3.1.2 系统 |
3.1.3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 |
3.2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3.2.1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构成要素 |
3.2.2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结构 |
3.3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功能与特征 |
3.3.1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功能 |
3.3.2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特征 |
3.4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运行 |
3.4.1 生态流 |
3.4.2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链状运行方式 |
3.4.3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的网状运行方式 |
3.4.4 区域生态城镇系统运行规律 |
4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原则、模式与策略 |
4.1 基本概念 |
4.1.1 生态城市与生态城镇化 |
4.1.2 生态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比较研究 |
4.1.3 区域生态城镇化 |
4.2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原则 |
4.2.1 预防为主 |
4.2.2 物尽其用 |
4.2.3 道法自然 |
4.2.4 适宜技术 |
4.2.5 整体最优 |
4.2.6 天生平等 |
4.3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型 |
4.3.1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六化”模型 |
4.3.2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六化”策略 |
4.4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阶段分析与模式选择 |
4.4.1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阶段分析 |
4.4.2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 |
5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5.1 传统区域城镇化动力机制 |
5.1.1 政府规划引导 |
5.1.2 市场利益驱动 |
5.1.3 政策法规促进 |
5.1.4 科技发展推动 |
5.2 区域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 |
5.2.1 动力主体 |
5.2.2 动力机制模型 |
5.3 区域生态城镇化运行机理 |
5.3.1 内在动力 |
5.3.2 外在动力 |
5.3.3 作用机理 |
6 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现状及评价 |
6.1 青州市城镇化发展基础条件 |
6.1.1 区位条件 |
6.1.2 自然资源基础 |
6.1.3 历史文化基础 |
6.1.4 经济发展基础 |
6.1.5 社会发展基础 |
6.2 系统分析 |
6.2.1 空间生态系统现状 |
6.2.2 自然生态系统现状 |
6.2.3 社会生态系统现状 |
6.2.4 经济生态系统现状 |
6.2.5 文化生态系统现状 |
6.2.6 政治生态系统现状 |
6.3 动力机制分析 |
6.3.1 内动力源 |
6.3.2 外动力源 |
6.4 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评价 |
6.4.1 综合竞争力评价 |
5.4.3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评价 |
6.4.4 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 |
7 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对策 |
7.1 青州市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目标 |
7.1.1 总体目标 |
7.1.2 各阶段具体指标 |
7.2 发展对策研究 |
7.2.1 构建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 |
7.2.2 构建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 |
7.2.3 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 |
7.2.4 构建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 |
7.2.5 构建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 |
7.2.6 构建民主的政治生态系统 |
7.3 几点建议 |
7.3.1 强化各级组织领导,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7.3.2 完善生态政策制度,加强执法监管力度 |
7.3.3 提高技术支撑水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7.3.4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拓宽社会融资渠道 |
7.3.5 健全评估考核体系,强化生态责任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1.1 县域城乡系统是一个区域生态城镇系统 |
8.1.2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最好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之一 |
8.1.3 要发挥好政府、企业、社团和民众在区域生态城镇化中的动力主体作用 |
8.1.4 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与评价应全面多元 |
8.2 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8.3.1 区域生态城镇化理论框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
8.3.2 区域生态城镇化评价的横向对比研究 |
8.3.3 区域生态城镇化评价体系的动态研究 |
8.3.4 区域生态城镇化技术层面的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生态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二: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数据 |
致谢 |
(8)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与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城镇化及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镇化的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发展的思想 |
三、西方学者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四、科学发展观理论 |
第二节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城镇化发展模式 |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第二章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模式与特点 |
一、动力机制: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
二、城镇化方针:从小城镇战略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与基本经验 |
一、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
二、城镇化求索的基本经验 |
第四节 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审视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城镇化发展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偏离 |
二、城镇化发展与“全面发展”理念的偏离 |
三、城镇化发展与“协调发展”理念的偏离 |
四、城镇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偏离 |
第五节 城镇化中存在不科学发展问题的成因 |
一、对城镇化发展的认知偏差导致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 |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三、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制约城镇集约发展和农民增收 |
四、不合理的财政税收体制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 |
五、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制约着城镇体系优化与协调发展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
一、中国现实国情的必然要求 |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三、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需要 |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内涵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
一、统筹城乡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成都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 |
二、低碳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实践 |
三、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城镇化实践 |
第四节 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
一、英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三、德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四、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五、拉美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式 |
六、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与路径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与原则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
一、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一、以人为本,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 |
二、生态优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城镇化 |
三、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
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 |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 |
六、尊重自然与传统,塑造城镇特色 |
七、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 |
第一节 健全城乡规划制度,形成规划先导机制 |
一、增强规划的全局指导性 |
二、城镇规划中要突出人本理念 |
三、城镇规划要坚持生态导向 |
四、城镇规划要有前瞻性 |
五、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 |
第二节 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健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实现机制 |
一、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明确各自职责 |
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
三、加强政府制度供给,完善政府调控职能 |
第三节 创新土地制度,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
一、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物权性质 |
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的市场化机制 |
三、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
四、规范土地使用制度,形成土地集约利用机制 |
第四节 改革户籍制度,形成人口自由流动机制 |
一、降低落户门槛,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
二、剥离附着福利,恢复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 |
三、协调推进户籍制度的配套改革 |
第五节 创新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保障机制 |
一、改革教育制度,推进教育公平 |
二、改革就业制度,畅通劳动力流通渠道 |
三、改革住房制度,确保农民工在城镇“住有所居” |
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
第六节 改革行政管理与财税体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一、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构建合理的事权分担机制 |
二、改革城镇管理体制,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
三、改革财税体制,增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
四、创新投融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
五、改进政绩考核体系,形成引领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根本研究方法 |
1.3.2 具体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点和研究难点 |
1.4.1 研究特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逻辑框架 |
2 新型城镇化基础理论概述 |
2.1 新型城镇化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城市和城镇 |
2.1.2 城市化和城镇化 |
2.1.3 新型城镇化 |
2.2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 |
2.2.1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
2.2.2 新型城镇化是深化改革的必然之路 |
2.2.3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 |
2.2.4 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力支撑 |
2.2.5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最大发展潜力和扩大内需主要方式 |
2.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愿景 |
2.3.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
2.3.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
2.3.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资源 |
3.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思想 |
3.1.2 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 |
3.2 国外城市化的典型理论 |
3.2.1 区位理论 |
3.2.2 城乡结构转换理论 |
3.2.3 城市发展理论 |
3.2.4 生态学派理论 |
4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典型模式 |
4.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4.1.1 新中国建立前的城镇起步发展时期 |
4.1.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探索发展时期 |
4.1.3 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
4.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比较 |
4.2.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
4.2.2 我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比较 |
5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状况、特征和挑战 |
5.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状况 |
5.1.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
5.1.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结构和空间布局 |
5.1.3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 |
5.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5.2.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特点和国情特点 |
5.2.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容特点和方法特点 |
5.2.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模特点和功能特点 |
5.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5.3.1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产业拓展和充分就业挑战 |
5.3.2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挑战 |
5.3.3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资源承载和生态环境挑战 |
5.3.4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和融资开发挑战 |
5.3.5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和管理能力挑战 |
6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模式和经验教训 |
6.1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6.1.1 国外城市化的起源 |
6.1.2 国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
6.2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特点 |
6.2.1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
6.2.2 当代国外城市化的新特点 |
6.3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典型道路和经验教训 |
6.3.1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典型道路 |
6.3.2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
7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
7.1.1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 |
7.1.2 引领多样城镇化社会思潮 |
7.2 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度量体系和发展规划 |
7.2.1 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度量体系 |
7.2.2 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 |
7.3 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和分类推进 |
7.3.1 加快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
7.3.2 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
7.4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和融资机制建设 |
7.4.1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 |
7.4.2 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融资体制机制 |
7.5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 |
7.5.1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 |
7.5.2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府职能转变 |
7.6 坚持民生型导向和环保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
7.6.1 坚持民生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
7.6.2 坚持环保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
8 案例分析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索 |
8.1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分析 |
8.1.1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
8.1.2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行性 |
8.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措施 |
8.2.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发展现状 |
8.2.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
8.2.3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8.3 河南省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
8.3.1 以人为本,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
8.3.2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
8.3.3 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投资来源 |
8.3.4 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
8.3.5 加强管理创新,推进美丽河南建设 |
结束语 用新型城镇化托起复兴中华的中国梦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绿色新政下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利用IPAT方程对绿色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2.2 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发展与研究 |
1.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1.4.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2 绿色经济概论 |
2.1 绿色经济的内涵 |
2.1.1 绿色经济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2.1.2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关系 |
2.2 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
2.2.2 脱钩理论 |
2.2.3 脱钩理论与库兹涅茨曲线的关系 |
2.3 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 |
2.3.1 绿色能源 |
2.3.2 绿色建筑 |
2.3.3 绿色交通 |
2.3.4 绿色工业 |
3 全球“绿色新政”浪潮及绿色国际制度创新 |
3.1 全球“绿色新政”浪潮 |
3.1.1 全球“绿色新政”提出的背景 |
3.1.2 全球“绿色新政”的主要内容 |
3.1.3 OECD主要国家(地区)对“绿色新政”的呼应及实施概况 |
3.2 “绿色新政”的核心任务 |
3.2.1 减少碳依赖度的重要性 |
3.2.2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
3.3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
3.4 全球绿色国际制度框架体制及其发展创新 |
3.4.1 当前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制度框架综述 |
3.4.2 绿色新政下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创新 |
4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概况分析 |
4.1.1 理论准备 |
4.1.2 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1.3 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脱钩分析 |
4.1.4 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脱钩分析 |
4.1.5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概述 |
4.2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理论准备 |
4.2.2 基于IPAT扩展模型对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3 基于STIRPAT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分析 |
4.2.4 中国“十二五”期间绿色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
5 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
5.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5.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1.2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
5.1.3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
5.2 德尔菲法概述 |
5.2.1 德尔菲法简介 |
5.2.2 德尔菲法的实施过程 |
5.3 基于AHP对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
5.3.1 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
5.3.2 对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5.4 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
5.4.1 数据来源 |
5.4.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5.4.3 各指标层、准则层发展指数 |
5.4.4 中国GEI综合发展指数 |
5.5 结论 |
6 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
6.1 中国绿色能源的发展路径 |
6.1.1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
6.1.2 中国发展绿色能源的战略措施 |
6.2 中国绿色交通的发展路径 |
6.2.1 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缴费系统 |
6.2.2 建立绿色城市交通体系 |
6.2.3 加强运营车辆的节能减排工作 |
6.2.4 改变城市居民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
6.2.5 对新城镇进行合理规划 |
6.2.6 完善绿色交通政策法规 |
6.2.7 支持绿色交通技术创新与推广 |
6.3 绿色工业的发展路径 |
6.3.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
6.3.2 全面提高工业废固利用率 |
6.3.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6.3.4 发展能效服务产业 |
6.4 绿色建筑的发展路径 |
6.4.1 进一步推进北方采暖区的“节能暖房”工程 |
6.4.2 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
6.4.3 推进绿色建筑施工 |
7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 |
7.1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7.2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7.2.1 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 |
7.2.2 中国绿色城市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
7.2.3 中国绿色科技创新存在不足 |
7.3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
7.3.1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升级 |
7.3.2 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
7.3.3 落实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 |
7.3.4 完善绿色信贷金融体系 |
7.3.5 加强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协作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召开“城镇集中供热第十个五年计划设想”讨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3]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4]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D].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5]我国城镇公共建筑能耗预测及能效提升路径研究[D]. 侯静.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9)
- [6]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D]. 王珊珊. 安徽大学, 2015(10)
- [7]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D]. 崔照忠.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8]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 王素斋. 南开大学, 2014(04)
- [9]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岳文海. 武汉大学, 2013(12)
- [10]绿色新政下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D]. 李斌.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标签:第十个五年计划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