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总目录

2004年《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总目录

一、《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阎思晨[1](2021)在《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作为保证我国创新能力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专利密集型产业引领的产业转型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2019年,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占据了专利密集型产业72.9%的产业增加值。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应继续坚持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当今国际背景下,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率先研发出先进技术、攻克重大技术难点成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环节。专利密集型制造业作为我国产业战略转型的重要依托,激发其创新活力,保持其技术创新水平稳步提升,是助力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有效手段。然而,当前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在创新过程中仍存在“沉睡”专利、市场及创新环境不完善等情况导致的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理论,从“静态-动态-空间”视角测算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在2013-2018年间技术创新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结合区域数据观察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在地理位置上的演化过程。其后,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结合空间要素前后,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及显着性有所差异。最后,研究结合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划分我国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提出产业创新水平提升途径。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从静动态结合的角度出发,2013-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在总体上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但各产业对于技术资源的配置情况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空间视角测算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水平后发现,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在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现象明显,具体表现为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2)通过运用DEA-Tobit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对影响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政府支持力度及产业集中度在两种回归模型中的表现不一,人均贡献水平、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在两种回归中均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正相关,而产业下企业规模则与其呈负相关关系。(3)结合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在区域上的表现,研究将我国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划分为“高-高”、“低-高”、“低-低”及“高-低”四种发展模式,阐释了政府、企业、创新环境及人力资本在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提出提升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建议。

梁竞阁[2](2020)在《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研究》文中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新疆的发展与进步,2000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更是把促进新疆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新疆具有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天然优势,国家在工业、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等多方面都加大了对新疆的投入力度,这些都为新疆文化产业带来了绝对优势。文化产业集聚是文化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式,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学术界已经对集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文化产业集聚可以提高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信息在集聚区域内的流动与共享,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本文以新疆文化产业集聚为研究主线,以文化产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界定文化产业、产业集聚、文化产业集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及评价。根据钻石模型,在构建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化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文化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对新疆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优势和劣势认识更加深刻,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依据。基于灰色关联法,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测度,并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仅有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文化艺术行业的产业聚集度处于中间水平,文化产业对各大产业反馈效果较弱,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够充分。针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客观实际,在吸取其他国家、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促进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对策建议。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新疆文化产业集聚少有研究到本文深入探究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文化产业集聚为主线,聚焦新疆这一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区,分析新疆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厘清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比较优势,并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第二,从已有对新疆文化产业片面的研究到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进行综合对比和测度。本研究通过新疆与内陆、沿海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状况的横向对比,以及近10年新疆自身文化产业集聚程度的纵向对比,深刻剖析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现状与问题;基于钻石模型,在构建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影响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文化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对新疆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深刻地研究。第三,从单一的分析新疆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到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等方法研究新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模型与实证研究,分析新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并具体分析新疆文化产业集聚对生产消费、产业园区、技术创新、相关产业的影响效应,为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建议提供支撑。

胡炜[3](2020)在《《三宝感应要略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三宝感应要略录》为研究对象,分为五章。第一章,对《要略录》编撰者及成书体例进行介绍。其编撰者释非浊博学多识,并举多宗,深受敬重。《要略录》一书亡佚于国内而存于日本,盖成书于辽道宗清宁末季,常见版本有《大正藏》本与《续藏经》本两种。全书分为三卷,共一百六十四则感应故事,引用古籍文献七十余种,极具文献价值与史料价值。第二章,对《要略录》所引之书进行征引形式和内容上的具体分析。征引的特点进行形式与内容上的具体考察。其中,征引的形式特点可分为标注书名方式和征引故事特征两种。征引内容上的特点则表现为释非浊对于所引故事内容进行概述、删减、杂糅等形式的“创作”。第三章,将《要略录》征引故事与其原文对比后找出异文,首先按照致异原因将异文分为形近、音近致异和多字、少字致异,接着总结异文具有校理《要略录》、丰富古汉语、体现编者的编撰方法和编纂意图等价值。第四章,因第二章、第三章已对《要略录》中所引用的存世文献进行了征引特点和征引故事异文的具体分析,本章内容补前文之不足,对《要略录》所引亡佚书目分类叙录,借此考察中古亡佚文献的基本情况,丰富中国文献史。第五章,《要略录》的叙事研究。从叙事类型、叙事特征、叙事内涵三个角度具体分析《要略录》的文学叙事特征,层层递进,从而看出《要略录》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以佛教思想教化民众、进行社会统治的重要表现,还彰显出女性平等意识,体现出儒释思想融合的社会思潮。

李爽[4](2020)在《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石刻文献研究的日益深入,造像记作为石刻文献的一部分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北魏时期的造像记以其自身的独特风格在各时期的造像记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学界对於北魏造像记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基本上处於初始阶段,尤其是在基础史料整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文为目前可见的北魏造像记史料编纂了简明目录,以填充北魏造像记目录的空白,同时也便於日後对北魏造像记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以北魏造像记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目录、图录、文本、研究、地理位置等五个方向,对其在各类着作中的着录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以时间为序,标明年号,无纪年的造像记附载文末,以供考订。所涉及到的书籍和期刊一律使用简称,以便检索。截止二〇二〇年,本文共收录北魏造像记1488篇,其中有纪年造像记为1242篇,无纪年造像记为246篇。

张瑛[5](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国民政府为保存国家实力,在工业和教育领域分别施行“西北工业建设战略”和“高校内迁”政策,由此,带动了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战时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是实现国家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需要,也是解救近代以来陕西工程教育贫瘠的必然选择。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前,陕西工程教育仅有零星探索,发展质量堪忧。“七七”事变后,在国家、社会、学术界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战时陕西高等工程教育得以发展并历经形成与发展两个阶段。其间,工程教育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实施成效,体现了方式上的实践性、内容上的多样性、发展过程的应急性,并且保存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良好基础,弘扬了锐意精进、勇攀高峰的工程精神,奠定了战后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格局。同时,由于经费不足、管理不善等也使其产生了难以避之的局限性。客观分析和评价这一历史事件,有利于为当今“新工科”的探索与改革提供重要参考。除“绪论”外,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总结抗日战争之前陕西工程教育的历史基础,并着重分析战时工程教育发展的动因。第二部分,按照战时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变化历程,将其分为形成和发展两阶段,并分别陈述每一阶段的产生背景及具体经过。第三部分,归纳战时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实施概况,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四方面着重展开,并提炼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第四部分,客观分析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邓新航[7](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王鑫[8](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提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王旭辉[9](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蹇云[10](2017)在《中国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流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的新闻史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硕果累累,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较明显的问题是新闻史论着的书写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而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是革命史范式的统一的方法论、世界观等的影响,诸多学者也对革命史范式的弊端进行了探讨。但新闻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从20世纪50年代产生,发展至今其内涵是否有所变化,地位是否有所改变等问题仍值得思考。本次研究以库恩的“范式”理论为理论支撑,以建国至2015年大陆出版的代表性新闻史论着为研究对象,对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产生变化进行了分析。本次研究在思路上采取横向分析与纵向比较结合的方式,横向上选取同一阶段不同类别的新闻史论着,探讨革命史范式的影响范围的变化;纵向上选取不同阶段的论着对同一新闻媒介的内容作为比较,总结革命史范式在不同阶段的特性,本次研究选取的是不同阶段代表性论着对《申报》以及《向导》周报的内容介绍进行分析,选取这两份报刊一是因为二者在新闻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二是由于二者立场的不一致性更容易分析出革命史范式呈现出的内涵的变化。文章首先对建国至2015年大陆地区出版的新闻史论着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发现及论着目录的变化将新闻史论着中革命史范式的发展初步划分为三个阶段:革命史范式的确立阶段(1949年-1977年);革命史范式的发展成熟阶段(1978年-1997年);革命史范式的变革阶段(1998年-2015年)。本文第二章对建国前革命史、政治史观念的产生进行了探讨,总结了革命史范式产生的历史因素。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应革命史范式发展的三个阶段,每章对各个阶段代表性新闻史论着中的内容进行考察,主要从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以及研究目的四个方面总结革命史范式在该阶段的特点,并对革命史范式产生及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六章回顾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对我国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阶段特性和内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革命史范式发展的变与不变,并对革命史范式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探索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
        1.2.2 产业集聚的研究
        1.2.3 专利密集型产业界定的研究
        1.2.4 专利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2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
        2.1.1 专利密集型产业概念、分类
        2.1.2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产业创新理论
        2.2.3 产业的资源错配理论
        2.2.4 产业的空间集聚理论
3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及分析
    3.1 研究对象、测算方法及指标选取
        3.1.1 研究对象
        3.1.2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3.1.3 指标选取及来源
    3.2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
        3.2.1 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3.2.2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静态技术创新效率测算结果
        3.2.3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动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
    3.3 中国省域技术创新效率测算
        3.3.1 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3.3.2 中国省域技术创新效率测算结果
        3.3.3 中国省域技术创新效率空间演化
4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选取及假设提出
        4.1.1 政府支持力度
        4.1.2 产业集中度
        4.1.3 产业下企业规模
        4.1.4 人均贡献水平
        4.1.5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4.2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2.1 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DEA-Tobit模型
        4.2.3 Tobit模型构建
        4.2.4 Tobit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4.3 中国省域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3.1 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空间计量模型
        4.3.3 中国省域技术创新效率空间计量模型选择与构建
        4.3.4 中国省域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回归
5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发展模式
    5.1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分布模式
    5.2 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途径
        5.2.1 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
        5.2.2 企业的主导推动作用
        5.2.3 创新环境的支持激励作用
        5.2.4 人力资本的潜在增值作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2013-2018 年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值
附录 B 2013-2018 年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附录 C 2013-2018 年我国省域技术创新效率值
致谢

(2)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文化产业
        2.1.2 产业集聚
        2.1.3 文化产业集聚
    2.2 相关理论
        2.2.1 文化产业理论
        2.2.2 产业集聚理论
        2.2.3 产业关联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2.3.2 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综述
        2.3.3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综述
        2.3.4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3 新疆文化产业及产业集聚现状与影响因素
    3.1 新疆文化产业现状
        3.1.1 地区生产总值保持持续增长
        3.1.2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3.1.3 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良好
        3.1.4 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意愿提高
        3.1.5 文化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3.1.6 形成了一批文化品牌
        3.1.7 政策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3.2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现状
        3.2.1 文化产业细分行业
        3.2.2 文化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
        3.2.3 文化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3.3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
        3.3.1 要素禀赋
        3.3.2 市场需求
        3.3.3 相关产业
        3.3.4 产业政策
    3.4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案例分析——旅游业
    3.5 本章小结
4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比较分析及评价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1 建立指标体系
        4.1.2 影响因素分析
    4.2 新疆与内陆、沿海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比较
        4.2.1 文化产业集聚度比较
        4.2.2 细分行业集聚度比较
    4.3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测度
        4.3.1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阶段
        4.3.2 文化产业区位熵测度
        4.3.3 文化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4.4 本章小结
5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5.1 基于灰色关联的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测度
        5.1.1 灰色关联方法理论
        5.1.2 关联度效应实证分析
    5.2 文化产业集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效应
        5.2.1 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5.2.2 对产业园区布局的影响
        5.2.3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5.2.4 对前后关联产业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经验借鉴及促进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6.1 国际经验借鉴
    6.2 国内经验借鉴
        6.2.1 云南文化产业集聚经验
        6.2.2 内蒙古文化产业集聚经验
        6.2.3 贵州文化产业集聚经验
        6.2.4 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启示和借鉴
    6.3 对策建议
        6.3.1 拓宽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路径
        6.3.2 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
        6.3.3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园
        6.3.4 促进文化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6.3.5 拓展文化产业融资
        6.3.6 培育优秀文化产业人才
        6.3.7 加快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6.3.8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7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三宝感应要略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释非浊及其《要略录》
    第一节 释非浊生平概述
    第二节 《要略录》版本与内容
第二章 《要略录》征引特点研究
    第一节 征引形式上的特点
        一、标注书名方式
        二、征引故事特点
    第二节 征引内容上的特点
        一、单源概述
        二、单源删减
        三、单源杂糅
        四、多源杂糅
第三章 《要略录》文本异文研究
    第一节 字形、字音致异
        一、因字形致异
        二、因字音致异
    第二节 多字、少字致异
        一、因多字致异
        二、因少字致异
    第三节 异文的价值
第四章 《要略录》所见佚书叙录
    第一节 汉译佛经
        一、《光愍菩萨经》
        二、《譬喻经》
        三、《经疏序》
    第二节 佛教传记
        一、《游天竺记》
        二、《外国记》
        三、《外国贤圣记》
        四、《西域求法传》
        五、《释智猛传》
        六、《尚统法师传》
    第三节 释氏辅教之书
        一、《冥祥记》
        二、《并州往生记》
        三、《隋记》
        四、《三宝记》
        五、《冥志记》
        六、《药师灵验记》
        七、《秘密记》
        八、《寺记》
        九、《汉法内传》
        十、《吴录》
        十一、《宣验记》
        十二、《天请问记》
        十三、《西域杂记》
        十四、《唐记》
        十五、《齐记》
        十六、《冥感传》
        十七、《感应传》
        十八、《司命志》
        十九、《本业因缘论》
    第四节 其他
        一、《皇后传》
        二、《经明验赞记》
        三、《经录》
        四、《净土传》
第五章 《要略录》佛教叙事研究
    第一节 叙事模式
    第二节 叙事特征
    第三节 叙事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和材料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下编 北魏造像记目录
    第三章 北魏纪年造像记目录
    第四章 北魏无纪年造像记目录
北魏造像记着录对照
後记

(5)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概念界定
        1. 全面抗战时期
        2. 高等工程教育
        3. 国民党统治区的陕西高等工程教育
    (四) 文献综述
        1. 关于全面抗战时期高等工程教育与高校内迁的研究
        2. 关于全面抗战时期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 创新与不足
一、全面抗战时期陕西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与动因
    (一) 全面抗战爆发前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基础
        1. “新学制”颁布前实科教育的办理情况
        2. “新学制”颁布后工程教育的零星探索
    (二)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动因
        1. “抑文重实”高教政策的推行
        2. “西北工业建设战略”的实施
        3. “高校内迁”政策的直接推动
二、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形成
        1. 应急之下的“简单拼合”
        2. 组织与结构初具雏形
    (二)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1. 发展之中的“融合重构”
        2. 组织与结构趋于完善
三、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实施概况
    (一) 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
        1. 严格规范的教学及考核评价制度
        2. 详尽完善的招生及毕业制度
        3. 合理有效的惩戒制度
        4. 专业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
    (二) 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1. 全面开展本科教育
        2. 积极创办研究生教育
    (三) 形成完整的科研环节
        1. 实验成果、发明创造
        2. 着作论文、刊物创办
    (四) 肩负积极的社会服务职能
        1. 支援战时军需民用
        2. 指导企业、动员社会
    (五)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
        1. 工程教育的方式——实践性
        2. 工程教育的内容——多样性
        3. 工程教育的作用——应急性
四、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评析
    (一)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意义
        1. 保存与延续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力
        2. 实现工业救国的远大初衷
        3. 奠定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础
        4. 促进陕西工业和经济发展
    (二)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一、圣观音图像类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文学背景
        三、佛教背景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附录二 表格目录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回顾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1.6.1 研究方法
        1.6.2 变量说明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3 事实评估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6.2.3 改进的思路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后记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10)中国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范式及范式理论
    二、中国新闻史中的范式研究综述
    三、革命史范式及其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材料收集
    一、研究对象的筛选
    二、新闻史论着的收集与整理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革命史范式发展和重要论着的历史分期
第一节 新闻史论着出版的整体情况及具体研究对象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历史分期
    二、分期依据 第二章 革命史、政治史观念的萌芽
第一节 史学研究中革命史研究模式的产生
第二节 史学研究中政治史研究模式的产生
第三节 新闻学研究中革命观念与政治观念的萌芽:党报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文化与革命运动
    二、《解放日报》改版与党报思想的确立 第三章 革命史范式的产生及确立阶段(1949-1977)
第一节 革命史范式的摸索阶段(1949-1955)
    一、新闻史论着概况
    二、代表性论着分析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的形成阶段(1956-1977)
    一、新闻史论着概况
    二、代表性论着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革命史范式的阶段特性及内涵特点
    二、革命史范式产生及确立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革命史范式的发展成熟期(1978-1997)
第一节 革命史范式的蓬勃发展阶段(1978-1987)
    一、新闻史论着概况
    二、代表性论着分析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的成熟阶段(1988-1997)
    一、新闻史论着概况
    二、代表性论着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革命史范式的阶段特性
    二、革命史范式的内涵特点
    三、革命史范式的内涵变化
    四、革命史范式变化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革命史范式的变革期(1998-2015)
第一节 革命史范式的革新阶段(1998-2006)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与候补范式多元共存期(2007-2015)
    一、革命史范式
    二、媒介社会学范式
    三、“新新闻史”:社会学范式
    四、本体论范式
    五、媒介生态学范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革命史范式的阶段特性
    二、革命史范式的内涵特点及变化
    三、革命史范式变化原因分析 第六章 革命史范式的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革命史范式的历史特性和演进特点
    一、我国新闻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产生发展的历史特性
    二、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历史演变及阶段特点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的学术影响
    一、革命史范式的史学贡献
    二、革命史范式的局限性
第三节 对革命史范式的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新闻史论着目录索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 阎思晨.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研究[D]. 梁竞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三宝感应要略录》研究[D]. 胡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4]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D]. 李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5]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中心的考察[D]. 张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8]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10]中国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流变[D]. 蹇云. 深圳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2004年《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