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部门增强执法监察工作有效性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顾亚娜[1](2021)在《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一方面,土地的利用要满足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保住中国人的“饭碗田”,这使得土地执法监督成为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当前,随着Y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Y市用地需求旺盛,土地违法问题时有发生,违法用地不仅扰乱了土地管理秩序,还破坏了耕地,导致农地非农化。虽然近年来Y市不断加大土地执法监督力度,但因种种因素,Y市土地执法监督人员在工作中仍处于疲于应对的被动局面,破解当前Y市土地执法监督面临的困局,提升土地执法监督成效显得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归纳法了解国内外土地执法监督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出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所基于的理论基础。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从Y市土地执法监督机构及队伍现状、Y市土地执法监督综合监管平台、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申请强制执行情况、违法用地专项整改成效等方面对Y市土地执法监督现状与成效进行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Y市土地执法监督在执法手段、执法方式、执法力量、执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存在手段措施有限、缺乏部门协同联动、执法力量不强、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法律规则上的缺陷、土地执法监督体制存在弊端、地方政府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人事管理体制不完善、普法宣传不足等因素是Y市土地执法监督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Y市土地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得出研究结论,认为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体制、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强化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等途径可以促进Y市土地执法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期能对降低Y市土地执法监督成本、降低违法用地发生率、提升Y市土地执法监督成效有所助益,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土地执法监督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李蓉[2](2021)在《S省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前,违法违规使用土地的行为层出不穷,土地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悄然间不断地流失,而且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发挥土地执法监察的作用,制止各种违法用地行为,以达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目的,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为切实改善S省土地执法监察面临的困境,减少违法用地,推动土地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在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等方法的基础上探讨S省土地执法监察的困境,从S省实际情况出发,归纳出该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出现了以下问题:执法监察外部环境不理想、土地违法案件执行难、用地监管难度大、土地执法监察要素缺失。导致S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土地执法监察法律体系不健全、土地执法监察查处不到位、整体执法配套制度不完善、执法物质保障缺失。根据以上的困境和原因,指出完善该地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建议:提升土地执法监察法治化水平,涵盖完善土地执法监察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土地执法监察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土地执法监察法治考核机制;提升土地执法监察查处质效,涵盖及时发现违法行为、有效制止违法行为、严肃查收违法行为;创新高效综合执法机制,涵盖完善多种投诉模式、创建统一监控制度、落实联合惩戒系统;加强土地执法监察要素支持力度,涵盖提高土地执法监察队伍创建水平、提高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执法监察物质保证水平。本文针对S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使S省土地执法监察问题有所改善。
周轲[3](2020)在《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重要载体,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当着无可替代的空间平台。一直以来,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一定程度约束了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资源的消耗不断加大,违法违规占用土地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对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带来了重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强化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进一步发挥土地执法监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维护经济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近年来,赣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经济发展指标都位于全省第一方阵。作为经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赣州发展势头迅猛,用地需求量较大,同时伴随着违法占用土地情况居高不下、屡禁不止。本文作者利用工作中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对赣州市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执法监察具体做法、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总结其背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各个层面用地观念未转变,违法用地查处不坚决,查处违法行为阻力大,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执法监察队伍力量薄弱等等。由此可见,新形势下的土地监管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强化土地执法监察仍然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针对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困难的原因,本文在如何完善土地执法监察提出了相关对策:推进全社会法治意识,主要是强化地方政府依法用地意识,加大对社会公众法治宣传;强化土地执法监管方式,主要是加强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强化土地执法监察督导,进一步畅通土地违法举报渠道,加大执法监察科技创新力度;建立部门共同责任机制,主要是健全上级部门办案沟通机制,推进土地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土地违法案件移送力度;健全土地执法制度体系,主要是建立土地执法公示制度、土地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土地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土地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主要是整合执法队伍和执法力量,强化设备与经费保障,加强土地执法人员素质建设。
赵楠[4](2020)在《东丽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效能管理研究》文中提出
穆树明[5](2020)在《基于卫片检查模式的宁河区土地执法监察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尹贵鹏[6](2020)在《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是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分,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载体。最近几年当中,自然资源部门所担负的责任不断加重,不仅仅需要推动土地资源保护制度的落实、提高整体社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还要为群众依法适用土地的权益提供保障。在土地资源利用以及管理当中,执法监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分,在确保土地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净化资源环境、推动土地科学开发等领域当中均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依法落实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在最大程度上规避土地资源领域当中违法行为的出现,是对实际执法监察工作绩效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当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需求。最近几年当中,我国土地执法监察获得了初步成效,整体工作环境获得了较大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整体形势,土地违法案件频频发生,对土地违法行为的规律进行把控,对造成违法占地现象出现的成因及其具体表现进行深入的探究,不单能够使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在违法行为的防控、查处等领域得到更好的落实,同时,也对土地管理秩序的维护有所帮助。所以,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力度、防治违法用地现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为主要研究线索,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当前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顺和整理,总结了影响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运行的主要问题,包括“缺少良好的社会法律环境”、“罚没的建筑物处理难”、“法律法规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土地执法巡查监管效果有限”、“执法监察团队建设依然存在缺陷”这五项内容,并充分结合大连的实际状况,提供具有较强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进而形成具有推广意义的研究结论,为提升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王骏[7](2020)在《温州市文成县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执行力,顾名思义,检验的正是政府部门行政效率的高低与行政能力的强弱。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一定的组织与单位而言,组织内部成员必须具有坚定的执行意识与理念,为完成组织内部的经营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国土部门在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土地行政执法监察的主体。国土部门及其下属部门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乎区域内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是影响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关键要素。国土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其发展职责保护国有土地资源,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各地区违法用地行为屡禁不止,造成国土资源大量流失,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执行力不强,因此提高国土部门的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强化国土部门的管理职能与土地监察职能,是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土地管理与利用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在综合分析政府执行力土地行政执法理论、史密斯模型基本概述、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前提下,结合文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实际情况,对与该局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假设,进一步详细的开展调查分析。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集中假设了执行主体、执行资源、执行制度、执行监督及执行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基于文成县土地行政执法实际情况客观、真实的分析了文成县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并从执法人员素质、执行政策、监督机制、执行文化、执法管理体制等方面,归纳出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土地行政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去完善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文化建设、外部保障、体制保障、监督制度、共管体系。有效的提升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成效,实现合理保护土地资源的发展目标。
高远[8](2020)在《基于博弈论的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一直被视作事故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实践还是学术上,都有研究指出当前政府基于合规的监管机制是阻碍安全监管产生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反观西方发达国家深受罗本斯报告影响,多建立起一种基于框架性法律和员工参与的自律监管机制。完全的自律监管机制也存在其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并不能在中国完全适用。因此,探索两种监管机制的平衡点从而使其有效的结合,对于优化当前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机制,预防重大事故,提升工业生产安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以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理论、社会性成本-效益分析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指导,提出采用博弈理论的分析方法对两种监管机制下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策略选择及收益关系进行研究。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分别建立合规监管机制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和两种监管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求解,结果发现由于企业在法规制定过程的信息缺失普遍存在,降低法规的固有有效性,抑制了合规监管机制发挥效果。半定量结果显示在中国国情下,自律监管的收益小于合规监管机制。但纯策略下合规监管机制具有局部稳定性的均衡点所对应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是不确定的,说明合规监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2)基于社会成本-效益理论对博弈监管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定量化设计和估算。结果表明在中国当前国情下,纯策略的合规监管机制所对应的均衡点收益为a-11389.16和a-31746.67,均大于完全自律监管机制的收益a-35248.07。混合策略下两种模式有效的结合表明当两种监管机制混同使用,且合规监管的比例置于[0.3796,0.5]区间内时,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的总收益在不断增加。3)将自律监管机制下的四种主要控制策略加入原有合规监管机制的博弈过程中后,对系统的均衡点收益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果发现其中三种控制策略的实施都能使系统更加高效。4)基于SCORE项目,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设计并实施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优化方案,阶段性的实施效果表明:将自律监管的一些实践措施与当前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相结合,有助于提升监管效率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黄锦滨[9](2020)在《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问题研究 ——以泉州市鲤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土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对土地管理和保障土地秩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提高,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违法违规用地的现象屡禁不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执法人员难以及时、有效、彻底地制止违法用地行为,难以遏制违法用地的势头。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鲤城区为例,从基层的角度出发,探讨研究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困境,通过分析,并吸取国内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先进经验,在落实年度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与推广手机移动执法的大背景下,本文对鲤城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垂直管理执法队伍,保证执法独立性;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三是疏堵结合,提高案件查处力度;四是强化综合执法机制,联合各个相关部门,鼓励群众举报违法占地行为,全民参与,全民监督,构建“天上看、地上管、网上办”的全方位治理机制。五是拓宽违法线索来源。研究结果可为整个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刘嘉[10](2020)在《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T区国土监察部门执法现状的研究调查分析,运用访谈研究法等多种调查方法,研究T区现行的国土资源执法体系与土地监察体制机制的特点,探究T区土地相关执法监察中存在问题,尝试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为构建T区国土资源监察部门长效机制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最终为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督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助益,在本区域形成人人懂法、人人保护土地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本文通过收集并总结国土资源监督执法相关研究的理论知识。调查研究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督管理情况、人员配置、执法监督过程及手段方法。理论上概况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与公共管理、国土资源执法相关政府职能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利用T区专题座谈会的的契机,采用访谈的方法调查研究国土资源执法监督部门的问题,包括国土资源部门垂直管理难以落实、农村集体土地依法使用宣传不到位、国土资源部门监察机构联动不畅、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缺乏目标评估制度、地方政府依法用地意识淡薄5个方面,并对出现原因进行分析,最后进行综述。本文结合访谈的结果,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行政监督理论,提出解决措施,在T区建立一个长期的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督机制。主要对策有:完善纵向垂直管理机制模式、强化横向共同责任机制模式。主要保障措施有:加强T区基层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建立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目标评估及行政问责制度;加强T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专事专办模式;完善T区国土资源管理法规的应用体系。本文研究结论是:最终通过建立T区国土资源长效机制使T区国土资源部门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强T区法制宣传教育、强调精细化“专人管理、专事专办”模式,完善T区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法规的体系,尽早处置并尽早报告,进一步落实“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共同负责机制,积极推动国土资源由“单部门推动,全区用”向“单部门牵头、各部门联动管理,全区用”的良好模式转变,逐步建立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新型的自然资源区域联动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保护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金融部门增强执法监察工作有效性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部门增强执法监察工作有效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土地用途管制 |
2.1.2 土地违法行为 |
2.1.3 违法占地 |
2.1.4 土地执法监督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政府规制理论 |
2.2.3 不完备法律理论 |
2.2.4 资源依赖理论 |
第3章 Y市土地执法监督现状与成效 |
3.1 Y市基本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 |
3.1.1 Y市区域及社会经济概况 |
3.1.2 Y市土地利用现状 |
3.2 Y市土地执法监督管理体系 |
3.2.1 Y市土地执法监督机构 |
3.2.2 Y市土地执法监督综合监管平台 |
3.2.3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
3.3 Y市土地执法监督现状与成效 |
3.3.1 Y市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
3.3.2 Y市土地违法案件申请强制执行情况 |
3.3.3 Y市违法用地整改成效 |
第4章 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Y市土地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
4.1.1 废品收购站违法占地案 |
4.1.2 混凝土搅拌站破坏农用地案 |
4.1.3 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违法占地案 |
4.1.4 文体活动广场违法占地案 |
4.2 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手段措施有限 |
4.2.2 缺乏部门协同联动 |
4.2.3 执法力量不强 |
4.2.4 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不强 |
4.3 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法律规则上的缺陷 |
4.3.2 土地执法监督体制存在弊端 |
4.3.3 地方政府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 |
4.3.4 人事管理体制不完善 |
4.3.5 普法宣传不足 |
第5章 国内外土地执法监督经验借鉴 |
5.1 国外土地执法监督经验 |
5.1.1 日本的经验 |
5.1.2 美国的经验 |
5.2 国内其他地区土地执法监督经验 |
5.2.1 宁波市的经验 |
5.2.2 江阴市的经验 |
5.3 国内外土地执法监督做法的启示 |
第6章 提升Y市土地执法监督成效的对策与建议 |
6.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2 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体制 |
6.3 建立有效合作机制 |
6.3.1 进一步落实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 |
6.3.2 健全土地违法行政问责机制 |
6.3.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6.4 强化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
6.4.1 充实执法监督队伍力量 |
6.4.2 强化执法业务培训 |
6.4.3 建立奖惩考核机制 |
6.4.4 完善科技执法手段 |
6.5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
6.5.1 加大宣传力度 |
6.5.2 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S省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性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土地违法行为 |
2.1.2 土地执法监察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3 政府规制理论 |
3 S省土地执法监察基本情况 |
3.1 S省土地利用概况 |
3.2 S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概况 |
3.2.1 S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机制 |
3.2.2 S省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体制 |
3.2.3 S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
4 S省土地执法监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S省土地执法监察存在的问题 |
4.1.1 执法监察外部环境不理想 |
4.1.2 土地违法案件执行难 |
4.1.3 用地监管困难 |
4.1.4 土地执法监察要素薄弱 |
4.2 S省土地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土地执法监察法律体系不健全 |
4.2.2 土地执法监察查处不到位 |
4.2.3 综合执法配套机制不健全 |
4.2.4 土地执法监察要素投入不够 |
5 全力提升S省土地执法监察效果的对策建议 |
5.1 提升土地执法监察法治化水平 |
5.1.1 完善土地执法监察法律法规体系 |
5.1.2 加强土地执法监察法制宣传教育 |
5.1.3 建立土地执法监察法治考核机制 |
5.2 提升土地执法监察查处质效 |
5.2.1 及时发现违法行为 |
5.2.2 有效制止违法行为 |
5.2.3 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
5.3 创新高效综合执法机制 |
5.3.1 畅通多种投诉渠道 |
5.3.2 建立共同监管机制 |
5.3.3 建立联合惩戒体系 |
5.4 提高土地执法监察要素支撑水平 |
5.4.1 加强土地执法监察队伍建设 |
5.4.2 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化建设 |
5.4.3 提高土地执法监察物质保障基础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土地执法监察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土地执法监察的相关概念 |
2.1.1 土地执法监察 |
2.1.2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 |
2.2 土地执法监察的相关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土地节约集约理论 |
2.2.3 权力制衡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赣州市土地利用概况 |
3.2 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的具体做法 |
3.3 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的成效 |
3.4 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土地执法日常监管缺位 |
3.4.2 执法监察网络不健全 |
3.4.3 对违法行为制止难 |
3.4.4 对违法案件执行难 |
4 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各个层面用地观念未转变 |
4.2 违法用地查处不坚决 |
4.3 查处违法行为阻力大 |
4.4 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 |
4.5 执法监察队伍力量薄弱 |
5 完善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的对策建议 |
5.1 推进全社会法治意识 |
5.1.1 强化地方政府依法用地意识 |
5.1.2 加强对社会公众法治宣传 |
5.2 强化土地执法监管方式 |
5.2.1 加强土地执法动态巡查 |
5.2.2 强化土地执法监察督导 |
5.2.3 畅通土地违法举报渠道 |
5.2.4 加大执法监察科技创新力度 |
5.3 建立部门共同责任机制 |
5.3.1 健全上级部门办案协作机制 |
5.3.2 推进土地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 |
5.3.3 强化部门联动机制 |
5.3.4 加大土地违法案件移送力度 |
5.4 健全土地执法制度体系 |
5.4.1 建立土地执法公示制度 |
5.4.2 建立土地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
5.4.3 建立土地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
5.5 加强土地执法监察队伍建设 |
5.5.1 整合执法队伍和执法力量 |
5.5.2 强化设备与经费保障 |
5.5.3 加强土地执法人员素质建设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赣州市土地违法行为现状调查 |
致谢 |
(6)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和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目标 |
1.5 土地执法监察相关概念、特点及研究所需理论基础 |
1.5.1 相关概念 |
1.5.2 土地执法监察的特点 |
1.5.3 理论基础 |
2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情况及调研方案 |
2.1 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基本情况 |
2.1.1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地域范围 |
2.1.2 执法监察机构体系 |
2.1.3 主要工作开展概况 |
2.2 调研方案 |
2.2.1 问卷调查 |
2.2.2 访谈调查 |
3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外部法律环境不佳 |
3.1.2 罚没的土地及地上建(构)筑物难处理 |
3.1.3 土地执法缺乏执行力度 |
3.1.4 土地执法巡查监管效果有限 |
3.1.5 对基层土地执法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 |
3.2 问题成因分析 |
3.2.1 土地普法教育工作不深入 |
3.2.2 部分相关土地法律法规不完善 |
3.2.3 政策落实效率低 |
3.2.4 机构管理存在弊端 |
3.2.5 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
4 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的对策建议 |
4.1 强化土地普法教育宣传 |
4.1.1 强化配合,发挥基层工作优势 |
4.1.2 丰富手段,创新宣传教育模式 |
4.1.3 坚持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
4.2 完善土地执法相关法律法规 |
4.2.1 需加大土地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 |
4.2.2 需要扩大土地刑事犯罪追责范围 |
4.2.3 需要使土地违法处罚方式多样化 |
4.2.4 需要赋予土地执法监察必要的强制措施和执行权 |
4.3 深化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体制改革 |
4.3.1 理顺土地资源管理体制 |
4.3.2 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 |
4.4 完善和规范土地执法监管工作机制 |
4.4.1 完善土地违法行为监管查处机制 |
4.4.2 探索建立联合执法绩效考核体系 |
4.5 优化执法监察队伍管理 |
4.5.1 加强人员配备物资保障 |
4.5.2 强化执法队伍素质建设 |
4.5.3 聘请律师参与执法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7)温州市文成县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特色之处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执行力的内涵 |
2.1.1 执行力 |
2.1.2 政府执行力 |
2.1.3 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土地行政执法理论 |
2.2.2 史密斯模型基本概述 |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3 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设计 |
3.1 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执行主体和执行理论对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影响 |
3.1.2 执行资源对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影响 |
3.1.3 执行制度对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影响 |
3.1.4 执行环境对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影响 |
3.1.5 执行监督对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影响 |
3.2 调查方案设计及实施 |
3.2.1 调查方法及目的 |
3.2.2 调查对象的选取及调查内容 |
3.2.3 调查实施与数据处理 |
4 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现状分析 |
4.1 土地行政执法执行主体调查结果分析 |
4.1.1 人员配备情况分析 |
4.1.2 执行主体的心态状况 |
4.1.3 执行主体对执行力的认知状况调查 |
4.2 土地行政执法执行资源调查结果分析 |
4.3 土地行政执法执行程度调查结果分析 |
4.3.1 违法行为制止程度分析 |
4.3.2 违法行为查处程度分析 |
4.3.3 违法行为调查取证难度分析 |
4.4 土地行政执法执行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
4.5 土地行政执法执行监督调查结果分析 |
5 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低效的原因分析 |
5.1 缺乏健全的行政管理体制 |
5.2 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
5.3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5.4 相关土地行政执法查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
5.5 执法人员执行力不足 |
5.6 部门内部未形成良好的执行文化 |
6 提升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对策与措施 |
6.1 注重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行政文化建设 |
6.1.1 提高执行主体的执行意识 |
6.1.2 建立完善的业务培训机制 |
6.1.3 培育正确的土地行政执法价值取向 |
6.2 建立完善的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监督制度 |
6.2.1 完善行政监督制度 |
6.2.2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
6.2.3 完善体外监督制度 |
6.2.4 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
6.3 优化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体制保障 |
6.3.1 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6.3.2 优化土地部门的行政组织结构 |
6.3.3 注重行政法律建设 |
6.3.4 建立公平高效的激励机制 |
6.4 建立完善的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外部保障 |
6.4.1 实现土地行政执法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 |
6.4.2 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土地行政执法 |
6.4.3 注重土地管理社会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培育 |
6.5 建设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的共管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博弈论的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基础理论 |
2.1 监管与监管机制概述 |
2.1.1 安全生产监管的内涵 |
2.1.2 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内涵及发展 |
2.1.3 存在的问题 |
2.2 监管机制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博弈论概述 |
2.3.1 博弈论及在监管问题研究中应用 |
2.3.2 信号传递博弈模型 |
2.3.3 演化博弈模型 |
2.3.4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理论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博弈基本模型分析 |
3.1 监管机制基本博弈模型的建立 |
3.2 收益矩阵的确定与模型求解 |
3.3 监管机制博弈基本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合规监管与自律监管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4.1 监管机制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的求解 |
4.2.1 合规监管机制的收益分析 |
4.2.2 自律监管机制的收益分析 |
4.3 监管机制演化博弈均衡点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策略下监管博弈参数定量化求解与对比分析 |
5.1 数据收集与参数处理 |
5.2 监管博弈模型的收益函数的定量化求解 |
5.2.1 收益参数的确定 |
5.2.2 收益参数的计算 |
5.2.3 监管收益对比及平衡点求解 |
5.3 本章小结 |
6 混合策略下监管机制优化收益分析 |
6.1 框架性法规机制的收益分析 |
6.2 企业主体责任机制的收益分析 |
6.3 员工参与机制的收益分析 |
6.4 第三方参与机制的收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SCORE项目的监管机制优化方案设计 |
7.1 项目背景 |
7.2 监管机制优化方案设计 |
7.2.1 政府层面的方案设计 |
7.2.2 企业层面的方案设计 |
7.3 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问题研究 ——以泉州市鲤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
二、违法用地行为 |
第二节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分类及危害 |
一、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分类 |
二、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危害 |
第三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特点和性质 |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特点 |
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性质 |
第四节 县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特殊性 |
第三章 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现状 |
第一节 鲤城区概况 |
第二节 鲤城区土地执法监察现状 |
一、组织结构及队伍情况 |
二、制度和执法手段 |
三、执法监察工作程序 |
四、3S技术在土地卫片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鲤城区土地违法的特点 |
一、企业违建形势严峻 |
二、土地执法难、力度差、效果慢 |
三、地方政府违法建设 |
第四章 鲤城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 |
一、行政执法手段简单,执法效果不理想 |
二、用地规划与现实冲突,人地矛盾日益激烈 |
三、执法检查履职到位难,难以发挥威慑力 |
四、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 |
五、执法队伍建设面临困境 |
六、针对违法用地事件很难将其立案侦查 |
第二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形同虚设,难以产生合力 |
二、在管理上不能做到体制统一、协调一致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 |
四、用地规划滞后,城乡结合部违建难疏导 |
五、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缺乏强制执行力度 |
第五章 国内土地执法监察先进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土地执法监察先进经验介绍 |
一、福建省晋江市土地执法监察先进经验 |
二、河南省周口市土地执法监察先进经验 |
第二节 国内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垂直管理执法队伍,保证执法独立性 |
一、实现执法队伍的垂直管理 |
二、保证土地执法监察的独立性 |
三、建立省内土地督察体制 |
第二节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 |
一、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
二、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
第三节 疏堵结合,提高案件查处力度 |
一、针对违规占地的存量事件进行及时疏导 |
二、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
第四节 土地执法监察相关机制的建设 |
一、建立健全联动执法机制,强化综合治理 |
二、设立考核指标,完善人员配备 |
三、进一步规范动态巡查责任机制 |
四、健全违法用地通报公示机制 |
五、建立一套激励表彰制度 |
第五节 拓宽违法线索来源 |
一、利用高新技术手段,监控违法用地行为 |
二、建立奖惩机制,拓宽违法案件举报渠道 |
三、实现网格化管理,实现以图管地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内涵 |
2.1.1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
2.1.2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 |
2.2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相关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行政监督理论 |
第3章T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分析 |
3.1 T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情况 |
3.1.1 T区国土资源概况 |
3.1.2 T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
3.1.3 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的依据 |
3.1.4 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的方法与手段 |
3.2 T区国土资源主要违法类型剖析 |
3.2.1 村民个人宅基地附近违法实施建设 |
3.2.2 设施农业项目大棚房类违法用地行为 |
3.2.3 重点项目违法违规问题比较严重 |
3.2.4 历史遗留违法用地数量大 |
3.3 T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取得的成效 |
第4章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T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问题 |
4.1.1 国土资源部门垂直管理难以落实 |
4.1.2 地方政府依法用地意识淡薄 |
4.1.3 国土资源部门监察机构联动不畅 |
4.1.4 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缺乏目标评估制度 |
4.1.5 农村集体土地依法使用宣传不到位 |
4.1.6 国土资源部门强制执行权制约执法力度 |
4.2 T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国土部门对违法用地治理政治责任落实不力 |
4.2.2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 |
4.2.3 区域内缺乏与国土部门联动执法机制 |
4.2.4 国土资源部门执法人员配置薄弱 |
4.2.5 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手段单一 |
第5章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长效机制构建经验借鉴 |
5.1 北京市海淀区国土分局经验借鉴 |
5.2 重庆市各区国土资源部门经验借鉴 |
第6章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
6.1 完善纵向垂直管理机制模式 |
6.1.1 督促落实各级政府治理主体责任 |
6.1.2 建立执法监察社会大联动机制 |
6.1.3 完善区域内涉土地类举报处理机制 |
6.2 强化横向共同责任机制模式 |
6.2.1 促进与公检法部门间的协助合作 |
6.2.2 建立各委办局数据共享及定期会商机制 |
6.3 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长效机制构建的保障措施 |
6.3.1 加强T区基层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队伍建设 |
6.3.2 建立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目标评估及行政问责制度 |
6.3.3 加强T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专事专办模式 |
6.3.4 完善T区国土资源管理法规的应用体系 |
6.3.5 加快实施T区国土资源执法短期政策 |
6.4 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长效机制构建的预期效果 |
结论 |
附录 T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专题座谈会纪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金融部门增强执法监察工作有效性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顾亚娜. 扬州大学, 2021(09)
- [2]S省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研究[D]. 李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赣州市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研究[D]. 周轲.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5)
- [4]东丽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效能管理研究[D]. 赵楠. 天津大学, 2020
- [5]基于卫片检查模式的宁河区土地执法监察影响因素研究[D]. 穆树明. 天津大学, 2020
- [6]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尹贵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7]温州市文成县土地行政执法执行力影响因素研究[D]. 王骏.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3)
- [8]基于博弈论的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优化研究[D]. 高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问题研究 ——以泉州市鲤城区为例[D]. 黄锦滨. 华侨大学, 2020(01)
- [10]T区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研究[D]. 刘嘉.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